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中的安全评估策略及步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01
/ 2

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中的安全评估策略及步骤

康伟军

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 广东广州 510440

摘要:在地震灾害现场进行救援是一项风险非常高的工作,将幸存者从坍塌的废墟中有效且迅速就出来是救援队的工作任务。目前国际救援界正在大力倡导保证救援队伍自身的安全为救援的理念,而衡量一个救援团队水平和能力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保证救援队伍的安全,但评估救援现场则是开展这一系列工作的前提。因此,本文将对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的安全评估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主要的评估策略和步骤。

关键词:地震;救援行动;安全评估

现如今,我国政府部门逐渐重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事业的开展,也慢慢组建了多个专业的国家级、省级救援队伍,救援地震灾害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2008年5月12日那天,四川省汶川市经历了一场8.0级的特大地震,也是由我国专业的救援队伍充分体现了自身的价值,并顺利完成了艰难的紧急救援任务,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中国国际紧急救援队在2009年11月14日顺利通过了国际上的测评,荣获联合国认证的国际重型救援队资格,成为国际上的第12支重型救援队[1]。值得骄傲的是,即使国际专家认证标准十分苛刻,但在面对中国国际救援队伍建筑结构安全评估、危险物质评估都给出了高度认可。众所周知,地震灾害紧急救援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但如何在救援的过程中保证救援队伍的安全是一项关键任务,而这些也是衡量救援队伍质量的主要标准,但进行这一些的前提就是评估救援现场的安全性。

  1. 救援现场安全

当一场严重的地震过后,地面所剩下的就是千疮百孔,而救援队就要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救援。震后大量的房屋建筑都会坍塌,地理位置稍微偏一点的,还有可能会造成身体滑坡、道路堵塞、火灾、泥石流或辐射污染等等一些危险性非常高的状况。若进行的是境外救援,还有其他问题,如沟通不畅、信息不明、水土不服等,难以保障救援队伍的生活和安全。而这些因素都是救援队伍在救援时需要提前应对的安全隐患,以便保证救援队伍的人身安全。但在坍塌建筑物地方进行救援时,最让人担心的是以下这几种危险:一是坍塌建筑不稳定有二次坍塌的危险;二是部分填充物或结构构件坠落的危险;三是燃料、有毒气体、漏电等一些对身体有危害物质的危险。因此,地震救援灾害现场工作是以称之为是一项非常繁杂且危险系数很高的工作,需要各个专业的高度配合,所有现场救援的人员更是要严格遵守行动规则,并及时采取有效信息,并使用正确的救援方式,结合多种不同的救援技术采取营救,以便达到救援的最理想效果。不过,要想深入完成空间搜索工作,就需要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都非常硬,同时还要对搜索设备进行一个基本的掌握,这样才能更科学的使用搜索仪器,进行地毯式搜索。当确定救援目标后,就需要救援组迅速设立一个避免幸存者二次受伤的救援方法,再将其救出。总而言之,一个成熟的救援队伍,最先注意的应该就是安全问题,并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做具体的分析,且科学制定救援方案。

二、结构评估策略与步骤

分类、标记和评估建筑物能有效解决救援队伍部署的主要问题。评估救援现场结构的安全性,主要是由救援团队中的安全官以及工程师进行的,对整个救援过程来说,针对一个区域工程师要完成两个层级的评估,这也就是所谓的侦查评估,和对灾害地区建筑物稳定性的判断。要想完成这两种评估,则需要工程师必须掌握震害机理、建筑结构和材料等一些知识,同时还要在地震现场有丰富的经验,且了解一些基本的救援技能与理论。

(一)侦查评估

什么是侦查评估,主要是指救援队伍在地震灾害现场快速对指定的区域进行评估与调查。目的就是分析指定区域中坍塌建筑的救援需求,再确定救援的顺利,为救援团队的救援计划带来一定的方向性。最终目的就是将受伤比较轻的幸存者进行救援,以此保证幸存者的数量。另外,在评估指定区域中坍塌的建筑时,需要准备一套比较科学且便携的评估策略,而这样一套策略曾在INSARAG指南中提到过,但这需要工程师在实施的过程中结合一些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经验。

(二)评估、判断优先顺序

只有确定受困者的数量以及坍塌建筑的稳定性,才能对坍塌的建筑进行快速评估。虽然这样评估出来的结果并不是救援队伍最终的实施计划,因为还要考察救援队伍人员自身的专业程度,避免出现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另外,还要对现场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处理与应对,只有对总的情况进行考虑之后,才能确定最终的行动方案。

  1. 稳定性判断

因为受到强烈地震的影响,房屋建筑的结构很容易遭受到破坏,甚至造成坍塌,尤其是在面临特大地震时,房屋受损的面积非常普遍,并且在坍塌的过程中还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坍塌的机理不统一[2];所以当工程师以结构抗震实验、地震为现场带来的危害以及模拟数值进行分析,并给出了一些救援的方法,如坍塌分析和结构破坏等,但在时间就如生命一样的“赛跑”现场,工程师和专家在判断坍塌房屋稳定性以及抗忧动性等方法大多数都是依靠自身以往的经验之上。而结构工程师在分析之前,就要为救援队伍提供一些最有可能埋住幸存者的坍塌房屋位置,一旦在对该位置进行了确定搜索之后,救援队伍就要在工程师的帮助下一同完成救援任务,这个任务就是怎么才能不让幸存者受到二次伤害,并将其完好的救援出来。要想完成这一步骤,就要设立相关的安全通道。在这整个过程中,工程师都要做好咨询工作,不仅要帮助救援队伍建立救援方案,还要对其进行正确的指导,避免行动不当造成二次坍塌;另外,在营救之前,还要设立撤离路线,避免救援队伍人员受伤。

三、危险物质评估策略与步骤

(一)信息收集

在进行救援之前,应该迅速向灾区事务管理机构了解当地是否存有放射性、化学工程以及核能等可以为社会和人体造成伤害的危险源。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建立了预警环境污染系统,时刻监控着遭到破坏后可能呈现大面积污染的危险源[3]。一旦发生了泄露,就可以根据当地的应急管理机构掌握最新的数据情况。另外,还可以询问当地的居民,了解是否存有危险品。若有则可以让工程师来进行分析,标注出该危险物品的种类以及危害程度。

(二)侦查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斟酌检测需要救援的空间,主要检测这5个方面:一、氧气浓度;二、空间的易燃性;三、电线是否完整;四、是否存有有害气体;五、放射程度。若救援地区存有一些危险情况,那么救援队伍就要采取一些防护措施,保证自己的安排,也避免泄露更多的有害气体,只有当这些工作都准备好了之后,才能进行搜索。

  1. 评估与处置

对侦查结果以及信息进行收集,可以对现场的工作范围进行优先确定,同时对工作区域做好防护,保证其安全性,这样才能直接进行救援工作,前提是由专业的人员先对现场具有危险的物品进行消除,在扩大救援的工作面积。 其中,我国在评估危险气体泄漏的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和相关的软件设备。对于那些可以移出救援场地的危险品,应该在做好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对其进行转移。而在面对那些不能移动的危险品,专业的人员应该先考虑其是否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被配置足有的防护设备,以便保证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结束语

因为地震是一场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不能冒然前行救援,需要在科学家和各种技术的辅助下进行。因为救援团队面临着巨大风险进行救援,必须不断提升救援团队的风险意识,救援管理层必须要在每个救援团队中配置不同领域的专家,为救援人员提供参谋,采取完善的防范措施,否则面临的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参考文献:

[1]王东明,闻明,步兵, 等.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中的安全评估策略及步骤[J].国际地震动态,2010(7):23-31.

[2]陈帅.对地震应急救援行动中安全抓建的思考[J].法制博览,2015(31):290.

[3]冯瑶,郑世远,张君丽.地震紧急救援行动安全策略[J].中国应急救援,2014(2):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