浅谈国有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若干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3
/ 2

浅谈国有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若干问题

朱立华 卓清莉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市垦利区供电公司 山东 东营 257500

摘要:国有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险制度,其主要作用是为了补偿参保人员由于疾病风险而产生的经济损失。国有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纳主要分为单位缴纳和个人缴纳,在缴纳之后会形成医疗保险基金,这样参保人员在患病后所产生的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机构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国有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议

引言

医疗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医疗保险是由用人单位与个人承担的一定比例保险费用,在实际医疗费用使用中能够报销一定比例,而医疗救助保障是社会与政府对贫困人员的保障制度,两者在医疗保障系统均处于不可替代、互相补充的地位。国有企业职工在缴纳医疗保险之外并未缴纳其余保险,故在实际医疗费用使用中其报销比例并不能够缓解人员经济压力,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国内已经有许多学者都在研究将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保障相衔接的制度,部分地区也已开展相关实践。基于此,本文将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保障在实际衔接中的一些理论进行梳理,并积极探索完善的衔接策略,以保证人员健康。

1对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解释

实际上,医疗保险制度属于一种筹资方式,这种筹资方式体现在了居民的医疗保健事业中,基本的社会保险制度的构成与之有很大关系,更多人认为医疗保险制度是较为先进的卫生费用管理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医疗保险制度属于居民防治疾病并能够进行医疗保险基金的规划与筹集的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基本涵盖了两部分;其一,义务保险,即为社会医疗保险;其二,为私人保险,也被人们称作是自愿保险。前者由受政府委托的公司或政府机构进行负责,第二种显而易见是保险人在自愿的情况下支付相关费用作为医疗保险金。我们国家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与完善,饱经霜雪,融合了强烈的中国特色,最终基本建设成功。从保障制度过渡到了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逆境中不断更生,最终取得了制度性建设的良好成就。

2国有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若干问题

2.1缺少健全的法律法规

现如今,我国的法律中尚未出台与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有关的政策,加上我国保险制度存在的漏洞和偏差较多,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缺少有效、规范的体系作为支撑点。补充医疗保险制度自建立以来便也受到了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例如:许多上市公司在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时,该制度在法律法规中找不到相关的文件支持,导致许多人对其产生误解,认为该制度只是非法集资,甚至去社会保险经办处举报。因此如果在补充医疗保险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对应的法律政策作为保证,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则很难找到对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2.2退休人员补缴机制不完善

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足25年的及从统筹区外转入的参保人员,在本统筹区实际缴费年限不足10年的,应按本人申报办理医保在职转退休手续时的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基数,一次性补足后,方可按规定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参保人员补缴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进入统筹基金,不划入个人账户。该政策导致当年统筹基金收入突然增加,结余率过高。

2.3企业管理职能缺失

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在补充医疗保险管理方面,都处于自发的封闭式管理中,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很多管理上的困难。首先是思想落后,企业承担的职工五险一金缴纳部分已经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补充医疗保险的实施意味着企业又要额外拔出款项,所以很多企业很容易忽略补充医疗保险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方面的影响,思想落后,导致工作效果差;另外就是企业管理人员对补充医疗保险的认识不清,补充医疗保险在实施时无法发挥真正作用;最后是企业在进行补充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时缺乏必要的沟通,补充医疗保险实施涉及多个部门,部门之间要做到信息沟通及时,才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政策,但是缺乏沟通导致信息传达不及时,管理效果也就不理想

3针对国有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优化提出合理建议

3.1落实参保缴费政策

坚持和完善覆盖全民、依法参加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各级医疗保障部门要完善与本地区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税务、教育、司法、扶贫、残联等部门的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加强人员信息比对和共享,核实断保、停保人员情况,精准锁定未参保人群,形成本地区全民参保计划库。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人员,按照规定参加职工医保。落实对符合条件的困难人员参加居民医保个人缴费补贴政策。以农民工、城乡居民、残疾人、灵活就业人员、生活困难人员为重点,加强参保服务,落实各项参保政策。完善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参保缴费方式。

3.2加强资金结余的管理

针对资金结余过多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保证基金结余的安全,还需要加强基金结余的管理,需要采取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管理好基金结余产生的利息。同时,应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在保证基金结余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基金的保值和增值,要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和渠道,从而有效提高基金的价值。

3.3完善相应制度法规

目前,医疗保险在实施中存在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的风险,而医疗救助的覆盖水平较低,人群范围窄。所以只有制定相应的法度法规才能够确保两项制度的正常运行,否则其中一项制度的运行存在问题就会导致两项制度都无法发展,劳动者难以获得基本医疗保障。

3.4建立可持续的保险策略

补充医疗保险属于一种持续性非常高的项目,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设置补充医疗保险才能全面保证职工权益,让企业在健康、稳定的经营环境中发展。要做到补充医疗保险的长期发展,企业首先要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企业实际财力制定补充医疗保险资金提取策略,可以防止资金出现断档。另外企业要安排或者招聘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补充医疗保险的管理,要保证补充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全面,程序得当,各部门之间可以有效沟通。这样各部门保证信息准确无误,不会因为工作失误造成职工和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企业还要做好补充医疗保险方式选择,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选择完全自主管理、全委托管理或者是部分委托管理。管理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决定企业管理模式,也决定企业实施补充医疗保险的效果。

3.5搭建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是信息化时代下任何一项工作都无法拒绝的关键性平台。可以通过当前医疗保险系统中安放医疗救助软件系统的方式统计人员信息,并保证民政部门、卫生部门等相关部门都可以在系统中随时查看人员信息,以保证人员在就诊中能够接受及时有效的医疗报销。

结束语

国有企业中的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具有实际的积极性意义,是合理且能达到良好效果的举措,势必会得到更多的肯定与应用,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不可回避地会遇到某些瓶颈,应该逐渐在政策的支持下去合理地解决。

参考文献

[1]曾雁冰,杨天娇,许玮茜,方亚.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8,35(06):811-816.

[2]张梦遥.国有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失衡与应对策略研究[D].辽宁大学,2018.

[3]马玲英.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公平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8.

[4]赵辉.职工医疗费用报销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21):197.

[5]赵万山.从保企业职工到保全体市民[N].兰州日报,2018-10-2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