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主导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4
/ 2

绿色发展理念主导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路径

杜伊宁

伊犁州本源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多规合一,科学布局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这都表明我国现在对生态环境十分重视,然而在这些举措真正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足,因而需要对国土规划和生态环境兼顾的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生态文明;建设

引言

国土空间规划通过用地空间布局和用途管制,满足城乡发展合理用地需求,保护生态空间,改善生态空间治理。这一过程中,国土空间规划可通过多种方式融合绿色发展理念,达成绿色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实践的统一。

1国土空间规划的内涵

国土空间规划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对国土空间统筹协调以达到建设美丽和谐家园的治理手段。“空间规划”的概念在1980年以后开始出现,国外认为空间规划包含三个要素:长期的国土规划战略、在不同空间下统筹各规划部门的方法和政府参与。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安排,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等。国土空间规划框架为“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层级繁多,内容复杂,在实施中存在交叉重叠的现象,给国土空间整体规划带来了困难。尤其在市、县两级的规划中,规划内容多样,标准不一,存在诸多矛盾。在规划实施中存在管制重叠和管制错位的问题。这些都使国土空间规划难以达到合理配置国土资源的目的,降低了国土空间规划的效果。

2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在规划上导致资源浪费

目前,我国的国土规划工作者们,对于国土空间的规划认识还不够全面,在规划过程中的考虑也就存在不周全的地方,比如对生态环境考虑不到位,未将其完全纳入国土规划的考虑范围内,因此会导致国土规划不协调。由于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还不够成熟,就会使我们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重复或者脱节的规划,而按照这种规划进行建设,则会造成有的地方建造过后又进行二次改造,而有的地方则是一次都没有建设过,这将使资源严重浪费,是不利于我国国土空间规划持续健康发展。

2.2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保意识淡薄

生态环保意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政府部门在环保方面执行力较低,人们对环保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充分。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时容易忽视生态环保,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国土空间规划不能只注重经济发展,使国土空间规划无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3对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一些建议

3.1增加以环境生态为导向的规划分析方法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全国各地都套用一个方法,应当具体地区具体分析,即强化环境导向的分析方法,让国土空间规划不仅体系完整,而且内容全面。例如,我国南北方地区的环境差别

很大,南方沿海地区多炎热湿润,北方地区干燥寒冷,这就要求南方规划者在规划城市道路时,着重考虑道路的排水以及道路铺设材料的耐热性;而北方的规划者则应对防滑和防冻的问题更为重视。总之,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针对地区环境特点,强化以环境为导向的规划分析方法,多记录一些不同环境的案例及解决方法,为今后不同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提供有效办法、积累宝贵经验。

3.2构建国土空间的绿色治理机制

完善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公众共同参与的空间治理模式,是“十四五”时期空间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也是国土空间绿色治理的重要内容。一是从规划编制的绿色理念引领、产业布局的绿色产能驱动、用地空间的集约高效、规划实施的绿色指标实现考核等方面,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的政府治理机制;二是充分利用市场工具,建设空间发展权交易市场,落实跨产业、跨区域用地空间的合理配置,吸引绿色技术和资金投资,构建绿色发展的多元化支持机制;三是从国土空间规划服务人民群众的角度,建立规划的公众参与和公共服务机制,反映人民群众对国土空间规划的期望,提升规划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水平,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保障。

3.3树立正确的国土空间规划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更要保证绿色健康的发展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反映了人们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向往,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迫在眉睫。在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中应该转变观念,将生态环保意识融入规划方案之中。提高有关人员的生态环保意识,规划方案在保证现阶段发展的基础上,更能考虑长时间段的生态环境。有助于相关工作的正常展开,树立正确的国土空间规划观念刻不容缓。

3.4加强绿色发展要素保护

国土空间规划应划定地域分区,制定分区管制规则,加强对永久基本农田、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湿地、林地、草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避免生态空间被过度占用,增强绿色发展的资源本底。同时,国土空间规划也应合理配置城乡居民点用地、产业发展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以低碳、集约和高效为目标,优化重要资源、能源、水利、交通等关键性经济要素的空间布局结构,合理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要素保护体系。

3.5科学设计国土空间格局,有效推进城市生态转型建设

在科学设计国土空间格局时,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必须科学设计生态功能区的布局,其发展必须同主体功能区实现高度契合,要体现互动功能,达成开发和保护的平衡。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态功能区的数量,缓解面临的自然资源压力。另一方面,要强化对自然环境薄弱区域的修复工作。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非常快,使国土规划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开发过程中的环保问题,让自然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在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修复工作,要深入挖掘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然资源。

结束语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化,绿色空间在宜居环境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从整体考虑自然保护地与城市绿色空间系统的构建,是确保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有效发挥及空间结构合理的重要条件。本文从自然保护地体系视角出发,研究城市绿色空间系统的构建思路与措施,以期为优化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提高城市生态系统韧性及协调产城人境的关系提供借鉴,但在绿色空间的多功能性研究、绿色空间系统构建的方法与学科交叉融合、绿色空间的量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5]等方面还需要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张世昌,宋云鹏.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美丽乡村规划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1):6.

[2]黄贤金.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新时代、新特征、新趋向[J].资源科学,2019,41(01):1-8.

[3]赵小风,张鸣鸣,赵雲泰,贾克敬,李颖.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的总体思路[J].土地经济研究,2018(02):108-120.

[4]郭旭东,谢俊奇.新时代中国土地生态学发展的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18,32(12):1-6.

[5]陈亮.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国土空间规划[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