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强对流天气下如何做好气象预报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2

浅谈强对流天气下如何做好气象预报工作

李静 吴芳

江苏省兴化市气象局 225700

摘要: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当下,社会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发展。针对我国当前应对自然灾害与恶劣天气的层面来说,更多科技技术层出不穷,促使着气象预报工作不断发展。高质量的气象预报工作能够提前判断出天气情况,对天气科学合理的做出有针对性的判断,为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保障。在我国强大科技技术、工业发展水平之下,我国人造气象卫星的精密系数更高、制造难度更好,能够为气象预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保障。本文将针对如何做好强对流天气的气象预报工作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气象预报工作;措施;途径

引言

强对流天气是引发恶劣天气的主要原因,在强对流天气的影响之下,很容易出现暴雨、冰雹、强风、滑坡等诸多自然灾害。恶劣的天气很容易导致泥石流、滑坡等诸多并发性危害,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针对我国南方山区来说,每天都会因为自然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与生命财产损失。高质量气象预报工作能够提前预报强对流天气,在大数据信息分析技术的引导之下,分析出可能潜在的自然安全危害,通过科学部署来针对潜在自然灾害开展严格预防,将自然灾害带来的不良影响降至最小。

1.强对流天气定义及其气象特征

强对流天气是指短期暴雨伴有强风(平均风速不低于17.2m/s),冰雹或雷暴的天气,通常发生在空间规模较小的中小型气象系统中。通常,水平范围不超过200至300 km,在几十米至几千米的范围内会发生小的强对流天气。这种短期天气是突然的,持续时间各不相同,通常持续超过1小时至10小时之间,而短期天气只有几分钟,因此很难观测到。

1.1强对流天气破坏力强的气象特征

严重的强对流天气经常伴有雷暴,强风等,并且也很强,因为它会造成气象现象或气象灾害,例如飑线带来的狂风暴雨,龙卷风,冰雹,雷暴等。这是强对流天气的气象特征之一。严重的强对流天气灾害通常可分为风灾,涝灾和雹灾。风灾主要反映在龙卷风交叉口,对某些建筑结构,房屋,基础设施,汽车,行人等不稳定的地区的树木造成损害,并可能严重损害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人民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1.2强对流天气变化剧烈的气象特征

强对流天气的特点是天气急剧变化。在强对流天气中,它可能从最初的小规模大气变化甚至扩散到数十公里范围内的强龙卷风,进行传播。随后又会缩小至小范围的短时降雨,直到强雷暴消失。有时从出现到消失仅需要几个小时,但是范围和形状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这些中小型天气系统很难对其进行预测。

1.3强对流天气产生时间不等、变化规律不定的气象特征

极端强对流天气的典型气象特征是变化的产生时间不等、变化规律不定。它伴随着雷暴等严峻的天气现象,因此它具有很明显的突发性,经常是突然出现并且迅速形成一定天气变化烈度,然后会有长短不一的持续时间,最后消失。当前的气象界初步推测,这是由高层大气中的空气之间剧烈的垂直运动引起的,而大气之间的剧烈的垂直运动是由地面或附近的长波辐射引起的,使得空气间产生了密集的接触进而导致的,其中全球变暖也是长波辐射的主要原因。因此,强对流天气将具有产生时间不等、变化规律不定的气象特征,并且由于无法进行准确的预测,气象学家很难对强对流天气进行天气预报。

1.4强对流天气移动速度快的气象特征

龙卷风是次生灾害和强极端对流天气现象之一。它是一个漏斗状的卷云,从雷暴云层的底部一直延伸到地面。这是一个强劲的旋风,移动速度极快,可以达到风的水平。强度级别为12级,最大风速可以达到100 m/s,比通常在强对流天气(通常伴有雷暴或冰雹)中的平均风速高得多,达到17.2 m/s。由于产生信号不明显和运动速度很快而难以预测行进路线的原因之一,并且由于强对流恶劣的天气也很难进行天气预报。

2.强对流天气的气象预报工作措施

2.1大风天气

强对流导致的大风,一般都会伴随着雷雨天气出现。针对这一情况来说,很多雷雨大风的瞬时风力甚至会高于7级,并且具备速度快、破坏性强、时间段等诸多特点,并且雷雨大风天气一般出现在夏季较多。针对强对流导致的大风天气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保障气象预报工作实效性。(1)结合大气低层温度变化,把控大风天气情况。强对流天气当中,气温改变是非常关键的要素。针对大风天气来说,很容易出现气温迅速上升、降低的现象,并随之出现剧烈阵风。所以,便可以通过队大气温度进行把控,随时关注气温的变化情况。(2)严格把控下垫面热源强迫作用。针对强对流大风气象预报工作来说,必须要对下垫面热源的强迫作用进行再详细充分靠考虑。针对夜晚来说,若气旋移动到海上,则会导致强对流出现。针对午后来说,若气旋返回到陆地上,则会容易出现强对流。(3)把控高空急流特征。造成大风天气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便是高空急流,气象预测工作人员应该熟悉流场特征,把控流场所产生的动量,明确动量是否能够传递到下垫面,从而对高空急流产生的大风天气开展严格预报。

2.2冰雹天气

强对流天气最常见的气象便是冰雹,冰雹是水蒸气遇到气温骤降所产生的小冰晶或者冰球。冰雹对农作物影响非常大,还会阻碍人们的出行安全,所以必须要正确看待强对流天气的气象预报工作,保障气象预报工作的精准性。针对冰雹天气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开展管理。(1)提升气象预报工作自动化。积极将GPS技术、计算机系统、遥感技术等内容,融入到冰雹气象追踪工作当中,切实有效强化气象预报工作的精准性。自动化技术还可以有效的降低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投入,保障气象预报工作的精准性。自动化信息技术能够非常好的利用到突发与偶然的气象,做好气象预测。(2)高效运用逐步回归方程。只有使用相应的数值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才能够产生冰雹。针对目前阶段来说,可以使用逐步回归方程有效计算冰雹发生的数值,科学合理的来预测冰雹。(3)综合天气图和预报指标。积极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来实现观测图数值处理工作,利用数据信息分析处理手段来生成图标,气象人员们便可以结合图标的具体观测指示要求来开展编报工作,进行气象预报工作。

2.3雷雨天气

雷雨天气也是强对流天气当中常见的现象之一,其发生的概率非常高,并且一般出现雷雨天气还伴随着冰雹大风。在实际开展的雷雨天气气象预报工作时,工作人员应该强化自身专业水平与气象预测水平,定期对观测资料进行比价与对比,确保预测资料的精准性。制定出明确的权责考核机制,确保每个气象预测工作人员都能够按照工作的要求科学合理的开展气象预测。一般情况下,雷雨气象会波及到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的范围,也会出现放电情况,会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若出现雷电现象,相关人员必须要严格把控雷电产生的时间以及雷电结束的时间,并明确雷电的方向,通过特定的气象符号表示。从雷雨发生的方向来进行预报,若只有一个方向,那么记录时只记录一个方向即可。若雷电发生和结束方向有108°以上的夹角,必须要结合雷电的路径,添加一个发生和结束中间的方向,若无法精准的确定雷电发生方向,暂时不记载。若记录时雷电横跨过顶,便可以使用特殊符号进行详细记录。预报人员也应该结合雷电发生的不同情况科学合理的开展有针对性的处理。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气象预报部门已经建立了科学先进的天气预报系统,可以对强对流天气进行快速,准确,科学的预报,有效提高了天气预报,气候预报和强对流天气预测的质量。减少天气对人们的损害,使经济损失最小化。

参考文献

[1]刘磊.探究如何做好强对流天气的气象预报工作[J].中国航班,2019,000(016):P.1-1.

[2]林涛,孙月环,杨茹,等.浅谈强对流天气如何做好气象预报工作[J].文摘版:自然科学,2015,000(002):P.269-269.


作者简介:李静(1988-),女,汉,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预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