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妈妈的信(外一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7
/ 2

给妈妈的信(外一篇)

文 /严雅译



我知道,你们给我的声音清洌如泉水,不是为了让我哭泣。只是让我擅长讲故事擅长唱歌。

小时候常常在离池塘不远的家门前,围坐着一圈妈妈虔诚的学子,他们也是我的听众。那时您希望我能站在炫耀的讲台,而后看着我,您可以掀开毫不掩饰的欢喜。

今天的阳光上好,它晒着我的窗前, 我亦忆起,我如一只试飞的小鸟,在绚烂的阳光下震颤翅羽,跌跌荡荡地飞向你朝着我张开的怀抱 。

就在那时,我不知错过、不知分离、不知永诀。我亦不知,有一天,我的亲人会成为我人生中的段落。

相逢易,离别苦,他日情何处,人生无常梦归路。

一切都是他的离去造就的悲伤。他是一棵树,为我们站在生命的悬崖,救赎着我们的每一次脆弱和险境,即便狂风、暴雨,我们亦安然、无恙。

那些无忧的生活,那样贪恋的童年,终究不会长久。只因有一天,我们的大树倒了,那大树正是我的爸爸,你的丈夫。是的,他患了癌症,茂盛的枝叶无情脱落,树干枯萎,剩下瘦骨嶙峋的身体,顷刻间,人间蒸发般离开了我们。

而后,你重新开始你的生活。我哭得百转千回,我愤恨,认定世间抛弃了我。

与我爱的人分开,当然心痛和不甘,只怪我,对世间的情意有着太多的贪恋。

我从不愿在你的面前提起。

那个上学的年代。

那个痛失爸爸的年代。

那个你弃我而去的年代。

那些世人嘲讽般的怜悯,将我包裹成一个极度自卑的孩子。虽然心存感激,但我拒绝怜悯。

是的,我如一条安静的鱼,稚嫩的鳞片一层层被世间的生离、死别以及舆论绝情剥落。也许没有了鳞片的赘负,我将变得轻盈光滑,游丝般地自由徜徉,看不出任何悲伤过的痕迹。只是,剥落鳞片的疼痛,亦是在所不惜,万劫不复。

你们给我的声音,我从此用来哭泣,在被窝里,肿了眼,哑了声。

那些晶莹的泪,那些悲伤的事,随着记忆的河水已变得混沌不清。其实,我亦不想记起。

有关爱情的境界,“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我决不愿看见你是这样的,我希望你快乐,幸福,所以,他们说得对,你选择重新生活没有什么不好。我也懂得,童年的欢乐不会永远光亮,照耀失去你们后晦暗的天空。我更懂得,一个女子,除了母亲,她应该还有人生很多的角色值得去扮演。

所以,亲爱的妈妈,为了让我飞掠这烦扰的尘世,不打搅你为自己圈下的幸福,我学会了隐忍。我开始无视那些无知的嘲笑,我开始敬重你们。

我由衷地,站在一个女子的角度去祝福你。因为,我终知道了,你的爱,分解不了我的孤单,我的孝,抵御不了你的寂寞。我亦知道,有关永远,有关不离不弃,有关相濡以沫的爱情。

只是不甘的我,反复做着童年的梦。在那棵树下,我们唱着歌,讲着故事。门前的池塘里,那些鱼,借着微明的烛火,摇曳的尾巴渐渐消失不见。就像爸爸他、妈妈您,还有我,在一起的美好,借着东君水流的湍急,一去不返,成为了我生命中的片段。

没有谁来得及看足谁的成长,没有谁能替谁翻山越险。我学着长大了。

我如今已不再娇纵,慢慢学会宽容。也和你,一起去回忆我们爱着的、想念的人。那个人,已离世多年。不知道,他还听不听得到,从他到你,从你到我,爱的轨迹划下的那些故事。

妈妈,你给予我的,或多或少,我却不知用什么赠与你。

我想,我的声音,确实不如从前的好,但我可以用它,祈求世间寡憎多爱,在我们心中点一盏艳丽,温馨,永远宛如春好月夜不灭的灯。



时光之上 梦想赤裸逆翔

——致《十八岁的梦想是当兵》


岁月筛选着尘沙,我们滤清着记忆。说不上是什么时候,有个人就消散在某个街头,有个梦就坠落在清冷的深秋。大寒过后,好友才华一家邀约我们去家里看他们自编自导的电影《十八岁的梦想是当兵》,著名作家冉正万老师也在。白色的月光洒在才华家小院里,“凯撒”摇着尾巴,它静静地守着我们。屋子里我们围坐在炉火旁,辣子鸡和自制豆花的喷香弥漫着我们的友谊,果酒的香甜氤氲在温暖的夜晚。温了一壶又一壶酒,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看电影,看电影里努力追逐梦想的林东,看没有梦想的妈妈,看成就别人梦想的校长。看到电影里的自己,看到了自己的人生。

那时丢过的梦想,它好像又在烧灼滚烫,将我拉回某年时光。




(一)时光之上 给林东



当电影的画面定格在那条长长的铁轨,你和左晓溪的人生也拉开了别离,也许你并不知道,梦想不是彼岸,只是你刚开启的远方……

对你来讲,青春就是一曲响彻云霄的凯歌,这首凯歌的名字,在电影里叫做当兵。讲实话,你没有那么好看(表演上),也没有太多个性。可你心怀梦想,笃定而努力,善良而上进,这正如大多数年轻的我们,心里住着星辰大海,极力想改变平凡,努力让灵魂熠熠生辉。

难能可贵的,是你坚持梦想。穷不失志,你出生贫寒的家庭,靠着辍学打工的姐姐接济和三年未归的父亲寄钱抚养。你毅然背负着爷爷和妈妈的期许,肩负全村的希望,笃定了保家卫国的志向。在漂亮女孩,插班同学左晓溪的帮助下,你终于收到了军校的录取通知书。你站在爷爷坟头的那一刻,真希望电影里响起这首歌——“如果祖国需要,请把我埋在遥远的山岗,让我的身躯长出一道无形的屏障,往来的战友会为我泪流两行;如果祖国需要,请让我紧握滚烫的钢枪,让我的双手握出一轮沧桑的红日,冰冷的大地会为我抚慰创伤;如果祖国需要,请更多人走向杀敌的战场,让你与我的心跳在蓝天上,跳跃出永远不朽的篇章!”这首歌,献给当过兵的爷爷,也献给即将奔赴前程的你。

命运眷顾不过来所有努力的人,你是幸运的。踏上铮铮铁骨的梦想之路,即使战火焚烧,也不要家国不保。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你这样,他们或是与梦想背道而驰,或是将梦想抛在负重前行的路上。

你是感伤的,从此你与晓溪之间,只能将萌动的柔情化作彼此轻轻的祝福,变成宇宙里的尘埃。就像看电影的我们,也许都有一个无法重逢、不再相见的人,此后的余生,心里都将流淌着一湖清澈的春水,波光粼粼里全是少年的我们。




(二)时光之上 致妈妈



“孩子,不要笑话,我没有梦想,我的梦想就是你。”

如果说林东的梦想值得赞美,那么,林东妈妈,我最想为你歌唱!作为母亲,你给了“母亲”最简单的注解和最平凡的美。你曾经也有梦想,只是时代的熔炉炙烤着每一代人的青春,或是出生,或是宿命。我站在女人的角度,感谢上苍将儿子林东馈赠给你,至此,你的梦想便是他。

你不会教林东写作业,不会带他上补习班,更谈不上培养他什么特长或是气质礼仪,甚至他想买一个随身听,你却惊问那是什么玩意?你只是默默地陪伴,将热腾腾的饭菜伴在冬天的火炉旁,将沁人的凉茶备在夏天的院子里。守着静静的家园,春夏秋冬的劳作,日复一日对家的照顾,缓缓养出和风润雨的家风。

经年的日月与白昼,凡世的喧嚣及繁杂,世俗的痛苦和幸福,在你心中敞亮,你用你的一生垫成沟渠,把最深情的岁月连同对孩子的爱揉进清亮的溪涧,往他们心上汨汨而过。

或许是因为你的扮演者是刘芳老师(全国时代楷模)的缘故,我总会混淆着,林东妈妈的一生,便是那种锦墨笙歌之间,那黑白泾渭的篇章。不论过往,不问将来,只在繁华中寻得寂寥,献上毕生。电影《银河补习班》里有这么一句台词:不管一个爸爸有多么平凡,他都会用自己的方式爱你。

林妈妈,你温润平凡,又明智伟大。你看,风正温柔,天正蔚蓝,孩子已长大,一切都刚刚好。

刚刚好。




(三)时光之上 遇见你



冬天的夜,星星洒满墨蓝的天空。微风挂上树梢,微笑着漂泊的疼痛悄然靠岸,仿佛就要守望来一个即将温暖的春天。看吧,亲爱的女主人——树自己做的果酒太香甜,我们一杯接一杯一句接一句,聊些什么却不记得。只是杯子碰撞着梦想的声音,关于电影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和旅行。电影看罢,我竟忘记问问冉老师的梦想是什么?!臆测着他应该是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喝喜欢的酒,看喜欢的书,写着喜欢的故事。我也努力地想记起十八岁的梦想是什么,你呢?

林语堂说,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寻找阳光。

是的。那些安静地躺在浮草上沉默不语的等待,那些我以为早已忘却的梦,就在今夜的时光隧道里,穿过紫堇,穿过木棉,穿过故乡来到我的身旁。于是,我从冬眠中幻化破茧,终究发现我最喜欢的,不是幻化的快乐,而是拥抱痛的居所。很感激,是电影让我在千年万年的时光裂缝与罅隙中遇见你们,是你们,让我遇见了我自己,于是我感动着泪流满面,以此馈赠给以为遗失了的记忆。

感谢你。也许你是林东、是妈妈、是电影中心怀梦想的人,也许你就是我身边的谁,都请让我祝福你们,逐梦而行如梦以偿。

也许你没有梦想,且愿你不辜负不蹉跎,被光阴洗礼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我也没有奢望,只愿你们快乐,只愿岁月之树的枝丫,燃烧成黑夜里的火焰,照亮你前路的黯淡,燃尽你身后的忧伤。




作者简介:严雅译, 笔名林小楉,《国家诗人地理》副主编,《霖阅诗社》主编,贵州省散文学会理事、贵州省诗歌学会会员、贵州省纪实文学学会会员。作品见《绿风》《北方诗歌》《南北作家》《贵州纪实文学》《诗刊微刊》《国家诗人地理》等纸刊、微刊及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