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于清萍之末 浪成于微澜之间”——华舍中学创建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汇报材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0
/ 2

“风起于清萍之末 浪成于微澜之间” ——华舍中学创建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汇报材料

平华淼

绍兴市柯桥区华舍中学, 浙江 绍兴 312033

绍兴市柯桥区华舍中学秉承“德当修身 思则睿智”的校训,弘扬素质教育主旋律,积极拓宽心育途径,创新心育机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走出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特将示范点创建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1、找准、找对心理教育短板,精准心育课程

学校曾开设“心影力社团”,将心育纳入走班选课,开发《心理电影赏析》的精品课程获得区级精品课程,随着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校在周四班团队活动课中安排心理健康课,七年级单周,八年级双周,根据“都是学习惹的祸”、“人际关系面对面”、“挑战青春无极限”和“我的情绪我做主”四个主题,开展学习压力、自我意识、网络成瘾、职业规划、同伴关系、父母关系、老师关系、沟通技巧、闭锁心理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2、招募、招聘心理志愿者进校园,护航青春阳光

学校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心理卫生意识,使更多的师生“拥有阳光”,特面向华舍街道聘请(招募)心理志愿者进校园。特聘请赵宁美、王菊芳、胡建兰、金国庆四位拥有专业资质的心理志愿者,提供与学习、生活、职业、人格等有关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并郑重承诺,遵循保密原则,对来访者所有咨询内容均应保密,不得泄露。发生心理危机事件如自杀等情况,经准确判断后,及时恰当处理,通报来访者的有关部门,寻求来访者生活环境的支持。学校希望通过此举,创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心育工作做到深处,护航青少年阳光成长。

3、关心、关注教师群体心理健康,传递正引导

学校以心理健康C证为抓手,以校本培训为平台,已有近69.73%左右的教师取得了省心理健康C级证书(包括蓝天部及少体校),其中100%的班主任具有C证,2人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1人获得省级心理健康A级证书,6人获省级心理健康B级证书,有师资能力提升教师自我调适能力,摆脱职业倦怠感,谋求职业成就感,增强职业幸福度。同时也有效提高心理辅导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技能,大幅度地提升指导能力,打造一支素质过关的师资队伍,具备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指导和咨询服务,积极传递正引导。

4、凸显、突出“心灵之约”辅导室作用,辅导助阳光

学校加大软硬件资金投入,改建和提升“心灵之约”辅导室,根据文件要求配置设备,包括心理教师办公接待室、个别辅导室、小团体辅导室、心理辅导活动课专用教室、心理放松室5个主要功能室,更好地面向全校师生,提供优质服务,保证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开放时间,另外,辅导室利用多种手段,在5·25心理健康服务月等相关活动中,全方位宣传相关的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欢迎学生来信来电,为身心困惑解答释疑,共同度过阳光灿烂的每一天。当个别学生出现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时,公开心理老师的联系方式,预约后进行个别辅导。当然,也可以按需开展团体辅导。在这个过程中,“心灵之约”辅导室就不可或缺。

5、做足、做深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合奏“春舞曲”

针对心理危机的高发期及气温变化等,易对人体情绪产生影响,增加心理危机发生的概率,学校采取多种举措,做好学生春季心理安全工作,奏响青春舞曲。适时适机地组织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健康知识展览、心理电影展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同时,做好相关课程的融合渗透,特别是科学、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等学科把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理卫生保健、道德品质、法制教育等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正视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6、建立、健全心理健康监测预警系统,保驾护成长

指导各班设立心理委员(安全信息员),并定期组织培训,充分发挥心理委员的朋辈间心理辅导的作用。明确学校“心灵之约”——班级(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各自的工作职责,发挥心理委员的作用,落实每周一班级记录表报告制度。动态监测学生心理变化情况,特别关注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单亲家庭、问题学生等特殊群体及心理危机学生,架起特定对象与学校“心灵之约”间的联系桥梁,做到有效的预防、预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7、普及、普查全校学生心理成长档案,摸排心困惑

为准确了解和掌握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和提高心理健康预防与干预工作,在学校“心灵之约”的组织下,发动德育导师力量,开展全校性心理健康普查与建档工作。不仅可以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还可以动态的监测学生心理变化情况,对有心理危机的学生还能早发现,早干预,防止极端情况发生。针对心理危机高危学生,运用心理软件,再次梳理排查相关问题,组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库,对摸排的高危学生(指第二类为严重心理危机和第三类为重大心理危机),实施跟踪干预,并如实上报及告知家长。

8、巧用、妙用微信公众号等常用性网络手段,倾听握心声

学生的心理问题时常不愿被别人知晓,埋葬在心底,因为深怕“被贴标签”,感受到别人的异样眼光。为了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大胆地说出心声、秘密,使用QQ积极开展网上心理健康辅导,为他们排忧解难,克服成长中的各种心理矛盾,在网上“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同时申请“华中芳华心影力”微信公众号,更新、宣传包含家长课堂、心理科普、教师驿站等方面的心理知识,学会心理调适,随时掌握心理动态,协调师生、亲子关系,防止危险的事情发生。

9、办好、办活校报“心灵之约”版块,平台增互助

我校校报“春华秋实”由新闻头条、德育天地、心灵之约、家校联系四个版面组成,至今已伴随师生多年,透视学校,开阔眼界,作为校园新闻的主要载体,成为促进师生交流,展示魅力风采的窗口。利用“心灵之约”版块,宣传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报道学校心理活动;欢迎学生来信来电,解答释疑身心困惑;刊登学生心理征文,共同分享个人成长经历,交流维护心理健康的心得,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起到共鸣、共鉴、共勉的榜样教育效果。

10、加深、加强家校联动交流机制,沟通无障碍

在影响学生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家校大讲堂、家长开放日(参观心理咨询室)、家长委员会、家长随堂听课、进行家访、电访等形式,经常与学生家长互通学生的表现情况,共同关注青春期变化。在互联网时代,学校利用微信便捷、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等优势,让微信成为家校沟通的新途径,开启家校共育的“网络新时代”。通过“华中芳华心影力”、“华舍中学”微信公众号发布家校共育信息,家长们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打发时间碎片,随手刷刷微信,便可了解学校德育(心理)动态、参与德育(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