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电力适应性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3
/ 2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电力适应性对策研究

矫 健

国网黑龙江逊克县电业局有限公司,黑龙江 黑河 1644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动汽车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尤其是“十一五”到“十三五”国家对于电动汽车产业的专项布局,使其产业链规模初步形成,从整体布局上推动了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进程。然而,当前的电动汽车核心技术仍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电池损耗较快,能量密度也比较低,且存在风险。基于此,本文将浅谈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电力适应性对策研究。

关键词:电动汽车;汽车产业;产业发展;电力适应性;对策研究;

引言:我国社会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汽车产业也不断随之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为了改善我国环境问题,电动汽车产业应运而生,成为缓解我国能源压力的有效举措,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电动汽车的电力适应性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驱动电机、动力电池和充电设施方。基于此,本文就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电力适应性方面做出分析,对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电力适应性策略与措施作出研究。

一、对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电力适应性的简要概述

现阶段,我国电动汽车电力性方面的自主研发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链,汽车产业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电动汽车产业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根据电动汽车产业前景发展预测和规划显示,预计在五年后我国的电动汽车在全球的销量将达到七百万量,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将超过两千万量,在国际上将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预计在十年后我国电动汽车市场销售量将占据销售总结量的百分之三十五,电动汽车保有量将是在原基础上提升四倍,我国将逐渐成长为电动汽车大国。在此发展过程中,我国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需要我国不断加强核心技术的研究,提高自主研发水平。

二、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电力适应性对策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动汽车无法适应由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过程的转变

当前阶段,电动汽车主要依靠政府的补贴政策引入市场,无法适应向市场驱动过程的转变,可是对于长期的电动汽车产业良性发展来说,单一的政府补贴模式并不适用。

(二)电池技术研发力度不够,“纯电驱动”战略不完善

就目前来看,企业对于电池电力适应性技术的研发力度不够,电池的电量存储与电池的密度不够好,不足以支撑电动汽车行驶更远的路程,“纯电驱动”的战略不完善,在电力适应性的核心技术方面投入少。

(三)电动汽车电池管理体系不完善,无法为电力适应性的研发提供借鉴依据

就现在而言,电动汽车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补贴政策有着明显的滞后性,回收方面与梯次利用不够规范,无法为电动汽车电池电力适应性研发提供借鉴依据。

三、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电力适应性策略与措施

(一)适应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打造核心关键技术

电动汽车产业在初步引入市场的时候,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是其推广与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公共领域进行应用示范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为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供了助力。从今年开始,国家减小了电动汽车产业的补贴,逐渐偏向于非补贴政策发展,电动汽车产业逐步开始依靠市场的驱动进行推广。国家加强了在电动汽车自主研发技术方面的支持,坚持扶持优势企业与强势企业的理念,出台了关于“扶优”的相关政策,为企业在技术方面进行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提高了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在核心技术方面的市场竞争力。对于电动汽车产业来说,应当致力于打造核心关键技术,适应由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转变的过程。现阶段,我国已经有多家骨干企业成长起来,发展了属于自己的品牌,提高了国际竞争力。然而电动汽车产业在国家放宽外资限制的大背景下将面临更大的考验,可以使其不断发展的关键还是提高核心技术与自主研发水平。

(二)进一步深化“纯电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力度

在几年前我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就超过了美国成为榜首,长期以来,纯电动汽车引领了市场。据市场发展的预测和分析,在十年之后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将远远大于一千五百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行业行为、燃料法规和政策的影响下,混合动力汽车在国际市场上将慢慢退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将会以氢燃料和电力互补为基本支撑。因此,电动汽车产业的未来取决于电池的电力适应性。当前,在国家的扶持政策下,我国的优秀企业聚集了大量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对于电动汽车行业来说,将会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电池的品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从电池电力适应性技术研发方面来看,锂电池仍然是主流产品,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是电动汽车供电的最佳选择,然而,随着人们对行驶里程的要求越来越高,锂电池在电量储存上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所以,加强新型电池的研究、提高核心技术的研发、优化产业结构刻不容缓,尤其是在当前自然能源紧缺以及环境问题的压力下,电动汽车产业在氢燃料电池上的开发运用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故而,加大电池的密度,提升电池的存储量,加强电池电力适应性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力度,是进一步深化“纯电驱动”的战略的根本。

(三)完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政策,为电力适应性良性发展提供研发借鉴依据

从十年前开始,为了使电动汽车形成规模,向产业化发展,国家便开始对电动汽车进行补贴。近年来,我国逐渐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电动汽车生产和销售的第一大国,培育出很多的优秀企业,电动汽车产业链逐渐趋于完善。我国当前已经进入跃迁时期,国家的补贴政策已经不再适用于现阶段的电动汽车发展,依靠政府主导的方式出现了明显的滞后性。所以,应当优化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在电动汽车的电力适应性方面施行鼓励政策,使政策多元化发展,激励企业加强电力适应性核心技术的研发。同时,在施行用户减少税费、双重积分方法的过程中,也可以征收排污费用,进行反向补贴,推动电动汽车电力适应性良性发展。此外,要在电动汽车电池的回收方面加强管理,国家要出台电动汽车电池的残值评估标准,严格按照标准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相关部门要与地方联合施行管理,切实落实电动汽车电池的管理工作,保证废旧电池的回收与梯次利用规范化,为电池电力适应性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依据。

结论:近十年来,我国电动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总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销售量在全球名列前茅。虽然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相对来说发展的比较晚,也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与先进的汽车产业还存在差距,但是,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水平不断提升,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电力适应性不断加强,为我国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新型能源汽车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邱慧, 莫凌云, 张兴旺, & 徐旭. (2018). 专利视角下我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策略.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第39卷,(5), 514-520.

[2]章博文, 李显君. 商业模式与新进入者领先:来自电动汽车产业的实证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8, 第35卷(2):59-65.

[3]郭向伟, 康龙云, 张崇超.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关键技术现状发展研究[J]. 电源技术, 2018, 第42卷(6):915-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