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党校主体班研究式教学的应用与思考——以某市级党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2
/ 2

地市级党校主体班研究式教学的应用与思考——以某市级党校为例

丁华 1

中共咸阳市委党校 中国咸阳 712000

【摘要】研究式教学就是针对教师设置的某一问题进行群体学员集中研究讨论,最后形成成果的过程,其中凝结着教师和学员从理论到实践方面的总结与思考。教学成果可以转化为学术研究或咨政报告,为理论建设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本文从某地党校课程设置入手,管中窥豹,以期发现地市级党校主体班教学当中研究式教学所存在的矛盾、需要直面的重点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关键词】党校 研究式教学 矛盾 重难点问题


2019年10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第二十四条明确指出:“党校(行政学院)应当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综合运用讲授式和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加大案例教学力度,推动案例库建设。”由此,研究式教学从幕后走向前台,从可有可无变成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定分量的教学方式。研究式教学就是针对教师设置的某一问题进行群体学员集中研究讨论,最后形成成果的过程,其中凝结着教师和学员从理论到实践方面的总结与思考,极大地提升了党校学员课堂参与程度、对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思考深度,极大调动了党校学员自主探索研究的积极性,成为党员干部展现个人风采、理论水准、思考深度和广度的平台。教学成果可以转化为学术研究或咨政报告,为理论建设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1. 市级党校研究式教学设置的现状及问题

根据某地市级党校2020年春季主体班教学安排,县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和中青年领导干部进修班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七个板块(含一次市情论坛和一次学员论坛):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话的理论成果;三是党性教育与锤炼;四是法律法规;五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六是主题报告;七是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其中县级领导干部进修班涉及44个专题,其中研究式教学只有2个专题,占总专题数的4.5%;中青年领导干部进修班47个专题,没有设置研究式教学。总体来看,一个学期91个专题课,研究式教学占2项,占比不到2.2%。其中两项研究式教学专题一项是从文化自信的宏观视角展开,一项是从当地文化特色与旅游产业的微观视角展开。从国家理论高度和当地发展实践两个维度进行设计,不得不说研究式教学设计既有高度、广度和理论深度,同时又接地气,关注当地文化传统和发展。从理论研究的维度群策群力探讨中华文化的厚度,从实践研究的维度群策群力探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党校学员的智慧。

根据研究发现,目前地市级党校研究式教学的设置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矛盾:

一是学员和教员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之间的差别导致的供需矛盾。党校学员都是各部门的优秀骨干,具有较高政治觉悟、政治能力,同时也都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领导干部,可以说个个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高手。而党校教师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研究较多,实践较少,常常存在对当地工作实际不够了解的情况,也偶尔会存在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这样就会导致教员在单方面输出的情况下因不具有丰富实践基础而掉书袋的情况,学员不爱听、不想听,甚至不愿听。学员带着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来学习,更想从理论、政策研究中找出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之道,所以常能听到学员说:“老师,你就告诉我碰到这个问题到底该怎么办!”的需求。党校教师除了肩负着提升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同时还要能帮助领导干部实现个人成长,能够答疑解惑。在党校教员的输出和学员需要的输入之间架起桥梁的就是研究式教学,学员更欢迎能够进行深入探讨的、具有开创新的研究式教学。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学员和教员之间因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的差别而导致的需求、供给之间的矛盾。

二是学员大需求和教员小供给导致的数量矛盾。学员更期望解决实际问题,教员更期望讲授专业知识。同时从中央党校、省级党校、市级党校到基层党校,都在提“用学术讲政治”。这是要从理论的高度、学术的深度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透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的“其然和其所以然”,促使学员从中去感悟、从中去思考,达到理论的提升,从而用理论指导实践,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但是市级党校及基层党校教员普遍存在理论联系实际不足的问题,所以在理论指导实践这一部分充分暴露出引导不足,更别说进行研究式教学的阐释引导和答疑解惑。但是部分学员因学习力、思考力不同,对一些理论问题及现实问题仍需要引路人帮助其学习、理解并加以实践应用。这样就会出现学员需求得不到及时回应和满足,而能够回应和满足学员需求的教员则少之又少。

  1. 地市级党校开展研究式教学应把握的重点问题

基于市级党校开展研究式教学存在的学员和教员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之间的差别导致的供需矛盾和学员大需求和教员小供给导致的数量矛盾,要加强市级党校研究式教学的开展,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不断提升党校教员的理论水平。不断提升党校教员的理论水平是开展研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模拟式教学、体验式互动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用学术讲好政治”的基础和前提。这是党校教师同高校教师在理论研究、学术研究方面共同的标准和要求。只有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学术水平,才能够积极正确回应学术问题,才能慧眼明辨假科学、假学术,也才能真正用理论指导实践,根据实践检验理论的科学性。

二是不断提升党校教员的实践水平。不断提升党校教员的实践水平,是党校科研课题和调研课题的需要,是作为党的学校的独特性的需要,是作为党的智库科研咨政的需要。只有对国家发展大势和当地经济发展形势有充分的了解,才能从理论供给的角度实现“用学术讲政治”,也才能“用学术讲好政治”。目前党校教员的实践水平主要通过部门挂职锻炼、调查研究、参与相关部门会议和研读政府相关文件而来,所以更应该拓宽提升教员实践水平的路径,真正让走上讲台的教员都能够“雨露均沾”,而不是撒胡椒面。将对个别重点领域教员重点培养和对大多数教员的普遍培养相结合,不断提升党校教员的实践水平。

三是不断提升党校教员理论联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光有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还是不够的,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回应理论需求和实践需求的能力。这就要求党校教师不仅仅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坚定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权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要具有引领示范带头作用,真正践行“党校姓党”原则,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教给学员一滴水,自己还要有净化一桶水的能力。只有积极回应发展中的问题才能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不至于被引入歧途,误入陷阱。

四是不断提升教员、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互动交流,就是要避免单向度的理论输出,避免自说自话。互动交流就是党校教员说什么,学员要入脑入心;党校学员需要什么,教员要心知肚明。只有供需平衡才能真正适应新时代干部理论教育的实际需要。这个要借鉴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党在干部理论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真诚回应学员需求,领导干部到党校授课、答疑解惑,引导学员坚定政治方向,实现政治素养和政治理论提升,实现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

  1. 地市级党校开展研究式教学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一是提真问题。 党校科研工作为教学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实践支撑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平台。但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很多教员都碰到过“软钉子”,领导干部不说“真问题”。一部分原因是知道党校教员对问题的解决起不了多大作用,一部分原因是不愿触动部门、行业久已有之的隐性利益,甚至是怕出问题影响自己的“乌纱帽”。所以,在研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员必须敢于突破现实情况,说真话、提真问题,这是研究式教学中应当具有的科学精神。

二是碰硬任务。研究式教学就是要解决问题,差别是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党校课堂有纪律,学术探讨无禁区。在理论研究上,必须科学回应理论热点难点问题,拿不准的不说、研究不透的不讲,政治站位不对的要坚决摒弃。在实践发展探索上,必须关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难热点,通盘考虑,深挖探索,为解决实际问题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三是合作交流。这就是要建立教员和学员之间的长期联系。这个联系可以是教员和学员之间朋友式的真互动,也是党校和各部门之间的真合作。只有真诚交往交流合作,才能找准痛点、堵点和发展的难点,才能把准脉、治好病。

通过对地市级党校开展研究式教学的剖解,找到研究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员和教员因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之间的差别导致的供需矛盾和因学员大需求、教员小供给导致的数量矛盾,找准加强市级党校研究式教学开展当中必须把握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实现研究式教学课程的提升,实现教员研究式课堂驾驭能力和发现、引导、探索、总结能力双提升。

1作者简介:丁华(1981—),陕西泾阳人,经济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生态文明和文化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