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机械基础专业的可视化模式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9
/ 2

职业学校机械基础专业的可视化模式构建

刘杰

东营市化工学校 257400

摘要:机械基础专业学科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在课本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图表以及图示,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想要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就需要教师重视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应用知识可视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促进机械基础专业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
关键词:职业学校;机械基础专业;可视化模式;
引言

机械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要与时俱进,避开学生的短处,发扬学生的长处,因材施教,拓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指导学生将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理论知识、理论模型,转化为学生感兴趣、喜欢动手操作的工程模型,既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理论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可视化模式内涵

首先,可视化模式也可以称为知识可视化,是新课改实施后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指的是将复杂难懂的知识通过图形或图像的形式做出构建以及表达,并将其直观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牢固记忆、深刻理解并灵活所学应用知识,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可视化教学模式是通过视觉形式对知识进行传播以及创新,依托于图形设计和认知科学,逐步形成视觉表征,最终实现广泛传播相关知识。在大数据时代,可视化模式的构建方式愈发便捷,构建工具愈发丰富,具备多元化表现形式,因此,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最后,可视化教学模式具备的形象性、自主性、交互性非常强,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可以不断重复观看相关教学视频,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多知识具备很强的逻辑性以及抽象性,学生单从字面理解很难完全掌握所学知识,然而在应用可视化教学模式以后,使得这些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难度变低了,学习自信心得到增强。与此同时,可视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有效互动交流,让师生关系更加亲近,课堂氛围更加活跃,确保课堂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二、机械基础专业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建设规模和建校人数的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为中学生提供学习场所的同时,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整体素质正在下降。招生不仅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自己的综合素养和“三观”也经常有问题。入学后,面对枯燥繁琐的机械基础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抵制心理和抵触情绪比较普遍,最终不断消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教育机构的整体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目前,受传统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影响,对社会各阶层和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较低,学生来源也大部分是初高中学习成绩下降、辍学或考试下降的学生。在某些方面,他们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是被动的,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教材方面,在机械基础教育过程中,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它本身课程内容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对整个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从目前来看,在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课程的教材内容目前没有结合企业发展要求,但根据传统教育内容,学生参与度也大幅度减少,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教科书也存在知识点太难、太深、内容比较枯燥的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而且在后期教师教材运用过程中,教材整体运用灵活性下降,严重妨碍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三、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专业的可视化模式构建

(一)建设可视化教学环境

构建机械基础专业可视化教学模式来说,最基础的保障就是为学生建设良好教学环境。根本原因就在于机械基础专业涉及到很多复杂且抽象的知识,本身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来进行直观的展示,通过可视化教学环境的构建,既有利于机械基础知识结构的可视化,也能够实现机械基础知识内容的可视化。特别是大多数学生单纯凭借想象,并不能精准掌握复杂的机械运动,此时,就需要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给学生做出立体展示,确保可以将整体运动过程直观展示给学生。

  1. 制作机械基础课程思维导图

运用可视化技术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更有利于实现机械基础专业课程知识结构的图像化和标准化。例如,在“标准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教学中,在本课中包含众多类型的齿轮、计算公式,各种的几何参数名称,这就让学生一时间不能进行有效的分辨,常常将这些知识混淆。此时,教师可以根据齿轮的分类标准,以径向和周向两个方向对有关齿轮的尺寸和参数进行分析,有效简化问题,从而制作出符合学生思维能力的思维导图。就标准渐开线外齿轮而言,在齿轮上有分度圆、齿顶圆、齿根圆和基圆4个圆,还有一个压力角。将重要基准圆看作分度圆,分别按照径向、周向对圆的几何参数进行描述,径向包含四个圆的直径(和半径)还有齿顶高、齿根高等尺寸,周向各圆有齿距、齿厚、齿槽宽等尺寸。然而就一对标准渐开线外啮合齿轮来说,抛开各齿轮上的四个圆,还多出一对相切节圆和一条啮合线。因此,在径向上多出节圆直径(和半径)、中心距,在周向上多出节圆齿距、齿厚、齿槽宽,另外,还有描述啮合线位置的啮合角。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对比学习便可以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点,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1. 科学合理地制定机械基础实践方案

  2. 机械基础是与其他机械专业的基础课程相比,需要理论经验和实际课程相结合的过程。(威廉莎士比亚、机械基础、机械基础、机械基础、机械基础、机械基础、机械基础)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重视是确保教育实践活动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为此,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在教育设计过程中提高对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而且还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在制定具体教育方案过程中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教育工作者应综合考虑能力培养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三性”实验的比例关系(可验证性、设计综合性、创造性研究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实验室开放方法和管理。

  3. 改革教学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导致中职学生理论课堂上昏昏欲睡,在实践课堂上却两眼放光。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对理论课堂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理论课的重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知识可视化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更加细化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各个教学环节的同时不断深化学生对其的理解与记忆,有利于增强中职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给后期的教学开辟全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包怀晋.职业学校机械基础专业的可视化模式构建[J].内燃机与配件,2020(15):222-223.

[2]柯鸿.浅谈中职数控机械基础课程作业的设计与评价[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3):55.

[3]蒋东霖,魏文净.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38(12):161-163.

[4]陆卫英.简述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改革情况[J].东西南北,2019(19):84.

[5]梅荣娣.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22):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