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创新思维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9
/ 1

如何提高 小学科学创新思维能力

陈乾珠

南宁市二塘小学

摘要:要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关键词:科学 创新 思维

一、我校科学的教学情况

1、客观原因,虽然学校也有实验室但是与教学配套的设备都是七、八年前的,很多仪器都已经老化失去原来的功效(比如导线一碰就断、小灯泡不亮等等)。所以能为老师提供的仪器设备形同虚设,老师上课用的十八般武艺变成了赤手空拳。因此教师还是课堂的中心,学生被动理解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发散性思维只能局限于教师已有的知识水平,学生只能按教师的指引下一条道路走到黑,学生就象木偶戏里的木偶,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听课效果不理想。本来充满乐趣的小学科学课堂却变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学生失去学习科学的兴趣,对创新思维潜力无法提升。

2、主观原因,由于教学设备跟不上课堂教学,科学课中有很多现象和实验无法演示和操作、没有及时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实践探究。老师又无法对实验现象和结论进行充分的解释说明情况下,就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相关的实验现象和结论。这样的教学忽视了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实践探究发展。

  二、我校科学教学策略

  1、教师在课堂中的起引导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用心主动地学习,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科学教学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一种充满乐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氛围中用心参与学习。另外,老师要不断地激励学生,让学生有信心学习。

  2、让学生独立进行探究实践活动

科学课是一门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科,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不断提升。所以教师要带给学生更多的科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相应的科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用显徽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时,教师先给学生演示制作一个玻片标本,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操作每一个步骤及过程,然后

5fd07c39cac14_html_6bc5c806f5341fba.jpg5fd07c39cac14_html_157e81a6da6b1f6c.png

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玻片标本。告诉学生先用眼睛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洋葱表皮画在记录本上,接着让学生用显徽镜,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到记录本。实验过程就是学生独立进行探究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比----再操作-----得到结论,操作过程人人动手参与、人人却身体会,既解决了学生这样或那样的疑问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实验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课本的相关实验现象和结论容易多了。

  3、“互联网+”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科学是通过实践活动而得到的结论。在课堂上开展实践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先让学生打开六年级科学下册课本第7页《放大镜下的晶体》,欣赏各种晶体的图片。然后 通过“互联网+”搜索到一些漂亮的晶体图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如:5fd07c39cac14_html_56f678dce44f0734.png


千言万语都无法说明食盐晶体的形状,但是通过“互联网+”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食盐晶,一下子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多彩的世界,说明一些生活现象,与此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通过“互联网+”老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更新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互联网+”颠覆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直面科学,了解科学。同时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与空间,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在讲授《探索宇宙》的时候,主要的目的就是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宇宙有效信息。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让学生了解膨胀的宇宙、充满活力的宇宙。由于太空太过于抽象,光从课本上讲到的内容学生无法理解。但是通过“互联网+”,这一切就变得简单多了。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有关宇宙的文字、图表、模型制成PPT,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宇宙,使学生的思维从平面走向立体,创新思维和能力得到锻炼。

  三、总结

  小学科学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作为老师,我们要时刻学习,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