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一体化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9
/ 2

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一体化技术

白宝珍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市忻府区供电公司 山西 忻州 034000

摘要:近些年来,各行业领域均在不断进行深化改革,以创新出更具科学性的科技技术,制定出可行性更高的施工策略,确保该行业在市场之中占据一席之地。以供电行业为例,供电系统只有经过各个环节的相互调配,才能完成整体的供电过程,因此,电网调度环节直接影响的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及安全、稳定性能。当前多个工业企业为了确保生产工序的稳定进行,便将着重点放在了电网调度上,而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生与发展,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网调度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作用效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出了电网调度自动化常见的故障种类,进而列举出了几种改进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方法,以供工业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做参考,进而维持其企业的各项生产工序稳步进行。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电网运行事关社会发展稳定性,电网调度更是重要环节,调度效率与质量成为影响电网运行水平的关键因素。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智能电网一体化体系成为影响电网运行质量的主导因素。为此,要对传统电网调度系统进行优化,加快电网调度系统升级改造,以智能化为方向,依托先进电力设备以及技术,多角度进行完善,加快电力系统升级改造与创新。

1电力行业电力调度自动化发展现状

1.1电网模型变化性较大

国家正在积极规划投资建设很多变电站项目来维持国家电力和能源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但正因如此,电网系统模型一直在不断变化。要想成功完成新型变电站的模型建模,需要从现有设备上的画图数据开始,再在这个数据库中通过建立各种关联和综合记录,将这个数据库与现有图形的关联系统联系起来,工程量巨大。而且每次要建立一个新型变电站都需要对现有电网系统模型数据进行补充或重新更换,大量的工作消耗了工作人员的时间精力,还不能确保其模型的准确率,使得电力调度的日常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多了网络安全隐患。

1.2系统功能要求性较高

想要满足电网正常的运行调度需求,就需要建立电力调度系统一体化管理系统,如,目前系统已经具备scadadts、pas等多种功能,并且可以作用于同一个电网整体结构。对于我国电力能源调度系统一体化管理模型来说,每项主要功能都应该具有各自的主要数据库,即独立的数据建模和充填库。即便系统是以不断提高应用系统库的功能性为基本要求,想要真正确保系统数据库与系统模型的功能相同,仍然具有非常大的操作难度,因此可能会对系统的整体功能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多重要功能并不能同时得到实现。

1.3雷电危害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处理效率及质量时常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处于雷电天气之中,其信号时常受到严重干扰。然而,现阶段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进而雷电灾害发生频率逐渐呈现上升状态,其对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正因如此,设置雷电防御系统也变成了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共同的关注重点。雷电灾害极易使得电网系统受到损害。雷电灾害最常损害的电力系统元件是管线,而当管线中的电流呈现异常状态之时,则会将异常电离子传导到各种电气设备之中,进而整个电力系统均会受到严重损,电网调动自动化系统所拥有的控制功能,将在其损伤状态下完全失活。而其产生的最严重状况,是整个电网系统发生瓦解,进而造成火灾。

2一体化技术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影响

2.1提高工作效率

一体化调度技术主要目的是用于实现中国电力公司调度工作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实时智能化流程管理,可以通过系统软件中的调度图形、界面等应用信息系统实现实时资源共享,对于电力工作人员来说,有了一体化调度技术的帮助,能够更及时的对调度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有效减轻工作人员的调度工作量。而且一体化调度技术也可协调和加强电力调度的运行规划管理,能够降低电网运行中各种风险事件及电力故障事件发生的几率,整体上提高了电力调度的工作效率。

2.2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应用一体化技术能够减少人力的投入,在该系统中,不需要人工的操作,就可以实现全部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很明显的会提高运行系统的安全性。相比较于传统的供电方式,这种供电系统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避免人身遭受到各种意外。另一方面,对于整个电力系统来讲,可以促进工序的先进性,有效地提高电能检测的质量和能力,同时运用各种高精度的仪器和设备,能够有效的分析相关的工作,提高供电的质量和数据测量的精准度,方便后期工作的开展。自动化控制能够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有着传统的监控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在这种监控方式中,如果电力系统在某一环节中出现了问题,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进行解决,在保障利益的同时,也能够促进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2.3降低网损

在电力调度系统运行过程中,其会受到来自多方因素的运行,而网损就是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对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缓解这一问题,因为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原有的管理系统实现优化,使其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网损管理系统进行网损检测,从而快速的找出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隐患,以便于及时的作出应对,由此来降低网损状态,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3电力调度自动化一体化技术的使用方法

3.1图模一体化

要想真正在我国电力调度系统一体化管理中高效的应用图模一体化网络技术,首先需要对其中的电图数据库以及其他网络模型库系统加以综合优化,电力系统中各个电力设备之间都可以有紧密联系,一般是成套出现,所以要想在实现电力图模一体化时就需要事先研究建立好心电图数据库网络模型,便于在实际使用时能够直接综合利用,只要平时稍作一些调整或者改动模型即可。图模一体化系统能够很好地将软件建模与系统绘图工作联系在一起来,还原功能便于让整个系统软件中的各个数据库建模信息和各个单元建模信息有效率地整合到一起,实现更好的建模数据管理控制,降低建模错误发生率。

3.2功能一体化

在一体化技术下,对电力资源的综合共享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其中也就需要广泛应用电网中间件。企业仍然可以同时安装一些新的节点机,在这些节点机的配置选择上尽量做到确保其具有可持续利用性的程度,使得整个中国电网管理系统仍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及时加以调整,最终形成资源调度系统功能的一体化,由此一来,能够实现对于系统的统一调动,进而完成对于电网调度的优化,提升应用模块网中配置的灵活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时代,随着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多,相关行业的发展也是逐渐加快,为了确保电力行业能够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要结合当下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革新,将一体化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不仅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管理的柔韧性和精益性,同时还能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提供统一性的支持,促进电力系统管理能力的提升,推动电力系统价值的创造能力。各地电力系统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自身的需求,以及当前具有典型意义性技术,如人工智能技术、传感器技术,对整个一体化的管理进行优化,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文杰,丁艺峰,张文利.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一体化技术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9(9):6-7.

[2]王毅,杨飞.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一体化技术研讨[J].信息周刊,2019(16):163.

[3]李敏子.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一体化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0):123.

[4]何伊妮,曹伟,顾礼斌,等.模型驱动的全景图技术在电网运行驾驶舱中的应用[J].电气自动化,2018(4):40-43.

[5]孙颖,张骏安,郝怡冰.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一体化技术探究[J].科学与信息化,2018(2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