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病区药品管理存在问题与整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2


医疗机构病区药品管理存在问题与整改措施

朱冬梅

普洱市思茅区人民医院  云南  思茅   665000 摘要:目的 :研究医疗机构病区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方法:分析本院在 2019年 10月 -2019年 12月期间病区药品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当其出现药物存放混乱等不良现象时,本院设立相应质控小组来进行问题整改,观察实施后药品管理成效。结果 :将规范化管理引入药品管理当中,能够有效降低药品管理当中出现药物混放等不良现象的几率,实施前后差异明显,( P<0.05)。结论:在病区药品管理当中引入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本院药物管理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该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医疗病区;药品管理;存在问题;整改措施

在医疗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以往的药品管理措施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医疗需求。针对这一现象,管理者需要创新药物存放模式,不断探索药品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整改策略,以此降低药物出现氧化等不良现象的几率,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各病区虽然存放的药物有所不同,但多数药物还是存在相似性,如地塞米松、654-2等药物。此外,各院需要根据不同病区药物配备的数量和种类来进行人员分配,确保每个病区都有充足药物管理者。护士长需要定期的对药物管理情况进行检查,7天1次,在检查过程中将管理者所出现的问题详细记录在手册当中。

1.2方法

本院主要将随机抽样调查法引入研究当中,相关医护人员每月都会对病区药物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在此过程中,随机选入4个科室作为观察对象,将2019年10月-2019年12月编为实施前,而2020年1月-2020年3月编为实施后。为了更好的对两者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相关医护人员需要将药品管理内容进行细分,详细记录各病区在实施前后出现药品混放等不良现象的情况,并对各科室容易疏忽的地方进行重点排查。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使用SPSS24.0软件分析,并且采用x2进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当本院采取规范化药物管理后,病区药物管理出现药品混放、药品标签模糊等不良现象的几率降低,实验组实施效果更好,差异明显,(P<0.05,如表1)。

表1 规范化管理实施前后出现问题情况

时间

无专人管理

数量不清

药品混放

储存条件不符

药品超过有效期

药品摆放

特殊药物管理不当

实施前(n=39)

5

7

3

8

4

6

9

实施后(n=39)

1

2

0

3

0

1

2

3.讨论

3.1医疗机构病区药品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

3.1.1病区药品没有专人管理

现阶段,药品种类多且繁杂,临床治疗当中患者对药物需求量较大。在此背景下,很多医疗机构在药品管理当中会出现无专人负责等不良现象,未能将药物补给、清领等一系列管理事务责任到人。在遇到突发状况时,极易出现问题推脱等不良情况,甚至还会对患者的治疗工作造成严重影响。通常情况下,管理者在领回药物后会按照以往的操作模式将物品进行摆放,其并未根据药物的存放条件来进行相应处理,进而医疗机构出现病区药品管理失当等不良现象的几率。

3.1.2数量不清

相关人员对药品数量记录较为含糊,药账与药物实况相差极大。因此,在临床药物治疗当中,经常会在备用药品上出现各种各样差错,如药品供不应求、供过于求等不良现象。此外,由于病区对药物种类的需求量较多,又因为新药的不断涌现,导致旧药的使用逐渐减少,基数药品数量变化较大,极易出现实物与基数不服等不良现象,基数药品一旦出现不足,很可能会影响到患者救治工作。若基数药品储存过量,极易出现药品过期等情况,使大量医疗物资不能够物尽其用,出现资源浪费等不良现象。

3.1.3药品的储存条件不符标准

室内温度和湿度会严重影响到药品的有效期,若未能按照规范的处理方式对药物进行存放,药物的有效期和药效会因此大打折扣,事态严重还会使药物出现毒性反应。若将光敏感类的药物长期暴露在日照下,其会在光线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进而对药物进行降解,改变其化学结构,甚至还会生成毒性物质,从而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此外,管理人员由于对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在使用胰岛素等药物时未能及时进行遮光处理,致使药物出现变色、降解等不良现象,最终产生毒性反应。

3.2医疗机构病区药品管理的整改措施

3.2.1设立专门质控组

质控小组中的成员是由各科室当中专业技术强、责任意识高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药品管理者组成的。为了加强各病区的药物管理水平,质控小组需要加大药物检查力度,定期对药物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分析药品管理所出现的问题并将其一一详细记录在手册当中。将每周抽查的结果和情况进行汇总,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整改策略,将每处药品管理都责任到人。此外,各医疗机构需要定期对药品管理者进行专业培训,在完成培训后,为其设计相应试卷对其进行笔试考察,考核通过者可以优先安排工作,未能达到及格分数的人员需要再次进行专业培训,培训期间的费用需要自理。

3.2.2加强药品管理知识的学习

各科室需要不断完善药品管理的体制机制,督促医护人员规范的进行药物存放,降低药物出现氧化等不良现象的几率。相关医护人员需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明确药物管理的重要性,丰富自己对药物存放的认知,以免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来进行问题处理。医疗机构需要建立规范化管理模式,开设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讲座,在院内设置相应标语,将药品管理内容设计到手册当中,使相关医护人员在潜移默化当中去学习药品管理知识,树立自己的责任意识,使患者能够放心用药、舒心出院。

3.2.3严格根据说明书要求储存

药物管理者在对药物进行存放操作时,其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存放要求进行规范处理,以确保药物能够在有效期保持最佳药性。从《中国药典》当中可以得出,“冷处”主要指2-10摄氏度的存放温度,而“阴凉处”所指的存放温度一般都会低于20摄氏度。各医疗机构需要设立相应的药品检查部门,定期对各病区的药品进行排查。此外,各病区需要设立专门的冰箱记录规定,每天两次,一旦出现异常现象,及时进行问题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处理。

3.2.4加强病区药品管理

根据药物的不同规格和用途,对其进行分类、定位处理,针对使用次数较为频繁的药物,管理者可以将其放置在储物柜的最前端,面对使用次数较少且量小的药物,管理者在满足其放置条件后,将其存放在储物柜靠后的位置,并把内服类的药物与外敷药物进行分开放置,对待高危药品,管理者需要将其进行单独放置,在其旁边标注相应警示语。此外,药品管理者需要根据药物的有效期进行药品摆放,严格遵守“近期先用”的用药规则,以免基数药品出现过期等不良现象。易混淆药品应分开摆放,避免用药差错。针对麻醉药等特殊药品,相关管理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师的叮嘱进行药物补给和存放,将药物数量清楚的记录在手册当中,定期进行药品清点。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药物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医疗需求。在此背景下,药品管理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探索各病区出现药品管理问题的根本因素,结合本院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来进行药物处理,以此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本院药品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诸葛霞芳. 病区药房药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整改[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3):131-132.

[2]黎雪芬. 病区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医疗装备,2017,30(22):73-74.

[3]励君迪,黄定儿,杨文清. 病区药品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与管理建议[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5):83-85.

[4]吴秋林,李红敏,魏萍,都玉珍,毛明英,樊碧芳. 病区普通备用药品安全管理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9):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