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型水仓+共享吸水井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2
/ 1

F 型水仓 + 共享吸水井的研究

姜启彬

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郭屯煤矿 山东菏泽 274700

摘要:原采区水仓位于四采区向斜轴部为采区低洼点,但受4306回采影响,不能继续使用,新水仓不能布置在低洼点位置,且四采区尚有3个工作面未回采,结合采区开拓、工作面布局,利用巷道立交关系,设计了“F型水仓”,并利用F型水仓特点,设计了共享吸水井。

关键词:采区水仓、共享、吸水井

研究背景:四采区向斜轴部为采区低洼点,但受4306回采影响,新水仓不能布置在低洼点位置,且四采区尚有3个工作面未回采,新水仓服务期限必须满足剩余工作面回采要求。四采区轨顺巷和胶带巷为沿煤层顶板掘进,巷道坡度高低起伏,临时小水仓不能满足需求,且受4307、4308工作面布置影响,没有合适位置布置传统形状的环形水仓。经过现场查看,结合采区开拓、工作面布局,利用巷道立交关系,设计了“F型水仓”,并利用F型水仓特点,设计了共享吸水井。

创新性:

四采区水仓为“F型”双仓设计,采用矩形断面施工,净断面积为9.0㎡,总长度为97m,有效容量为870m³,能够容纳采区十小时正常涌水量,满足要求。

利用四采区胶带巷和四采区辅助进风巷进行布置。入水口设在四采区胶带巷(采区回风巷),吸水口设在四采区辅助进风巷。该水仓利用2条立交的巷道,解决了水仓进回风,储水、沉淀,排水,清淤等问题。

四采区轨道巷(4306排水)、四采区辅助进风巷排水经过排水管道眼至四采区胶带巷,然后经沉淀池进入采区水仓,在经四采区胶带巷排至轨道石门。

水仓由沉淀池、1#仓、2#仓、共享吸水井组成构成F型,相互独立。水仓和吸水井通过挡水墙和φ600mm配水阀连接.

工作流程:

污水经各排水点汇集至采区沉淀池;

经二级沉淀后,污水分配至1#、2#水仓;

通过1#、2#配水阀调节,使1#、2#水仓污水选择性流入吸水井;

经卧泵将污水外排,管路经排水管立眼进入轨道石门至中央水仓。

先进性:

与传统的水仓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巷道立交关系,巧妙选择水仓位置,能兼顾后续所有工作面顺槽排水进入采区水仓,利于后期工作布置,满足服务年限要求;

2.在满足水仓容量要求的情况下,节省近一半巷道掘进量,减少成本投入,增加安全效益;

3.通过隔水墙和配水阀的配合,形成独立的吸水井,可解决卧泵配水问题;同时隔水墙也起到阻挡水仓淤泥的作用;

4.两个独立水仓共享吸水井的设计,可减少设备投入、维护,减少机电事故发生;

4.二级沉淀池配合1#、2#水仓,减少水仓淤泥,同时也便于1#、2#水仓清淤;

5.利用巷道层位关系,合理布置泵房、移变硐室,不必新掘进专用泵房和移变硐室;

6.通过与四采区辅助胶带巷关系,在立交位置施工排水立眼,可将排水管路引入四采区辅助胶带巷,避免辅助进风巷管路集中放置,减少安全隐患。

经济效益:

1.相比三采区水仓,四采区水仓容量是其容量60%,但是巷道掘进量(按矸石立方计算)仅为三采区水仓28%,巷道利用率高,且三采区水仓为单仓布置,不便于后期清淤。该水仓设计可节省巷道掘进90米,节省工期30天。费用90*6000=54万元;

2.沉淀池、挡水墙、配水阀均可起到污水沉淀作用,使得水仓淤泥达到1.2米以上时才需清淤,加之沉淀池和挡淤墙的设计,相比原四采区水仓,清淤次数大幅度减少,且可实现采区水仓、泵房无人值守;清淤费用:4年*3次/年*4人*3米/人*30天*300元/工=12.96万元;无人值守人工费:4年*7万元/年=28万元

3.2个水仓共用一个吸水井,相比二采区水仓减少了3台卧泵的投入,减少机电事故的发生概率,降低机电维护、维修费用。卧泵成本:3*15万元=45万元。

综上该水仓按照4年服务周期,可节省费用:54+12.96+28+45万元=139.96万元。



参考文献:

1张荣立. 采矿工程设计手册,2010-03.

2姚强岭. 泥岩顶板巷道遇水冒顶机理与支护对策分析,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0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