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腐垃圾就近就地处理技术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2
/ 2

易腐垃圾就近就地处理技术浅析

刘玉

界首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安徽界首 236500

摘要:易腐垃圾分为餐厨垃圾类、厨余垃圾类、生鲜垃圾类。餐厨垃圾类,指从事餐饮服务、集体供餐等活动的单位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米和面粉类食物残渣、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厨余垃圾类,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树枝花草、腐肉、肉碎骨、蛋壳等。生鲜垃圾类,指农贸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畜禽类动物内脏等。本文主要分析易腐垃圾就近就地处理技术浅析

关键词易腐垃圾;垃圾分类;城乡生活垃圾;就近处理

引言

垃圾处理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区的发展程度不相同,还需要逐步完善,尤其是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的建设及居民对垃圾处理意识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整个县域卫生环境,特别是农村地区,还需每年多投资20亿元,所以未来在实行财政支持或补贴的条件下,需对居民收取适当的费用。推行城乡垃圾一体化导致垃圾处理量增大,所以各级政府有必要对垃圾产生量实行总量控制,重点应主抓源头减量,对垃圾实行分类处理,实现垃圾的高回收率和高资源化水平。

1、易腐垃圾

1.1垃圾分类筛选

为了避免损坏设备或降低反应速度,必须对废物进行分类。工作中需要对不响应物质进行处置和过滤,必须进行含有不可处置废物的分类。离心力可用于过滤作业,如垃圾混合中的土壤物品、石头等,以确定产生物质中的污染过多是否会导致反应效率低下,并减少产生的沼气量。对于塑料等不可回收废物,如果不可回收废物总值不超过资源的30%,则对系统的影响有限。但是这可能对土壤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在管理框架内进行处理。

1.2氧酵母

分析电气工程氧气沉积过程中废料含量的抗氧化剂方法必然要求在细菌生长和繁殖过程中加入必须保持环境湿度的抗氧化剂,而在生产的合成产品中有大量抗氧化剂直接排放,导致反应过程需要不断地扩大和扩大,当然对产生有害。精确控制环境参数,如碱液、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以确定模拟分析模式下各种参数的最佳范围。

2、易腐垃圾小型处理技术概述

从技术过程、产物类型和利用途径3个层面,汇集了目前国内外处理生物质废物采用的主要小规模处理技术。这些技术存在技术成熟度、处理成本、环境污染风险高低等方面的差异。其最终转化产物包括:用于农业的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用于畜牧渔业养殖的饲料、作为运输燃料或民用燃料/热/电的生物能源,以及作为工业原料。按技术过程,可分为:生物处理(堆肥、厌氧消化、发酵、蠕虫堆肥、昆虫养殖)、热化学处理(热解、气化、液化、焚烧)、物理化学处理(酯交换、致密化)、直接利用(直接土地利用、直接作为动物饲料、直接作燃料)。其中,直接利用的环境污染风险和食品健康安全风险最高,污染易失控,在我国已被严禁;酯交换技术主要用于处理餐厨废油脂;致密化技术则适用于处理秸秆等原状蓬松的木质纤维素类废物;热化学处理适合于含水率低的废物,如秸秆等,否则能耗极高,而我国厨余垃圾的含水率高达68.0%±5.8%(wt),餐饮垃圾含水率达72%~75%(wt)。因此,实际上以厨余垃圾和餐饮垃圾为主的易腐垃圾就近就地处理时最适用的是生物技术。

3、易腐垃圾就近就地处理采取的对策

3.1维护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要想公众放下成见、消除偏见,职能部门和易腐垃圾处理企业就要携起手,弯下腰,加强沟通和交流。首先,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确保政府、企业、公众平等参与一个项目的决策、选址、建设、营运、管理等全流程,务必做到各个环节的透明化、公开化、法治化。易腐垃圾处置企业应该敞开大门不藏不掩,欢迎群众来看、来查,坦荡地接受群众的监督,用现场的高标准、严管控、优处置来让群众放下成见、消除偏见。其次,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公开公示,揭秘易腐垃圾处置项目的工艺路线、各工艺段运行的环保设施及其治理效果,定期公布安全环保等数据,才能更好地消除大众心中疑虑,提升公众的认知度和满意度。最后,要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宣教力度,进行易腐垃圾分类处理是全社会的责任,在你在我在他,从我们这代做起,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绿水青山,这是利国利民、造福千秋万代的好事,愿公众放下成见,舍小家为大家,能够接纳易腐垃圾生物处置项目在各大城市生根落地。

3.2解决臭气问题

不同的易腐垃圾生物处置技术产生的臭气物质 组分及比重是不同的。针对不同导向的生物处置技术, 应选择相匹配的臭气处理工艺,突破单一技术的局限 性,集合多种技术优势。以厌氧 - 焚烧协同处理技术 为例,除臭技术可采用两种模式,一是通过负压收集 恶臭气体进入化学洗涤 + 等离子分解 + 活性炭吸附 + 微生物吸收的除臭串联工艺,二是臭气直接焚烧。 这两种模式既能独立运行,也能同时投运。一般情况 下,第一种模式作为备用项,以第二种模式为主导, 就是直接将收集的恶臭气体送入焚烧炉内作为燃烧气 体,简单方便又经济。只有当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垃圾 池不能保持负压或者焚烧炉停炉检修时,才启用第一 种模式作为备用。这两种除臭模式互为共享,既可降 低运行成本,又能保证除臭系统的可靠性。其他技术 不一一赘述。故要选择何种环境友好型除臭技术关键 就在于因地制宜,只有找到最适合的除臭组合工艺, 才能最行之有效地解决臭气问题。

3.3酸碱度控制形式

在酸碱度的控制过程中,一方面要实时测量目前反应空 间内的系统运行参数,另一方面要分析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产 生的相关工作参数,从而让反应区域的液体参数符合该系统 的综合作用水平。在目前的环境液体酸碱度测量中,常用的 检测方法为电化学法,可以把该设备纳入整个PLC控制系统 中,当发现该系统中的酸碱度数值超过允许范围时,需要发 出警报信息,由专业人员加入相关物质之后采用专业设备进 行搅拌。

3.4对垃圾处理工艺的认知及填埋场扩容方式

调查目前主要广泛运用的两类处理工艺为卫生填埋和焚烧。在对填埋与焚烧两种工艺进行调查时,大部分受访者更倾向于焚烧,占到近56%;34%被调查者表示填埋更有利。然而,约10%的人认为这两种工艺都不合适。在对垃圾填埋场后续发展上,60%受访者表示原址扩建更加有利,20%表示异地重建更加有利。总体上看大部分人对于重新选址建设填埋场并不认同。其中满意垃圾处理能力和不满意垃圾处理能力的调查者各占35%左右,30%的人认为目前垃圾处理能力大致可以接受,整体上来看大部分的受调查者感觉目前处理能力需要得到提高。

结束语

在进行餐厨垃圾处理工艺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到二次污染、资源利用率、建设规模、能源损耗等多方面的问题。目前,较为适应我国大环境的餐厨垃圾处理方式为厌氧发酵工艺,其技术发展相对较为成熟,处理效果也相对更为优良,但也存在工艺较为复杂、对管理层要求高等问题,所以还需要研究人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以进一步实现资源化与无害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姜会敏.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方案设计[D].济南:山东大学,2018.

  2. 熊亭.餐厨垃圾处理现状及主要处理技术分析[J].绿色科技,2016(16):32-34.

  3. 王丹,梁良,刘阳.我国餐厨垃圾处理工艺技术路线选择与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20):220-222.

  4. 王丽华,李宇宸,韩聪.城市餐厨垃圾处理技术分析及思路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12):73-75.

  5. 时朝辉,张明.餐厨垃圾处理研究现状[J].安徽农学通报,2017,23(09):95-9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