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1
/ 2

浅谈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黄樱凡

新疆额敏县委党校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强调过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对家风建设问题也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更是做好家风建设的基本遵循。家风建设无论对于每一个普通家庭亦或是党员领导干部家庭来说都具有相当突出的作用。本文将浅析家风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并提出建设良好家风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家风、重要性、建设路径


  1. 理解把握家风内涵

家风各有不同,究其本质,也有相通的地方。家风,顾名思义即一个家庭的风气。家风体现着父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的榜样示范;体现着长辈对晚辈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体现着子孙后代立身处事、言谈举止的准则。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貌和习性,家风一经确立后会固定世代传承,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家风也在长期稳定不变中发生着细微的更新,因此家风具有多样性、传承性、稳定性和时代性。

  1. 家风建设重于泰山

古人云:“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家风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1. 传承好家风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诸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家规家训,虽历经千年依旧焕发光彩,为后人恪守和传承。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包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培养的内容。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的家风文化,每位党员干部都应该强化思想认同,守护好、传承好、发扬好,这既是延续中华民族精神命脉的需要,体现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同时也是所有中华儿女同根同源、走向世界的独特标别。

  1. 传承好家风是推动党风向善向上的源头活水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党的领导干部疼爱子女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领导干部必须公私分明,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规逾矩。党员干部的家风,是反映党风和社会风气的一个重要“窗口”。家风反映作风,作风影响家风,好的家风能敦促干部养成清正廉洁的好作风。领导干部涵养好家风,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以好家风滋养好作风,以好作风带动好党风,守好干部廉洁防线,为家庭幸福圆梦,为国家发展筑梦。

  1. 传承好家风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助推动力

“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纵观古今,但凡清正廉洁的官员,都十分重视家庭的建设和管理,其身后大都有一个家风正派的家庭。而那些骄奢淫逸,贪得无厌之人,家风则令人堪忧,家庭治理往往也很失败。近几年来查处的贪污腐败案例,家教不严、家规不正、家风败坏,正是这些党员干部滑向腐败深渊的重要原因。一个人是否具有抗腐蚀能力,与家风有很大的关系。

三、良好家风的建设路径

古往今来,事实证明,良好的家风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以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每个人的成长。

(一)以身示范树立好家风

从大方面来说,我们党选人用人的标准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贤人就是既有为社会做贡献的品德又有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的人;有德无才的人有高尚的品德但才能平庸虽然对社会产生不了太大收益但至少没有太大的坏处;无德无才的人就不用说了;有才无德的人,就像是网络黑客或者是那些曾经落马的官员,他们一定有才,但是一旦丧失了品德,就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危害。而我们的一生隶属于家庭,没有人是不经过家庭就成长起来的。所以只有以身示范树立好榜样,才能通过言传身教在孩子心里种下"良性基因",促进健康成人成才。

(二)注重家庭传承好家风

好的家风如果没有家庭作为依托,也无法得到传承。家庭是构成社会最小的细胞,也是对我们每个人影响最大的细胞。

在中国经济稳健前行,经济总量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再上新台阶的今天,“四世同堂”传统大家庭转型为三口之家,加之留守老人儿童、闪婚、离婚率上升等问题,家庭教育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家风建设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但是血缘纽带和亲情关系永远不会改变,家庭对每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每天生活的场所除了家庭,还有学校、工作单位以及整个社会大家庭,我们不仅是家庭成员,也是“社会人”。而家庭是每个个体成为“社会人”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因此,家庭在个体进行“社会人”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在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问题上起到了基础性的决定作用。我们应该重视小家建设,宣扬良好家风。

(三)营造好家风建设氛围

家风建设的社会性决定其广泛参与的必然性。各级党组织必须负起领导责任,切实把家风建设摆上议事日程。纪检监察部门和组织宣传教育部门要健全有关规章,充分发挥党内法规和文明公约等对优良家风建设的引导和规范作用,用好正反两方面典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部门要发挥统筹、协调、指导、督促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组织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新闻网络影视出版部门应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创作出版推进优良家风建设的图书、拍摄放映影视作品、办好专栏、专题节目,积极营造推进优良家风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

(四)扎紧家风建设制度的笼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定下了“明规矩”:从2016年4月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行为的规定》,到2015年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提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的正面倡导,再到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生活纪律方面新增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党员领导干部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真正把家风建设的纪律刻在心上,时时对照、处处反思,自觉在思想上划出红线、筑牢底线,做遵规守纪、一身正气的合格党员干部。

此外,2020年5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中第一千零四十三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这是善意的提醒,让每一个人慎重思考自己伴侣和家庭的意义。

(五)培育观念引领好家风

时代的发展进步的同时,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存在使得良好的社会风气被污染。因此,需要正确的指引去保证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方向继续前进。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对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本就是良好家风的精神内核,可见家风建设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有相通之处。家风便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载体。

正如国有国风,家亦有家风。家风,是打在家庭每个成员前额不可磨灭的一方烙印。家风这个源头清了、基础牢了,必能滋养好的党风、政风、民风、社风,促进形成“气正山河壮,政廉日月春”的良好生态。

参考文献:

[1]李伟丽.新时代党员干部家风建设研究[J].教育研究,2018,1(2):64-65

[2]李金鑫.论家风建设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作用[J].决策探索.2019,(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