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术中压疮发生成因以及预防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4
/ 2

小儿术中压疮发生成因以及预防探讨

胡静

西安市儿童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术中压疮发生的原因及其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从2018年01月至2020年08月选取我院所收治行手术的患儿中的8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我院自制的调查表来记录压疮分期、采用压床的预防措施、压疮发生的时间和部位以及手术期间压疮发生的情况。结果:846例行手术的患儿分别进行观察和记录后发现,患儿发生压疮与手术持续时间、手术体位、手术床单不平整、麻醉的体温控制、手术床角度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结论:术中,患儿通常会被强迫的摆成各种方便手术的体位,而微创手术和高难度手术则需要患儿长时间处于同一个体位,因此相对更容易发生压疮,且患儿由于年龄较小、抵抗力不强,因此需要提前将相应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做好。

【关键词】压疮;小儿;预防;成因


由于小儿的年龄较小且抵抗力较弱,因此当手术进行时间过长、长时间维持同一个体位、麻醉时提问的控制、与手术单之间的摩擦等因素,都会导致压疮的发生[1]。为了进一步探讨小儿术中压疮发生的原因及其相应的预防措施,从2018年01月至2020年08月选取我院所收治行手术的患儿中的8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01月至2020年08月选取我院所收治行手术的患儿中的84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846例行手术的患儿均没有其他器官障碍等严重疾病。846例行手术的患儿包括男性患儿410例,女性患儿436例;患儿的年龄范围为3个月~13岁,平均年龄(6.21±3.38)岁。手术时间范围在0.5~8h,平均手术时间为(3.21±2.38)h。846例患儿中有454例手术时取平卧位,245例取仰卧位,147例取俯卧位。846例患儿全部为全身麻醉。

1.2方法

设立专门的资料统计表,其中的内容主要包括患儿手术的相关信息以及患儿的人口学资料,例如患儿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体位、手术麻醉方式以及手术持续时间等等。对手术期间患儿压疮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同时将压疮的发生时间、分期、发生部位进行记录,将相关的图片资料进行留取。对每一例患儿都采用相关的压疮预防措施。

1.3观察指标

采用美国国家压疮顾问组推荐的压疮分期标准,可以将压疮分为ⅠⅡⅢⅣ期。当连续两个观察日在同一部位出现压后不会褪色的红斑即为Ⅰ期;表皮受损,溃疡表浅即为Ⅱ期;皮下组织坏死或扩兰,可能入侵至深层筋膜即为Ⅲ期;深部组织已经遭受破坏,甚至已经达到骨骼和肌层即为Ⅳ期[2]

2.结果

846例行手术的患儿分别进行观察和记录后发现,有4例为压疮Ⅰ期;2期1例。压疮患儿发生压疮与手术持续时间、手术体位、手术床单不平整、麻醉的体温控制、手术床角度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3讨论

3.1小儿术中压疮的产生因素

手术体位。由于患儿大部分年龄较小,很难主动配合手术,因此大部分都需进行全身麻醉,且麻醉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受压部位可能会由于长时间的血液循环不同而导致出现压疮。当皮肤组织在70mmHg压力下持续受压,一旦超过2h即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不可逆损害。

改变手术床角度。很多时候,手术进行过程中都需要对手术床的角度进行改变,而当操作震动过大时就很可能对患儿皮肤造成明显的剪切力或摩擦力。小儿的皮肤角质很薄,仅达到成人皮肤的十分之一,因此非常容易受到外物的摩擦和渗透而导致受损[3]

麻醉药物。麻醉药物的阻滞作用会导致患儿受组织部位以下的血流以及血管扩张速度变慢,因此就失去了正常的血液循环。且受麻醉药物的影响,患儿基本都会暂时丧失对身体部分部位的控制,或者是反应迟钝。

小儿皮肤。幼儿阶段的汗腺分泌旺盛且皮下血管尤为丰富,因此术中不可避免的溢出血液或冲洗液时,就会导致幼儿受压部位的皮肤出现潮湿。一旦潮湿就会进一步削弱皮肤本身具备的角质屏障作用,从而导致皮肤出现水肿,当上皮组织受到损伤后,则很容易引发压疮[4]

体重。由于不同幼儿摄入的影响量以及喂养方式的不同,导致不同小儿之间的体重存在一定差异。如体重过大就很可能导致受压部位的摩擦力过大。但如果幼儿的体重过轻则也会导致皮下没有脂肪进行保护,以上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发生压疮。

3.2 预防措施

有效沟通。由于手术需要行特殊体位、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手术过程中无法改变体位、不同患儿体质不同等问题,因此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尽可能采取多方面的保护措施。由于患儿受压部位很容易出现水泡和压红,因此在术前务必要将以上几点问题了解全面,且需要将相关情况事先向家长说明。

皮肤护理。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加强观察患儿的受压部位,在不对手术产生影响的前提下,可以每2h为患儿将约束带放松,定期对患儿进行减压按摩,从而将局部的受压情况进行缓解,使局部的血液循环情况有所改善。对患儿进行其它护理操作时,务必要保持动作轻柔,需要尽量避免出现拖拽等动作,导致其受压部位的皮肤出现不必要的损伤

[5]

尽量减少摩擦。医护人员需预先在手术床上铺垫海绵,将患儿肢体下方摆放一个软垫。如果患儿取侧卧位则需要用到啫喱头圈,将棉花垫垫在患儿耳廓下方,同时对于皮肤互相接触以及突出骨节的部位也同样需要添加棉垫。在对患儿使用约束带时需要加一层衬垫,以确保其的松紧度适宜。以上这些措施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儿约束带、手术单以及皮肤之间的相互摩擦,有效避免出现压疮。

参考文献:

[1]任赛南.小儿手术中皮肤压疮的护理干预[J].皮肤病与性病,2018,40(4):553-555.

[2]彭艳,贺莹,刘丽.QCC在预防小儿手术中压疮护理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3):135-137.

[3]莫昌鸾,韦贵珠,黄娟娟.泡沫敷料联合自粘性无菌敷料用于预防小儿皮牵引发生压疮的效果观察[J].智慧健康,2019,5(20):177-178,180.

[4]徐晓艳,李东梅,张雪燕.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在小儿留置针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89-90.

[5]徐敏.分级监控管理预防对重症脑外伤患儿术后压疮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174-17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