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7
/ 2

关于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分析

高雷

盐城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滨海分公司 224500


摘要:随着电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供电企业在社会经济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供电企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从各个方面提升供电企业的发展效率是现今研究重点之一,线损管理作为被研究较少的对象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线损现状;线损管理;线损改进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逐渐地增加,再加上近年来农网不断地升级和改造,电力设备在运行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由于供电企业的线路规划受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部分线路规划十分不合理,这也导致了供电企业管理线损的问题变得严重。同时电子机器设备的大量运用,虽然能使技术线损问题减少,但是却使管理线损的比重不断扩大。基于此,分析当前供电企业管理线损存在问题产生的成因,提出解决措施。

1供电企业管理线损现状分析

1.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在线损管理工作开展阶段,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支撑,其主要原因是管理制度会对管理工作质量造成重中之重的影响。经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制度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而阻碍到线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部分供电企业现有的线损管理制度过于传统,没有以供电线路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做好管理制度内容的优化与完善,从而导致线损管理工作,无法满足目前线损管理工作需求。其次,部分供电企业制定的管理制度没有综合考虑细节问题,无法将管理制度落实到线损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从而无法促进线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2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水平

管理人员作为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会对线损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造成重中之重的影响。经调查发现,我国部分供电企业线损管理人员水平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普遍都是依靠自身以往的经验去开展实际工作,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支撑。其次,部分供电企业没有定期对线损管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无法及时更新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及管理知识,从而对线损管理效率、及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1.3基于技术角度线损管理的现状

一方面,电网的布局与结构并不合理,在配电网范围内,线路迂回处供电,或超出供电半径以外的供电,配网的线路并没有因负荷发展而深入到用电负荷的中心处,因此,其线损情况较为明显。另一方面,配电变压器不均衡也容易导致线路破损,由于配电变压器运行时间不短,且损耗量大,使得大部分的用户用电不均衡,从而导致波峰波谷的负荷差距加大,经常超负荷或满载运行,而在某些农村的夜间常常发生空载,进而产生了线路损耗。此外,某些用户因电压负荷变化幅度过大,进而选择电流互感器,但该机器与实际负荷并不相符,导致计量存在的差距较大,且二次降压以后,电压互感器也会使计量的误差加大。

2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措施

2.1建立完整的管理体制,改进管理工作

首先,供电企业要在内部建立一个分层管理和互相监督的体系,加强对每个工作人员的监管力度;其次,要做到公平公正,不管是哪一级的工作人员出现问题,都不得包庇纵容,必须一视同仁,按照企业规定给予相应的惩罚;再者,要重视计量设备的数据监控,必要时可安装电子摄像头,加强对供电企业地管理监督力度,坚决打击不法分子,严禁窃电漏电行为,一旦发现有窃电者,立即取消该员工工作资格且永不录用,并交由国家有关机构惩处;最后,要重视机器设备的检查,特别是在恶劣天气前后更要认真检查,确保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刻进行故障上报,以便抢修成功,避免造成额外的损失。

2.2加大培训力度

高素质执行人员是线损管理工作能够展开的基础。要加大企业员工的培训力度,定期举办讲座提高企业员工电力知识储备,并在企业内部组织电力知识竞赛或电力问题辩论,激励员工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各部门员工对相关操作内容要作出硬性要求,并进行不定期考核。例如:对电路管理人员要不定期、不提前通知举行电网运行知识与突发事件应对的考核。企业管理者要主动接触先进技术成果与管理经验并传递给下属员工,提升企业整体的线损管理意识与自主学习意识。

2.3通过技术角度提升线损管理的方法

2.3.1改善配网线路布局

相关供电企业的管理人员应确定合理、科学的供电电源处,其建筑设施尽量安排在负荷的中心处,与此同时,管理人员需减少以线路迂回的方式供电,从而保证线路供电的半径不多于经济科学值。而农网线路的供电半径通常是400伏的线路范围应为0.5千米,而10千伏线路的范围则不超过15千米。若线路的供电半径太长,其电阻值就会增大。而计算线路损耗的过程中,通常只计算有功损失,由于无功损失相对较少,一般情况下,可对其忽略不计。如果线路的供电半径加长,其线路中损失的有功功率就会加大,因而电源点应设置在负荷中心处。

2.3.2调整配变容量

供电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应科学调整与选择配变容量,提升负荷的使用率。在城市电网中,由于容量较小,但人们用电的负荷并未减少,反而逐渐增加,在电高峰期,会出现负荷量过大的现象,因此,管理人员需依据城市的规模与发展,在原有基础上,重新增加新的电源分布点,通过对农村与城市的电网调整,使配变比更加均衡,配变容量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健康运行。例如,吉林省某电力有限企业针对农村电网运行不合理的问题,进行配变容量的调整,由于农村用电并不均衡,在夜间用电量极大,但在白天其高电量相对较少,因此,针对该问题,该企业的管理人员调整了电源分布,依据不同地方的用电量,设置对应的电源点,该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该地区的农村电网分布也变得更加合理。

2.3.3调节线路电压

一方面,相关管理人员需将电网电压维持在一个较为科学的水平上,若在用电高峰时负荷,其原因在于可变损耗占总比重相对较大,工作人员可适当将电压提高,以保证其平稳运行;若在用电低谷时负荷,则适当降低电压,使其在下限运行,通过调节线路电压,可有效降低线路损耗。另一方面,在无功电流传输方面,可进行适当的无功补偿,以降低无功电流,供电企业的管理人员应降低传输无功电流,该方式不但能减少变压器与线路的损耗,还能改善电能质量,无功补偿一般遵循着“就地平衡、分散补偿”的基本原则。此外,可在配电线路中安装合适的电容器,而该电容器的容量则根据线路负荷来定,如果配变容量超过100kVA时,需立即进行配变补偿,若该机器为大机器,则可随机补偿。通过降低无功电流的方式,使线路损耗降低。

2.3.4合理选择导线

相关管理人员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合理选择导线的截面积,依照电流密度进行供电线路截面积的选择。在选择导线时,不但要考虑其安全性,还要考虑到经济性,用最小的代价改进供电企业的导线。若导线截面较大,线路损耗就小,但同时也会额外使线路投资增加;但若导线截面较小,则线路损耗就大,不仅安全系数较小,也很难适应当前的供电需求。供电企业在具体工作时,较好的方法即是通过电流密度来选择导线的截面积。经研究证明每提升一个导线截面积型号,其功率的损失会降低30%,通过更换主线路的截面积导线,提升导线使用寿命。

3结语

综上所述,供电企业线损管理不仅能加强提升供电企业电能利用率,而且也能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还需要供电企业以线损管理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深入分析线损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此来将线损问题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

参考文献

[1]徐安熙.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线损管理的要点[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258-259.

[2]邹华.探析电力企业线损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低碳世界,2019,9(12):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