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源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创新应用与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7
/ 3

数字资源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创新应用与策略研究

王 蕊

河南省 郑州树人中学 450000

摘要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为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带来了便利,更加快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信息技术的介入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注入了生机,改变了教学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视听享受,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大数据的运用,也让教学更有针对性,让教学更高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加有机结合,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学容量更大、互动更多、反馈更快。如何更广泛更合适的运用数字资源开展语文教学、构建“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是每个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

数字资源 古代诗歌 自主探究 激发兴趣 提高效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人教版高二学段的一本选修教材。作为选修课要更多地体现选择性,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此时,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字资源将会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和个性发展的自由。《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属于选修课五大系列中的“诗歌与散文”系列,该系列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及审美能力,增加个人的文化底蕴。阅读鉴赏是学生核心素养中要求较高的一个层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注》中“要求学生要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自己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词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因此这种鉴赏活动绝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绝不能空有内容的机械讲解而缺乏学生的个性解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字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让其为个性化鉴赏做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数字资源的应用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更丰富充足的资源,为学生自主探究鉴赏提供更直观的资料,为古诗文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如何将数字资源更好地应用到古代诗歌散文学习中的问题,结合语文教学实践阐述自己的观点。

一、利用数字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传统教学中,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琐碎的文言知识、为了让学生突破古代诗歌学习的难点,不免会面面俱到,出现满堂灌的嫌疑,学生面向的是静态呆板的课文、板书以及琐碎的讲解,其很难整堂课都全神贯注,课堂不免枯燥乏味。数字资源中的多媒体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静态的课文变得有声有色,平板的交互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这些都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

1.欣赏、创作朗诵音频视频

利用网络播放和课本相关篇目的音频视频资源,让学生在配乐朗诵中体会大家风采,体悟诗人感情,进入诗歌情境。比如网上《名家名篇朗诵作品200首》中就有许多与课本相关的资源。同时我们还利用喜马拉雅、荔枝等APP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朗诵作品并在微信群中分享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作品发布的荣耀感。电视台历年录制的学生和老师的优秀朗诵作品也是我们课堂上使用的优质资源,让学生领略师长学长的风采,激发他们参与朗诵的主动性。

2.播放《唐之韵》《经典咏流传》等相关诗词类节目

“诗歌”之部中涉及到的唐代诗人很多,我们播放了《唐之韵》中课内涉及到的作者,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紧扣第一单元“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让学生对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创作风格有更多的了解。《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许多篇目在《经典咏流传》中都有唱诵,比如《长恨歌》的演唱不仅有当代著名歌手,还有已过世老人的吟唱,这不仅用声音展现古诗词的美,无形中也激励着学生担负起中国经典文化传承的责任。

3.放映经典影音资料

在学习“散文”之部中的《项羽之死》一文时,先让学生观看《霸王别姬》一段影像资料,再用多媒体展现楚汉战争的恢宏背景,精当的图片、视频以及文本解说可迅速让学生弄清楚汉争霸的来龙去脉。最后从教材节选部分“四面楚歌”入手,学生理解文本进而分析项羽之死的原因也就轻松多了。

二、利用数字资源开拓学生视野

随着“大语文”观念的普及,纸质的课本教材不应是学生接触到的唯一资源,越来越多的与课本有关的数字资源都应出现在学生的课堂中,从而打破课堂与生活之间的障壁,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留心生活进而体验生活,获得审美体验。

1.推荐优秀网站和博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针对“诗歌”之部,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将诗歌按题材分类:长相思长相守、大漠边关、闲云野鹤、田园躬耕、命运慨叹、古今遥想、登高遥叹等,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网站和优秀语文教师的博客,学生依据分类,每小组负责一类诗查找搜集资料并对此类诗歌常用意象、手法、常抒感情进行总结展示。

2.建立微信群、作品库或公共邮箱:让分享无极限

建立微信群、平板作品库、公共邮箱,随时上传分享好的数字资源,比如讲《项羽之死》时,上传分享《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自毁长城》,学生对于项羽为什么最后走上不归之路的原因也就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同时其学习经典文章的兴趣也将大大提升。讲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时,推荐阅读余秋雨《柳侯祠》、散文网中《走进柳宗元》、孙绍振博客中《散文中的柳宗元》、韩愈《柳子厚墓志铭》等文章,让学生更详细的了解柳宗元的跌宕起伏的一生、高山仰止的一生。讲杜甫诗歌时候,上传杜甫《兵车行》、西川《杜甫》、 余光中《草堂祭杜甫》、黄灿然《杜甫》 、李元洛《汨罗江之祭》 等相关资料,让学生对诗圣杜甫四个人生阶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三、利用数字资源夯实学生基础

1.利用微课将知识系统化

“微课”的优点是时间短、知识点明确集中、学生可反复观看。它不强调面面俱到,而提倡某一个知识点讲解的深入透彻,适合学生课堂上没有跟上老师进度时使用,适合学生查漏补缺时使用,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更加清晰明了的知识体系。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通过语言文字这种渠道获得信息时人们只能记住15%,通过图像信号这种渠道获得信息时人们能记住25%,同时接受这两种信号则可接受65%的信息。微课就调动了这两种信号,通过这两种渠道,利用较短的时间集中讲解一个的知识点、重点突破一个考点,是介于文本阅读和影视阅读之间的一种阅读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在语文学习中,对于各种繁杂的知识进行总结识记。

针对“诗歌”之部,我们制作了诗歌表现手法的微课来供学生学习,比如以李白《越中览古》为例的“虚实结合”手法,以杜甫《蜀相》为例的“起承转合”,以陆游《书愤》为例的“用典”手法,以周邦彦《苏幕遮》为例的“对面落笔”手法等。针对“散文”之部,我们制作了文言知识的微课来供学生学习,比如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文化常识系列等。

2.运用平板智慧课堂,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激励

    智慧课堂的运用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还能及时去点赞其他同学的答案,即使是平时羞于当众发言的同学也避免了人前表达的尴尬,互动性更强、参与度更高。而截屏提问、检测等形式不仅让老师及时看到学生答案并作出评价,还能及时地统计出准确率,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情,针对漏洞进行教学的调整,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讲解,让课堂更加高效。

四、利用数字资源发展学生个性

1.利用数字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专题研究

选修教材的学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尤其是诗歌和散文欣赏部分,因为阅读鉴赏本来就是一个个性化的再创作过程,在选修教材的处理上要顾及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准许其在自己感兴趣阿学习探究的领域、对其擅长的领域有所侧重,尽量使学生各取所需,同时也要使其各尽所能。根据这一原则,我们提供几个大的方向供学生选择研究,如《浅谈诗歌中的“酒”》《诗人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我最喜欢的一首爱情诗》《最打动我的一篇古代散文》等,学生也可以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探究交流。学生创作了《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谈纳兰性德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浅谈诗人的诸葛亮崇拜》《浅析田园诗中道家的影子》《吾以十年,言爱于汝》《式微式微,胡不归?——爱情闺怨诗中女子形象的归纳梳理》等优秀作品。比如其中学生鉴赏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在文章中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无论何时看到这句词,都能在穿越千年的时光里收获东坡字里行间那振聋发聩的爱与怨。十年,东坡与原配王弗阴阳两隔,然而东坡的爱没有因为时光的消磨而日益淡却,反而在‘不思量,自难忘。’这句词,以一种汹涌的姿态,没有防备又像是命中注定的一泻而出。”“像是四面八方的彩云,心有灵犀的相聚,满怀善意的为东坡制造一场美好的梦境,然后到头来虚幻如镜花水月脆弱到破碎。我不知道东坡在这十年里经历过多少次这样的‘大喜大悲’,得到,失去,周而复始,痛苦时便活在幻觉里。痴情如此,痴爱如斯,东坡依然会每年在坟头,想念那个永远懂自己的女人,如今在地下是如何的孤寂,他想她,她大概也是。穿越千年的光景,如今何时捧读这一诗篇,都会被东坡那一片喋血的爱恋所感动。那是一个真性情的诗人,永远活在字里行间的最好证明。”细腻的笔触无疑展现出学生对诗歌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审美体验。

2.查阅相关词牌知识,进行诗词创作

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列举几个简单的词牌名,如《一剪梅》《菩萨蛮》《虞美人》《苏幕遮》等,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诗词格律知识,从身边的生活找灵感,进行填词创作。学生一下子热情高涨,觉得读有所用,积累有了用武之地,纷纷查阅资料,钻研探究,现附录几首:

虞美人

朱亚希

考试测验何时了,试卷知多少。考场昨天又遭劫, 考生不想回首试卷中!

屏蔽测仪应犹在, 只是考官改。问君何时能毕业, 恰似一潭死水永无奈。

虽然有几分玩世不恭的调侃,可是毕竟是自己的真实情感的流露,而且通过这种手段和方式来表达,新奇、幽默、诱人。

而另一位同学沈桐,套用《虞美人》来抒情就显得更加认真。

虞美人

沈桐

儿时嬉戏笑声中,幸福多自由。少年嬉戏书声中,壮志凌云,心雄力不足。

而今嬉戏省重点,孤舟飘一叶。人生幸福多磨难,身入其中,不得不奋斗。

另一位同学仿写的就更有古典诗词的韵味了。

虞美人

张晨露

朝朝暮暮何时了, 思念知多少。 大楼深处人未眠,往事不堪回首痛心扉。 伊人容颜应犹在 , 只是情难再。 问君能有几多情,只是春花留下愁无限。

这种“我手写我心”毫无顾忌、直抒胸臆的写作方式,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学习古典诗词到了这个份上,还会畏惧什么呢?而这些诗词不正是一种个性的展示吗?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它倡导“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学会自我监控和学习管理,探索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数字资源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创新应用,以学生独立探索为主要形式的个体化学习,恰恰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的集中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多样性地运用数字资源,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选择机会;丰富的数字资源为教师改进教法、精心设计课堂、指导学法提供了契机,从而让古诗文的教学效果显著;丰富的数字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资料库,学生开阔了视野,并在诵读文本,涵咏诗韵中,走进中国古代名家、名作之林,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提高了古诗文鉴赏水平;数字资源的运用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主选择、个性探究、各抒己见、自由发挥,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创造、表现和实践的机会。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