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营销大数据的违约用电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7
/ 2

基于营销大数据的违约用电管理

吴思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仪征市供电分公司 211400

摘要:因违约用电活动具有隐蔽、检查难等普遍特征,同时对线损程度的负面影响较小,工作人员难以实时对辖区整体线路、公变台区呈现出的线损率精确判断出该区域是否隐藏违约用电这一不良问题。现阶段,我国各地违约用电情况屡见不鲜,不仅违法侵占了社会性公共资源,威胁供电机构、国有资产持有的合法性基本权益,甚至对电网秩序、设备系统的有序、正常运转形成严重侵害,不利于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所以,供电企业推出了前沿性整治措施,即强化营销大数据内部管控行为与严肃检查、处理违约用电行径。增强用电检测作业便利、实效性,对供电主体企业自身长足进步、全面建设将会起到现实性积极作用与价值。

关键词:营销大数据;违约用电;管理

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增收的历史进程中,违规用电现象无疑不能契合新形势下的社会大环境。但纵观我国各地用电现况,不难发现其中仍然长期存在大量问题、隐患。如偏远地区大众的民用装表接电工作完成后另做商用,形成大规模“高价低接”情况;一些“高压专变”居民,因通过用能判定、评估活动困难,申请、运用315kVA规格及以上高压用电时难度较大。仅可选用250kVA数值的高压用电后,再进行私换变压器行为,满足私人需求等。由于居民违规用电活动开展隐蔽,直接为供电企业工作人员增设了监察、处理工作阻碍、困扰。然而,营销大数据类别的检查用电形式具备快捷、简化等诸多优势,该措施一经推出就得到了供电企业的另眼青睐,成为时下主流的用电检验手段。

一、营销大数据资源的实践利用分析

1确定工作目标

供电企业工作人员应严格循序我国出台的违约用电管控程序与明确责权,在此基础上,以分析营销数据资源、典型性数据筛选、实地走访查处、留存证据凭据的工作顺序,并将主体责任贯穿于全程用电管控作业中,加大违规用电控制强度。对用电违规用户采用及时从严处置策略,落实法律约束责任,在违法源头处整治违规用电乱象[1]

2关键流程环节

一是健全违规用电治理程序。对上述闭环性质的管控环节,工作人员需对营销数据资源展开定期深层次的剖析与筛查工作,对于存疑违规用电居民应即时编制出人员清单。即时赶赴实地现场检查居民用电情况,保证证据完整性、真实性。将我国政府部门有关违法用电问题的法规制度执行到个人,随后需客观性总结、评价整体用电检验、监测作业,增强供电企业针对违规供电问题的整顿能力;二是充分彰显远程抄表作业对辖区内居民全覆盖的功能、作用。工作人员应对管控区全部居民用户用电信息数据的远程收集作为管理、治理违规用电作业的出发点,着重分析营销数据资源的各类别信息指数。其中,应着重采集用户居民的签订合同用电容量、电表实时示数、有功负荷总量、无功负荷总量、终端电压数值、电流量等关键方面数据;三是违规用电范畴的鉴定、判断。首先,工作人员应对低电价群体的用电量比较正常性用电总量,查看低电价居民实质用电量能否明显超过合理用电量,评估用户是否存在私改用电类别与私接高电价配套的用电装置。如普通居民区内发生用户月用电高于2000kwh,则可基本确定其为违规用电用户,需开展现场查验工作。其次,应对用户的签订合同容量准确对比其最大用电量,检查其最大用电量与签订合同容量的比值,为确认其自行违约用电行为提供专业依据。最后,需将居民用户的真实用电负荷比较预计分配指数,查验二者具体比重。如正常配电标准负荷为200kVA,但居民现实用电负荷大幅超出250kVA,则可断定其具有违约用电行径[2]

二、基于大数据利用的用电活动管控与查处

供电企业在执行居民自行违规用电增容活动控制、查处工作中,应紧紧依托各项实际现况,合规使用营销数据资源的分析程序展开违规用电行为的探寻作业。

1过载专变清单统计

在辖区营销数据专业剖析后,工作人员应对其中瞬时最高负荷做专项对比合同容量作业,统一导出全部过载用户制成详细清单。此外,因电力装置具有冲击负荷,且变压器主体具备瞬时运行过负荷能力。因此,普通居民难以正确更换变压器设备以及变压器芯装置。

2过载运行时间分析

以居民用电容量最大值30kKV时举例,当符合曲线整体呈现出瞬时形式的过负荷情况下,加之过载率持续维持于120%时,即隐藏居民私自增容这一不良现象可能性较高。虽拥有冲击负荷、允许启动过负荷,但标准规格的电力变压装置不能长时间处于过载作业运转中,工作人员可采用对电力设备的营销数据资源各主体持有的一致性过载时间的筛选策略,完成将正常用电居民精准排除工作。

3开展现场用电查看

为保障违约用电居民查找工作的程序性、系统化,供电企业工作人员在落实统一性营销数据资源集成、分析,筛选正常用电与归纳疑似违约用电居民清单后,应及时开展必要性的实地调查工作,将用电实践检查工作高效落地。工作人员需以现场作业设定为检查工作落脚点,将居民用户用电状态实情逐一调查。并将对应违规用电的多方位证明凭据向违约用户展示,要求其签字确认,主动肩负起违规用电所需承受的系列惩处。确保地区供电稳定性,维护供电区域居民的用电安全

[3]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最近几年,供电企业采取科学利用营销大数据资源的整合、分析措施办法跨越提升了违规用电检查工作的整体质量。并以定期的形式专项安排工作人员对此资源内代表性数据开展筛选、剖析作业,将该调查结果有机结合实践性用电检查工作,可就实行违约用电行为的用户实现高效的排查、处理作业。但即使如此,该办法依然具有一定弊端、不足。例如超出程序系统计算限定符合120%标准规格的用户基数规模较为庞大,其是否长期过载不能获得精确定实效计算,在小容量参数变压器阶段时间内的电压过载问题同样无法得到有效判断、区分,在后续作业中依然需要高负荷的人工筛选、分析。所以,在今后违约用电排查工作中,领域专业人员仍需就营销大数据资源的利用途径积极拓展。增长用电检查工作效果,侧面保证辖区内供电正常、有序性。

四、参考文献:

[1]陈志轩.基于营销大数据的违约用电管理分析[J].科技风,2019(35):179.

[2]陈斌.基于营销大数据的违约用电管理探索[J].营销界,2019(39):130-131.

[3]叶建德,蒋伟坚,潘晓茹.基于营销大数据的违约用电管理探索[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6,18(S1):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