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8
/ 2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分析

李月海1,王鹏

绍兴文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增强了项目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和工程施工成果之间的交互,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和前景。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


1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现状

1.1信息化系统

只要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通常是最紧迫的要求。由于建设项目具有固有的独特性、不可重复性和不可逆性,项目决策者、项目经理和工程技术人员都希望看到项目是如何建成的,项目完成后是什么,项目实施前是否满足自己的要求,以便尽可能做出最适当的决策、决策和实施计划[1]

1.2对于信息化认识不全面

由于信息化对各个领域不同步发展,在建筑领域的信息化属于刚起步阶段,所以导致大部分的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局限理解和不全面认识,对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形成限制。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不了解,并未熟悉的掌握和运用信息化系统,也并未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所以会间接导致企业所需信息未能及时更新,获得最新数据。长期以来,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和工人伤亡数量居高不下。建筑工程人员的安全管理基于传统思维,以管理者自身的经验、技能、知识和观念为主导,采用低效率的人工监督。这说明传统的人员安全管理主体性强,安全资源投入大,管理效果差。人作为施工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具有主动性强、动作频繁、流动速度快、活动空间大的特点,因此,有限的人力投入显然不能很好地保障人员的安全。因此,传统的管理方法存在人力成本高、监督效率低的缺点,不能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传统的人员安全管理迫切需要创新和改变现有模式,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浪潮为建筑工程人员安全管理的改造和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持。安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安全管理正朝着智能化分析、科学决策、精细化管理的方向发展。首先,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结合了大数据技术,具有协助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和准确预测的突出优势 ; 此外,人员安全管理结合人工智能,以促进人员安全管理过程的智能化发展。

1.3信息化人才匮乏

现目前为止,我国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上研发的软件少之又少,目前使用的大多数软件都来自国外,且掌握和精通使用软件的人才更为少之。人才是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然而我国信息化人才匮乏,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就要引进高技术人才,其次是要对人才的培养,要研发属于我们自己的软件才能更系统的实现信息化。


2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要点

2.1建筑工程企业要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全面性

目前,我国在建筑领域的信息化水平整体较低,很多企业仍然使用人工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经过大量的工作,对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多次处理,使得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不完整,甚至有严重缺陷,所以这要求建筑工程的信息资料有真实性、完整性,要求提高信息的质量,要注重信息化技术的使用和发展其全面性。

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不同于传统的人工经验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技术的核心特征是通过分析海量数据发现和利用隐藏的规则,以数据科学的方法提高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有人建立了工人不安全行为数据库,对工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收集、分类和存储,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 例如在北京张家口高速铁路清华园隧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大数据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构建了智能施工现场塔吊安全管理系统; 同时提出了一种通过历史数据挖掘和分析,结合 rtls 和 dtmc 模型进行现场安全状态预测的方法。以上研究表明,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在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具有实时、动态、科学、高效的分析、预测和辅助决策能力,但侧重于现场机械布置和可视化监测研究,显示了对人员安全管理研究的不足[4]

2.2建筑工程管理要吸收和引进人才

在如今,信息化人才匮乏,建筑工程使用的软件大多数来自国外,精通使用的人很少,建筑工程迫切的需要吸收和引进人才,为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出新的领域。信息化技术的不全面,更加凸显了建筑工程的不足之处,这个空缺需要弥补,直接需要信息化技术人才为建筑工程开发和完善信息化系统。

2.3加强行业合作

一些企业只注重自己的发展,殊不知同行业的合作可以带来更大的利益,对自己发展的局限性,可以通过与行业合作互补,信息化的新思想可以共同交流和发展,通过与各个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传播弥补自己的不足,加强各个企业之间的共同合作达到新的高度。


3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果的对策

加强信息化模式建设,我们首先要提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并且积极地开展相关对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培训,认识信息化的概念和重要性,形成一个完整是运用模式。信息化的发展,使得要求建筑工程管理要有自己完整的一套系统平台,提高各种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建筑工程企业搭建自己的信息管理平台,将建筑工程的任务落实到个人,推动定岗定责的岗位责任制度的建立。建筑工程企业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对管理的流程进行优化,减少管理过程当中的沟通手续,利用信息化共享平台,进行有层次的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更加灵活,它和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文献分析,认为以通过文献分析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广阔,相关技术的实时性、准确性和智能性特点非常符合建筑施工人员安全管理的要求。只有充分整合,才能共同发挥为建设项目建设和管理服务的作用。从而建立了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技术的统一集成应用框架。这为多种新兴技术的集成服务于工程管理奠定了理论框架基础,但该集成框架不包括人工智能技术,未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灵活性和粘着性强等特点,有待进一步完善; 但是,建筑施工人员专用的综合安全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体系非常有限,需要加以补充和完善,进一步证明了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形象识别是建筑施工人员安全管理体系创新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必要性。






[1]Vincent Roy,Dominique Desjardins,Claudiane Ouellet-Plamondon,Camille Fertel. Reflection on Integrity Management While Engaging with Third Par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dustry[J]. Journal of Legal Affairs and Dispute Resolution in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2021,13(1).

[3]Olugbenro Ogunrinde,Chukwuma Nnaji,Armen Amirkhanian. Quality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Stakeholders’ Perception of Utility, Benefits, and Barriers[J]. Practice Periodical on Structural Design and Construction,2021,26(1).




1 作者简介:李月海(2001—),广西梧州人,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Email:228575474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