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谈谈心理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1

一起谈谈心理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作用

张旭钦

四川省南充市身心医院 四川省南充市 637700


对于患有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而言,其在精神活动方面的能力会出现退化,常表现出孤僻、不合群等症状;同时,其日常生活能力也会出现退化,比如日常交际能力、自理能力等。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治疗效果,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通过心理护理,不仅能够全方位关注患者的心理感受,为其提供高效的护理服务,同时也能够密切关注到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利于患者的康复。那么心理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还有哪些作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谈谈吧!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所需治疗时间较长,需要进行长期服药治疗。而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情绪及心理会发生变化,容易对其病情稳定性产生影响。基于此,也就需要相关护理人员能够重视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护理问题,提高患者对所患疾病的认识,攻克患者的心理防线,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进而避免患者产生心理矛盾冲突,以此降低患者出现社会-心理应激反应的可能性。关于心理护理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作用,可归结为以下几大点:

第一点: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

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通过心理暗示,以及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方式,促使患者的注意力得到转移,从而促使患者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控制和缓解,最终促使其树立起能够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决心。

第二点:帮助患者适应身边人及环境的改变

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也可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大力宣传相关疾病知识,帮助患者更好地认识慢性精神分裂症,从而有效消除患者对所患疾病的恐惧,使其能够逐渐适应身边人及环境的改变;帮助其重新建立人际关系网,使其认清自己作为患者的角色,坦然接受现实,积极配合治疗。

第三点:减少患者冲动行为的发生

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其在发病期间还会产生幻觉等症状,受其影响,患者可能出现自伤及伤人等行为。这时就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通过与患者沟通等方式,使其意识到自身行为的危害性,以此降低患者的怒气值,使其情绪得到稳定。

第四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缺陷的问题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还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缺陷,因此也就容易导致患者疾病发生迁延,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甚至在治疗完成后存在精神病性症状残留问题。

基于此,也就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制定心理干预方案,引导患者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不断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时,心理护理也能够对患者的阴性症状以及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缓解,对病情康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五点:帮助患者提高自身的自知力

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其在发病期间会对疾病缺乏正确认知,极易出现拒绝服药等不配合治疗的行为,进而对治疗效果以及预后产生影响。这时就需要相关护理人员能够做好心理护理工作,通过引导患者参与到个体或集体活动中,使其对精神卫生方面的相关知识进行有效学习,从而促使患者对所患疾病能够有一个正确认识,进而使其自知力得到有效恢复。

另外,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用药护理的联合应用,要为患者讲解所服用药物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同时,在引导患者服用或注射药物时,护理人员一定要耐心,并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其相信医生,进而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第六点:有效降低病情复发的可能性

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其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还会受到社会环境、个人心理缺陷以及心理异常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病情复发。因此,为了有效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的可能性,就需要护理人员能够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力度,多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引导患者积极参与到工娱活动中,从而实现对患者孤僻、不合群等心理缺陷的改善目的,提升其对周围环境应激的耐受性,在恢复其自知力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掌握缓解自身不良情绪的方法,减少复发。

第七点: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而这些药物可能导致患者食欲剧增,进而促使患者养成日常生活懒散的习惯,对其意志力也会产生影响。如果不对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行节制,则可能导致患者体重增加,以及血脂和血糖水平升高等问题的出现。

而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不仅能够消除患者的病耻感,使其敢于面对自身的变化,同时也能够帮助患者改掉身上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而促使患者运动自觉性得到提升,有效避免代谢综合征的出现。

小结:

心理护理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连续护理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但能够有效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反应,同时也能够对患者的不良认知体系进行有效纠正,改善其生活习惯以及睡眠质量,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身边人及环境的变化,进而取得患者的配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病情复发的可能性,以此促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