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如何创新审计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2
/ 2

浅谈新时代如何创新审计工作

王建

山东省 临矿集团菏泽煤电公司 274700

摘要:随着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增长速度日益加快,审计工作量日益增大,由于审计人员质量要求严格,人员数量受到一定限制,如何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提升审计工作效能是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围绕审计工作这一主题,提出相关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提高审计工作效能的措

施,为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形势;强化内部审计;创新方法

引言:企业的主要经营目的是为了追求利益,在追求利益中求生存与谋发展。因此,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如果要稳固自身的经济地位,就需要企业在经营与管理中将其最大的作用发挥出来,使得企业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竞争中不断的谋求自身的发展进步。而在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贯穿了企业经营的始终,是企业尽心全面化管理的核心所在。为此,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相关的责任人要树立责任意识,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格局做出战略性规划。

正文:

一、审计工作基本内涵及重要性分析

审计工作是指通过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按照相应的标准和程序对各类社会组织或团体等开展一系列的专项检查,主要审计内容包括内部财务状况、项目资产管理情况以及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等。通过开展审计,进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国有资产等安全,最大限度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审计工作除了完成上述工作以外,还需要对事业单位资产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高风险经济活动等进行全面审查,从而避免经济决策风险扩大。审计工作要坚持客观性和综合性原则,针对项目财务情况相关资料的完整性、合法性和真实性按照既定的标准和要求开展全面检查,对发现的违纪违法行为坚决查处,所以对审计人员的专业化要求很高。作为国家的重要服务部门和基础机构,行政事业单位具有执法监督、社会管理和服务等职能,是国家有关政策、方针全面落实的重要组织部门,承担着重要的民生职能。审计工作往往是由国家有关部门授权或者委托的机构、个人等按有关理论、要求和规范而开展的监督活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一方面能够及时查找目前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监督执纪作用,提高合法经营管理意识,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整改,从而提高规范化运营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更好地加强国家政策宣传,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依法管理和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发挥应有的职能和作用。

二、单位审计工作现状分析

基于国内行政事业单位拥有部门多,担任社会职能范围广泛现象,我们可以得知由于其基数大的问题,所以有一部分审计工作人员财务审计意识薄弱、工作态度不正确、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另外一些审计单位缺乏完善的检测、监督制度,导致审计单位对于财务管理非常随意,使得单位内部资金管理比较混乱。其次,没有专业化的资金管理制度,导致很多单位经常发生资金无故缺失、无故被挪用的情况,更甚者还发生违法犯罪行为。最严重的问题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无法正常开展

财务审计工作,原因是一些行政事业部门比审计部门的等级要高,所以部分审计部门会受到上级部门的压迫,导致审计工作无法正常运行,使得审计工作失去了最本质的意义,而且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审计部门有很多落伍的审计工作体系不能够应对当今的审计工作,无法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测工作。所以对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进行创新发展是有原因的,也是非常也必要的,只有进行创新发展,才能够保证当今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公平性。

三、履行审计职责,提高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切实把依法审计贯彻到审计工作的全过程。按照“工作有标准,做事有规则,办事讲程序,考核讲

绩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流程,统一标准程序,严格

执行审计项目复核、审理制度,细化审理操作规范,建立健全审计项

目目标责任制和重大审计质量问题责任追究制,实现审计质量检查工

作制度化和常态化。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树立国家

利益与群众利益高度统一的责任观,积极推进审计工作重点的转变,

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增强审计工作的针

对性、超前性和预见性。围绕部门依法理财用财及相关职责履行情

况,突出对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相关部门决策和审批事

项的审计,突出对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牵涉相当数量群众切身利益的

重大决定、重要政策通过审计。要切实把好审计项目计划关、依法

审计关和跟踪落实关,使审计成为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利器。

四、深化审计内容,注重审计成效

要把转化审计成果作为惩治腐败、树立权威提高整改成效的有力举

措,充分发挥《审计报告》、《审计要情》的职能作用,及时向县委、

政府上报重要审计项目的进展情况,着力构建下情上传的“快速通道”。坚持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把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要走出财务收支的视野,深化审计内容,扩大审计张力,从着眼“屡查屡犯”的个性、微观性问题转向关注普遍性、较为宏观层面的问题,更多地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管理、决策、效益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发挥审计在经济和社会运行中“免疫功能”和建设性作用。要把整改落实贯穿于年度审计工作全过程,实行强化服务促整改、建立台账促整改、适时提醒促整改、领导批示促整改工作制度,达到以审计整改促进制度完善和以审计整改促进项目资金规范管理的目的。

  1. 总结

总而言之,国内企业的内部审计以及审核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

势,其更加有助于增加相关企业的价值特点,使得企业内部审计可

以真正独立起来,而且更加有助于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可以顺利

帮助企业逐步开拓全新的发展管理领域,进一步从根本、实际情况

上提升企业在价值观以及目标方面的追求,进而可以提升整体的经

济优势。所以,现代的企业应该提升自身具备的能力,抓住当前时

代不断前进的方向,把握好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并且可以及时顺应

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更加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增加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甜.论大数据时代下企业审计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智库时代,2018, (34):183,187.

[2]徐倩莹.基于大数据背景下企业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 中国商 论,2018,(11):109-110.

[3]刘利伟.大数据背景下审计工作 创新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 中国商 论,2018,(6):157-158.

[4]管群.大数据背景下审计工作创 新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2017,(6):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