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MW机组汽包壁温差的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7
/ 2

330MW机组汽包壁温差的控制

蒋 帅

华能海南股份有限公司海口电厂,海南省澄迈县 571923



摘要:为了保证汽包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本文分析了330MW机组锅炉汽包壁温差产生的原因,并从机组启动、正常运行、机组停运、水冷壁泄露等方面总结出了有效防止汽包壁温差增大的措施。采取文中所提出的措施,可以将汽包壁温有效地控制在合格范围内,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锅炉;汽包;壁温差;控制


汽包是锅炉的核心部件,汽包的温差控制直接关系汽包的安全运行和寿命。华能海口电厂#8/9机组锅炉型号为HG1018/18.6-YM23型,是由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引进美国ABB-CE燃烧工程公司技术生产制造的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自然循环汽包炉、单炉膛、平衡通风、四角切圆燃烧器,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水封斗式刮板捞渣机连续固态排渣,全钢构架悬吊结构,露天布置。设计燃料为烟煤。锅炉的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018t/h,额定蒸发量为969t/h。锅炉汽包位于炉前上方,内径为1778mm、壁厚190mm,汽包材质为SA-299汽包是锅炉汽水系统中最大的部件(长20184 mm,φ2158 mm,壁厚90mm),且承受压力又特别高,因此,在机组运行中,有效控制汽包壁温差十分重要。现经过几年的运行总结,针对锅炉的具体特性,对汽包壁温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汽包壁温差的控制方法进行总结,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1. 原因分析

汽包壁温产生的原因经分析主要如下:

(1)进水温度与汽包壁温存在温差,导致汽包壁温差的出现。在上水至汽包升压阶段,给水进汽包后,总是先与汽包下壁接触,故汽包下壁温首先上升,造成汽包下壁温都高于上壁温,内壁温都高于外壁温。

(2)启动初期,锅炉点火后投入炉内的燃料量较少,炉膛内火焰充满度差,导致水冷壁出现受热不均,蒸发区内的自然循环尚不正常,锅炉内水循环较弱,汽包内水流较慢,局部甚至出现循环停滞区,这部分水温明显偏低,对汽包壁的放热系数很小,所以汽包下壁温升小。而蒸汽在汽包内的蒸汽空间传热相对均匀,使汽包壁温差增大。

(3)升温升压过程中,由于汽包上部是蒸汽,压力上升的同时,炉水和蒸汽的温度均得到提高,而饱和蒸汽遇到较冷的汽包壁便会发生凝结放热,蒸汽的凝结放热系数比炉水对流换热系数高很多,导致汽包上壁温大于下壁温,而且,升压速度越快,壁温差就越大。

(4)停炉过程中,锅炉进入降压和冷却阶段,随着汽包压力的下降,汽包内炉水压力及饱和温度逐渐下降。汽包内的饱和蒸汽被上部汽包壁温加热成过热蒸汽,而过热蒸汽密度比饱和蒸汽小,在汽包上部内壁形成了一层过热蒸汽,过热蒸汽导热性能差,而且不能形成对流换热,导致汽包上壁温下降缓慢,而汽包下壁接触的是炉水,仍在自然循环,因此,冷却比上壁快的多,导致汽包上壁温大于下壁温。且降压速度越快,则壁温越大,特别是当压力降到低值时,将出现较大温差。

(5)锅炉停运后,汽包上下壁的冷却条件不同。汽包上壁出辐射散热外,仅靠内壁对蒸汽传热冷却,因蒸汽传热系数相对较小,故汽包上壁温度下降缓慢。汽包下壁一方面辐射散热,另一方面与炉水接触的内壁,通过对流放热,由于对流传热系数较大,故汽包下壁温度下降较快,此时上壁温大于下壁温。

(6)检修工艺的原因,造成省煤器再循环门关不严,或人为的误操作使该门误开,在启动过程中,汽包补水时,低温的给水不经省煤器,直接进入汽包,导致汽包壁温差增大。

(7)事故情况下,如水冷壁爆管等,锅炉汽压快速下降。一方面,炉水随汽压下降,发生汽化,吸收汽化潜热,加剧与炉水接触的汽包下壁温度下降。另一方面,汽压下降后,炉水温度相应下降,增大汽包下壁的对流传热温差,使汽包下降冷却条件更好,使得上壁温迅速大于下壁温。

  1. 控制措施

    1. 进水期间的控制措施

严格控制水温和上水速度,进水温度应大于汽包壁温20℃且与汽包壁温差不大于50℃,汽包上水应缓慢均匀,上水温差不大时,控制啥灌水时间2小时左右。如果水温与汽包壁温接近,可适当加快上水速度,但应始终保持任意两点间汽包壁温差不大于50℃。

    1. 启动初期的控制措施

(1)严格控制汽包壁温变化率不大于1℃/min。如壁温差有超限趋势时,应暂缓升温升压。

(2)建立良好的水循环,保证小流量的连续补水,同时及时调整煤量或适当开启定排,以改善水冷壁受热不均和水循环不均的情况。

(3)尽量保持较高的给水温度。

(4)保证锅炉启动后,省煤器再循环门关严,不内漏。

(5)若启动过程中发现汽包温差过大,应减缓升压速度或暂停升压,并及时将旁路系统开大以增加蒸汽流通量。

2.3平时正常运行中的控制措施

平时正常运行中加强监视,进行分析对比,保证正常运行中,上下壁温差不大于50℃,发现异常及时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尽早恢复。

2.4正常停炉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1)尽量保证滑参数停机;滑停过程中,严格按规定进行操作,机组负荷变化率设定3MW/min,在减负荷过程中严格控制主、再热蒸汽压力下降率≯0.1MPa/min,主、再热蒸汽温度下降速度≯50℃/h。在降温降压过程中,应保持主、再热蒸汽温度过热度>80℃,主、再热蒸汽温差≯28℃,并严格监视并控制汽包壁温差。

(2)在停炉之前,如果汽包壁温差已经比较大了,可以在低负荷阶段适当多停留一段时间,以消除停炉过程中产生的汽包壁温差。

(3)当主汽压力降至0.5MPa、汽包壁温降至160~180℃、汽包壁温差不大于50℃时,开启所有排污门、疏水门、联箱放水门及给水管道放水门进行放水,当压力降至0.2MPa~0.5MPa时开启所有空气门,放水时要迅速,防止蒸汽在过热器和再热器内凝结。

(4)停炉后始终保持汽包水位在高水位状态。如停炉后,汽包壁温差仍较大,可将汽包进行补换水操作,补换水过程中尽量保持较高的给水温度。

(5)停炉8~10小时后可开启空预器进、出口风、烟挡板,二次风调节挡板,引、送风机进、出口挡板及动、动叶,进行自然通风冷却,如遇汽包壁温差超标,应立即关闭烟、风挡板停止通风,待壁温差正常后再打开。

(6)停炉18小时后汽包上、下壁温差≯40℃时,可根据检修需要启动一台吸风机对炉膛通风冷却。

2.5事故情况下的控制措施

尽量控制汽包压力下降速度,使汽包上下壁温度同步下降。同时在机组减负荷过程中,尽量提高给水温度,减少给水与汽包壁的温差。

  1. 结束语

汽包壁温差的增大,将导致汽包产生强大的热应力,上下温差越大,应力越大,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通过采取文中的一系列的措施,完全可以控制机组汽包壁温差在允许范围内,从而减小热应力对汽包产生的危害,切实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