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以阅读《红楼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8
/ 2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以阅读《红楼梦》为例

胡斌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第一中学 0564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提出,给语文教学又带来了一次新的发展契机,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本文以阅读《红楼梦》为例,对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发挥借鉴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策略

整本书阅读自从2017年在语文课程标准被提出以后,就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词汇和重点内容。这种阅读模式突破教材文本简短有限的狭小格局,有利于实现学生阅读素养和语文素养的深入发展。以下内容将结合实践经验,以阅读《红楼梦》为例,对具体的教学策略展开详细的论述。

一、课内衔接课外,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是整本书的阅读主体,必须具有自觉自主的意识,充分挖掘阅读的潜力,才能实现良好的阅读效果。而兴趣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的内在驱动力。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课外阅读和终身阅读的培养时期,教师的指导和启发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内衔接课外,引导学生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从而激发主动阅读的兴趣。

在《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中,可以发现教材文本中有其中的章节选段《林黛玉进贾府》,主要人物林黛玉、贾宝玉和王熙凤等主要人物都从这里开始出场,为以后的故事发展做好铺垫。教师除了展开生动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到名著经典的魅力,还可以通过延伸拓展的方式,把相关人物的判词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对主人公性格和命运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对文本阅读产生兴趣。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展现经典的影视片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体会,为整本书阅读奠定情感基础。

二、计划指导实践,落实阅读任务

通常情况下,高中阶段的整本书阅读量比较大,而且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落实阅读任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以周为单位,确定阅读的范围,从而减轻大量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逐步完成阅读任务。

比如在《红楼梦》的阅读活动中,回数众多,故事情节琐碎,多条故事线交错进行。如果没有明确的阅读计划,很多学生容易不自觉地就半途而废。针对这种情况,师生可以一起讨论,制订大致的阅读规划,具体时间的具体阅读内容,通过把整本书的阅读内容进行拆解,帮助学生逐步落实阅读任务。

三、做好读书笔记,提升阅读思维

读书笔记是实现有效阅读的重要方法,可以实现知识积累,总结阅读经验。在整本书阅读中,做好读书笔记,可以针对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思考,提升思维能力,还可以吸收借鉴其中的表达技巧,实现知识积累。因此,教师要做好读书笔记的指导和规范工作,帮助学生实现有效阅读。

比如在《红楼梦》的阅读活动中,半文半白的语言表达方式,增加了学生的文本理解困难。另外,写作技巧中的草蛇灰线,伏笔铺垫等,都需要学生细细品味,仔细体会。还有,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在众多的故事活动中如何做到形象鲜明,以及透过故事表象反映的作者态度和观点等。这些都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要去体会和探究的内容。面对庞大的阅读量,学生的阅读思维很容易功利化,走马观花的阅读模式根本就起不到效果。基于此,教师要强化学生的读写要求,将对作品的理解写出来,逐步提升思维理解能力,对作品产生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四、组织解惑答疑,实现高效阅读

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但是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依然会有很多难以发现的内容,或者存在认知偏差。合作交流和教师的指导启发是不可缺少的阅读方式,可以避免学生思维的单一化,对文本有更深刻而全面的认知。因此,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定期进行解惑答疑的活动,保证阅读的效果和质量。

在《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中,这本经典名著的文学魅力是需要经过合作探究和分享交流才能逐步深入感知和有效体会的。教师可以选出固定的时间,就学生的阅读收获或者疑难问题展开交流。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文学功底的局限性,基本上就是围绕着人物形象和性格方面展开论述,如果能够做到深刻透彻,也可以实现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比如宝黛二人向来是被比较的对象。林黛玉的性格真的那么尖酸刻薄吗?薛宝钗的心机深沉如何体现?面对同样的故事情节,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个感受和体会。学生们通过交流分享,可以拓展认知的角度和方向,对人物形象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写作功底,体味经典的艺术魅力和特色。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对文本有深入地阅读体会,参考相关的评论书籍,对人物评价和情节分析产生透彻的理解和独特的认知,从而为学生提供解惑答疑的帮助。还有,教师也可以从细节描写,艺术手法,文化背景等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才能引导学生对《红楼梦》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总之,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新课标的明确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相关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和科学指导,引导学生实现有效阅读和深入阅读,不断提升阅读素养和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整本书阅读”课程建构的设想[J].胡元华.语文教学通讯.2016(30)

[2]把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当作语文教学头等大事[J].温儒敏.语文建设.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