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三年级上册《把盐析出来》教学设计

/ 2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 《把盐析出来》教学设计

刘秀荣 梁华实

湖北省钟祥市东桥镇镇直小学

指导思想:

  引领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科学核心素养。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科学教育中怎样才能实现让学生自我建构的目标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促使学生亲身经历大量的有意义的探究过程。

  《把盐析出来》一课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中属于“物质科学”领域。《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中提到:本领域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增强学生探究物质世界奥秘的好奇心,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的观点,使学生感受到物质科学对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初步养成乐于观察、注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

  教学内容:

  科学概念: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能溶解一些物质,也会发生蒸发现象,把溶解的物质析出来。

  学习内容:利用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把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

  学习目标:知道能用蒸发的方法将食盐从食盐溶解中析出。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所属教材为湖北教育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上册第6课,所在单元为第二单元《溶解与分离》。三年级学生去年已经学习了《把它们放进水里》一课,知道了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在二年级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第一,通过实验知道一定量的水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或白糖;第二,设计实验探究加快溶解的方法;第三,知道能用溶解、蒸发、过滤等方法将食盐从含有铁屑、沙子等杂质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学生情况:

  小学三年级学生经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对科学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动手实验,喜欢观察科学事物,对身边的科学现象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课堂上他们存在着动手能力较差,实验中比较随意,盲目性较大,对安全因素考虑不周,一味地好玩,这些特点在我们探究“用什么办法可以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找出来?”的实验中,需要教师在教学预设中充分考虑,提出不同的教学预案,避免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教学活动陷入低效和无序化。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教学用PPT、视频、图片资料,实验记录单等。2、实验材料主要有:食盐、水、烧杯、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三角架、一次性塑料杯、湿抹布、大水槽、电扇、白炽灯等。

  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记录笔、护目镜等。

  教学目标:

  1、知道能用蒸发的方法将食盐从食盐溶液中析出,并能在教师引导下,运用蒸发的方法将食盐从溶液中析出。

  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对蒸发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参与设计实验,逐步养成用实验事实说话的实证意识,在实验交流中养成乐意倾听和分享实验中观察到的信息的好习惯。

  3、初步了解分离物质的方法,在生活中会运用蒸发方法分离一些物质。

  教学重点:运用蒸发的方法将食盐从溶液中析出。

  教学难点:在教师引导下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将水里的面粉分离出来的呢? 生:用过滤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就还挑战更难的——分离食盐与水,食盐可不像面粉,它可是完全溶解于水的,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吗?

二、溶解食盐

1、师:老师这里就有一杯浓盐水,杯子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食盐,你们有什么办法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看谁想的方法既简单有实用? 生:(搅拌)(加热、加水)

 2、师:同学们真能干,把我们前面学习的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都用到了,那我们就来试一试,好不好?下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上来搅拌盐水。生搅拌盐水。

(那是因为盐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就像一个人吃饱饭后就再也吃不下了。)

 3、再次观察搅拌后的盐水,食盐没有溶解。用加水的方法试试看行不行?

 4、师:那老师又有一个问题了,我们怎样加水才能使食盐刚好溶解呢?把一杯水一下倒进去吗?(一点一点得加,且边加水边搅拌)

 实物投影:(老师演示一点一点得加水,生边搅拌,使食盐刚好溶解)

 5、引导小结:用增加水量的办法可以继续溶解杯底的食盐。板书:加水溶解

 三、加热蒸发

1、师: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分离食盐和水,有什么好方法呢?

师:我们知道水是会蒸发的,如果将这杯水都蒸发掉,你们猜这时会怎么样呢?

师:那我们这个实验又该怎样做呢?需要哪些实验仪器呢? 生回答。

2、师:我们用加热的办法,就要用到酒精灯,酒精灯认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的结构吧!出示ppt教师介绍酒精灯的结构。

师:火焰有三层,但是这三层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最低。所以在实验中我们要尽量用外焰来加热。

3、师:酒精灯的使用要很规范,操作一定要正确。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的操作指南吧!教师出示ppt,生自行阅读。

①将酒精灯放在平稳的桌面上,打开灯帽,并将灯帽平放在桌面上以免跌落摔坏。

②用火柴或小木条点燃酒精灯,点燃后将火柴梗吹灭或甩灭并放到专门盛火柴梗的容器内。

③如果此时想再点燃另外一个酒精灯的话不能用已燃的酒精灯对这着点燃,仍然要用火柴来点燃。

④做完实验后不能用嘴吹灭?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请学生示范并加以解说提问。

3、师:实验中我们除了酒精灯,还需要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师:这是蒸发皿,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生:用来盛盐水。

师:那盛多少的水呢?全部都倒进去吗?生:不行,会满出来

师:这节课时间也来不及呀。所以我们大家统一都用勺子盛5勺。

师:那我们要加热到什么时候停止呢?生:盐水未完全干。

还有三脚架固定用的,这是石棉网,它能使蒸发皿均匀受热。

4、师:在实验前,大家再看一下实验小提示吧!

温馨小提示:A正确使用酒精灯B在盐水快要变干之前熄灭酒精灯C加热后的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等物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很烫的,防止烫伤。

5、小组实验,教师巡视

四、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

1、师:看同学们很兴奋,说说你们在实验中都有什么发现

生:有跑泡/ 冒烟/有盐出现了。

师:是盐吗?蒸发皿上留下的白色物质一定是盐吗? 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你们可以去找一找它和食盐有什么相同点呢?

生:比较/观察/溶解/手摸/鼻闻(五官)

师:观察也可以拿它与生活中的食盐比较一下。为了方便研究,老师为每组都准备了盐、放大镜、两张红色卡纸,因为他们都是白色的不好观察,大家可以用小药匙弄到卡纸上观察!看他们像不像?

2、学生观察

师:怎么样?形状、大小、颜色像吗?都能溶解水吗?

3、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真厉害,找出了那么多它和食盐的相同点。回想一下,在这杯水里我们只放了什么进去呀?对呀!水被蒸发了,确实是盐留下来了。那说明用加热蒸发的方法能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板书:蒸发分离 可逆。

五、海水变盐

1.师:刚才我们通过加热从盐水中提取出了盐。那么,我们生活中的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师:对呀,说起海水中的盐,老师还要告诉同学们一个惊人的数字,你们想听吗?如果把海水中所溶解的盐全部提取出来,重量将达5亿亿吨。这是多少盐啊!如果把这些盐平铺在陆地上,全世界的人和房子都将被埋没,只剩下几幢特别高的摩天大楼露在外面,因为盐的厚度将达到150米。

3.怎样从海水中得到盐。想象海水晒盐的工艺过程,了解海水晒盐的工艺过程。

六、联系生活,拓展外延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如果遇到了其他溶液你能分离吗?教师引导学生课后自行去探究。

  板书设计

   把盐析出来

  提出问题:能用什么办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找出来吗?

  设计实验: ①用太阳晒(用白炽灯等模拟太阳)

  ②用风吹(用电风扇产生风)

  ③用酒精灯加热。

  实验结论:盐水中的水分蒸发变干后,食盐就析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