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护理对慢性肾衰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功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2

人文护理对慢性肾衰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功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占敏

腾冲市人民医院 云南保山 679100

要目的:分析人文护理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肾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0例采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年6月到2020年7月,按研究需求分成常规组和人文组,每个组的例数均=100。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人文组额外给予人文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Cr、BUN值,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人文组的SCr、BUN值,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人文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P<0.0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开展人文护理干预,一方面可改善其肾功能指标,另一方面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实践意义显著。

关键词人文护理;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肾功能;生活质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当前临床最主要的慢性肾衰竭治疗手段,通过有效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肾功能,缓解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但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患者会存在较大的并发症风险,加之患者需长期坚持治疗,导致其身心疲累,易引发多种不良情绪,严重时甚至抵触临床治疗,这对患者获得良好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是非常不利的[2]。因此,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我科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了人文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例采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研究时间为2018年6月到2020年7月,按研究需求分成常规组和人文组,每个组的例数均=100。比较两个研究组对象的基线资料,结果显示P>0.05,具体如下:常规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范围20~72岁,中位年龄(57.64.6±5.37)岁;病程1~4年,中位病程(2.2±0.5)年。人文组:男61例,女39例,年龄范围20~76岁,中位年龄(55.72±6.05)岁;病程1~5年,中位病程(2.4±0.7)年。

1.2方法

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人文组额外给予人文护理干预,方法如下:①情绪关怀:准确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掌握患者的主要不良情绪,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成功治疗案例来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②提高舒适度:完善基础护理措施,在血液透析操作过程中,首先护士要注意礼貌用语、面带微笑、态度诚恳和蔼,以此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最后要注意操作轻柔,并时刻询问患者的舒适度,根据患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操作,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的身心舒适度。③人性化健康宣教: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以聊天式的方式向患者渗透血液透析相关的知识,护理保健方法等,着重让患者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加强自身的健康管理,是能够获得良好的预后效果的,让患者安心、放心接受临床治疗和护理。④回访:患者多数来自农村,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相关知识掌握不足,护理需求较大。因此,在随访期间,主要了解患者对血管通路的自我护理、日常生活情况及家庭支持情况,据此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⑤营养指导:综合评估患者的机体情况,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据此给予针对性的营养指导。指导患者进食优质蛋白、高热量、低脂、低钾、低磷、低盐饮食,并结合患者口味喜好,经常调换口味,促进患者食欲,同时叮嘱患者注意补充维生素。

1.3统计学处理

文中计数(X2检验)、计量(t检验)资料用SPSS20.0软件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

以简明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人文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P<0.05。如表:

2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分)

组别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情感功能

社会功能

人文组(n=100)

62.27+8.53

72.53+9.05

84.62+6.15

75.87+8.25

常规组(n=100)

55.63+7.96

54.41+8.63

68.95+8.42

62.75+7.42

T值

8.375

14.216

16.253

12.154

P值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比较

以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两项指标对患者的肾功能进行评价,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Cr、BUN值,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人文组的SCr、BUN值,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比较 (mmol/L

组别

SCr

BUN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人文组(n=100)

995.36±86.73

552.53±115.36

27.24±4.22

19.58±2.88

常规组(n=100)

989.97±83.26

772.46±123.63

27.27±4.17

21.13±3.67

t值

0.487

6.526

0.363

7.036

P值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人文关怀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模式,其最突出之处就在于该护理模式的开展和实施着重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3]。在护理实施过程中强调要全面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等方面的因素,使以上各方面均处于舒适状态,最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身心不适,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护理体验[4]。从而一方面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另一方面降低来自于精神、心理和社会层面对临床治疗所产生不利的因素,从而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使其能够更好的回归社会,更好的开展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5]

综上所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开展人文护理干预,一方面可改善其肾功能指标,另一方面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实践意义显著。

参考文献:

[1]赵敏. 人文护理对慢性肾衰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功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 38(02):223-226.

[2]王娟. 人文关怀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农村卫生, 2020, 12(09):67,69.

[3]何虾娣, 黄小敏, 宋晓宇,等. 人文关怀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卫生职业教育, 2019, 37(11):134-136.

[4]胡艳梅. 人文关怀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27):261-262.

[5]王秀端, 连敏玲. 基于Watson人文关怀理论的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06(3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