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0
/ 2

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研究

陈磊

国网晋城供电公司 山西省晋城市

摘要:调度自动化标准化体系的研究,不仅是对各种相关技术成果的总结和巩固,也是进一步推广、应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梳理了国内外调度自动化标准的现状,通过分析调度自动化支撑平台作用、应用程序功能以及业务场景的技术要求等,定义了标准化任务。根据新一代智能电网标准系统的原理,设计了新一代的调度自动化标准架构。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运行;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配电系统中随着灵活性设备(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及主动负荷等)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包括集中式、分布式)的接入数量的不断增加,配电网运行模式更加灵活多变,并且可再生能源均面临着消纳难题,极大的增加了电网调度的难度,逐渐向主动配电网转变的配电网同输电网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改革不断推进的电力市场会催生出配电侧更多的独立利益体,需建立并完善输、配电网及用户间的互动机制。

2 电网调度工作的主要内容分析

电网调度内容相对复杂,要充分结合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首先需要找准调度管辖区的范围,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对其进行调度,在调度的过程中及时做好记录,以此防止产生的故障对设备正常运行造成影响。了解电压以及电网的频率,并加强对电网事故的处理与分析,以此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电网调度工作的开展需要将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整合并分析,针对年度以及月度的具体情况制定调度计划。由于电网调度工作相对复杂,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做好前期的控制与分析工作较为关键,对电网的调峰进行掌握,制定科学的发电计划。同时,要密切关注机组运行的状态,在此环节中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其中,尤其是针对于继电保护装置来说,要将整定计算工作作为重点。

3 调度自动化标准现状

因为调度自动化在电网中扮演着核心“大脑”的角色,所以国际标准非常重视调度自动化标准。目前,比较公认的国际标准主要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下的TC57等技术委员会制定。它的主要内容是涉及电网模型、电力通信协议、系统安全性。截至2018年底,调度自动化领域已发布了65项有关调度自动化、平台支持和各种应用标准的基本信息,其中包括12项国家标准,16项电力行业标准和37项国家企业标准。上述标准的实施,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智能电网调度控制领域的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了保障大型电网安全运行的能力。

4 智能电网调度运行关键技术

提升我国经济水平主要手段是对电网进行合理配置,以充分发挥出电网的电力驱动功能,人们在进行生产及生活等多种社会行为之时,电力系统均作为推动者的角色,促进社会的发展。

4.1 加强代码观察,及时调整参数

由上可知,当遥控系统出现故障之时,电网掉度自动化系统的控制能力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针对于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该细致观察代码,以避免其存在异常状况,其事先要对站点信号线的功能进行检测,进而分析出其发送效率,并检查各设备之中的端口部分,以确保端口处适宜连接。相关技术人员还可以开展遥控功能试验,并在多次实验中,对遥控系统所发挥出的控制功能有着确切的了解。若在试验之时,所检测出的代码信息无异常,即说明主机并不是系统的故障部位。而当检测出的代码处于异常状态之时,相关技术人员就应该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全力对此故障进行处理。另外,其还应该将各设备之间的接口点作为检查重点,对其进行一一排查,以保证各接口处达到统一装置形态。当完成这一系列操作之后,相关技术人员就要进行二次遥控试验,密切记录信号与各设备之间传导的反应,并根据其检查系统的反应去完成整体的遥控过程。

4.2 完善电网调度计划

从电网调度计划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是要做好检修和调度计划的编制工作,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切实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以此为依据制定电网检修计划。同时,为了避免对用户的用电造成影响,要对停电的次数以及时间进行科学的控制,针对在调度过程中存在的重复停电现象要及时处理。其次,是要合理区分生产计划以及检修计划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制定检修计划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安全生产工作。最后,是要对停电计划进行公布,了解在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将停电的线路以及次数等信息进行详细的说明。例如:排查消除电网设备在高温、高负荷条件下的易发、多发隐患,优化停电计划检修,采取转移负荷、带电作业等措施保障电力供应 ;优化机组检修及发电计划安排,组织做好负荷预测,加强设备重过载监视,以此降低设备以及线路存在的故障隐患。

4.3 调度自动化支撑平台

未来需要调度自动化平台能够结合高速通信、移动互联等通信方式和语音、图像等自然人机交互手段,提供可靠安全高效的系统运行环境,为电网调度业务提供统一的模型、数据、计算引擎和人工智能服务等基础技术支撑,从而在横向上实现调度中心各类应用的协同运行以及与其他应用系统的协调,在纵向上实现上下级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间的一体化运行。亟须制定新的支撑平台架构规范,在资源管理、通信总线、基础服务、数据服务、图形服务、人机交互服务、计算引擎、大数据挖掘分析、人工智能引擎、专业化管理、安全防护、系统监视与控制以及检测评估等各方面进行标准化。

4.4 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电网调度工作的有序运行需要人才的支持,为此要加大力度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在此环节中可以定期开展相关主题培训大会,并且要求优秀的专家学者前来指导,真实在电网调度过程中所包含的事项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能够自主分析电网的结构以及运行原理,提升自身的灵活应对能力。同时,在人才培训的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培训计划与方案,在加强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要集中力量做好实践操作的培训,增强调往调度方式的熟练程度,并定期对人才进行评定,以此保证电网的平稳运行。例如 :可以针对电网调控业务开展集中培训,充分结合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加强事故处置预案分析,加强电网薄弱点分析以及配网调控训练,并将检修计划提报、保护定值整定等内容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还可以制定“订单式”的培训计划的方式,构建一批具备调度、继保、方式、自动化等专业能力的人才队伍。

5 结束语

不断扩大的电网规模及用电需求对电网调度控制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调度控制系统存因稳定性不足、调峰控制耗时过长等问题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智能电网调度需求,本以电网调度的平台组态端、数据循环流程作为改进设计的主要对象,完成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调度自动控制系统架构的构建,在云平台控制框架结构中完成了软硬件运行环境的搭建,在使系统数据库中多电网数据的存储时间得以显著缩短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数据的循环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电网调峰调度策略,为电网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炳.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19(34):122-124.

[2] 王蕊. 智能电网中经济调度问题的分布式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9.

[3] 李明翔.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11):106-107.

[4] 沈海亮.探析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J].科技与创新,2019(18):151-152.

[5] 周杰,杨景文,马良.智能电网调度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1):317-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