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6
/ 3

谈论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

吴红梅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北 分公司,陕西 榆林 719000

作者简介:吴红梅(1988—),女,陕西延安人,硕士,中级工程师,从事土地工程研究。



摘要: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国民素质都得到了提升,加之近些年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环保生态理念的倡导,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各个领域的生态文化建设,尤其是对生态有一定破坏的土地工程更是不例外,本文首先对土地工程与生态文化的关系以及倡导土地工程生态文化的必要性进行简要分析,其次针对土地工程生态文化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益思考;最后对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发展方向进行简要概述,期待本文的论述对于帮助土地工程中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作用,合理规划土地用途,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关键词:土地工程;生态文化;关系;生态目标;决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56.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倡导,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生态文化理念应用于各个领域已然成为大势所趋,尤其是造成污染相对严重的土地工程领域。近些年虽然公众越来越重视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急需我们解决,因此对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进行论述具有极高研究价值。

1 土地工程与生态文化的理论概述

1.1 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概述

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就是指,在土地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系统,绿色可持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文化。土地工程生态文化的相关理论内涵十分丰富,本文主要从生态文化理念,符合生态文化的土地工程标准,融合生态文化下的土地工程的遵循的原则以及土地工程与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首先,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理念不同于传统的土地工程理念,是将“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理念与土地工程设计相关理念融合产生的新土地工程理念,该理念是人类自身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基础上所追求的一种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先进理念,具有前瞻性。引领着土地工程建设的新方向。

其次,符合生态文化的土地工程标准标准是指符合绿色土地工程的设计指标,也即一个土地工程设计可以称之为绿色土地工程设计的最低门槛。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严格遵循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是在满足绿色土地工程使用,功能以及构造等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土地工程对生态的影响与破坏。

第三,融合生态文化下的土地工程的遵循的原则应当贯彻于土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是贯穿建筑设计,施工以及竣工等建筑工程全阶段的原则,大致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则,一是高效节约利用资源的原则;二是健康舒适且满足用户需求的原则;三是整体及优化环境的设计原则。

最后,土地工程与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可谓十分密切,一方面土地工程是生态文化的载体,另一方面生态文化是土地工程的发展方向。土地工程的建设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让土地工程中充满生态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2 倡导土地工程生态文化的必要性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倡导土地工程生态文化的必要性进行简要概述。一是从外部的角度,一方面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以及公众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坚决反对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快速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倡导土地工程生态文化是国家和政府的倡导与号召,我们应当不遗余力的予以贯彻和执行,尤其是对于生态环境影响极大的土地工程,更是应当对土地工程建设贯彻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另一方面,公众的国民素质不断提升,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无论是在对土地进行农田建设还是建筑用地使用,都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因此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已经成为新增的强烈市场需求之一,倡导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是大势所趋,是时代发展必然的选择。二是从内部的角度,无论是农业用地,建筑用地还是其他的土地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都会对整体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而正因为以往公众对于土地工程生态文化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忽视生态系统本身的整体性,区域性以及关联性,导致水土流失,农田污染,建设用地污染,生态结构失衡等问题频繁发生,尤其是在近些年这些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将生态文化理念注入土地工程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2 土地工程生态文化现状及有益思考

尽管国家以及公众已经认识到土地工程生态文化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土地工程的生态现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急需我们解决,例如工作人员尤其是管理以及决策人员对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理念的普及程度以及了解程度有待加强,生态文化实际应用到土地工程中的应用程度有待加强,负责土地工程的相关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以及生态意识等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等等。整体来看将生态文化融合入土地工程现状仍然存在诸多挑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期望对于解决土地工程生态文化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土地工程与生态文化的高度融合有所助益。

2.1基于生态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土地工程设计

无论是农田土地建设还是建设用地使用工程一般均具有周期长,工程环节众多且复杂等特点,因此要在土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要切实贯彻生态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而最切实可行的方案就是促使相关土地工程建设人员树立科学的生态环保土地工程建设理念,只有在工作人员尤其是管理和决策人员中树立好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在土地工程设计以及后期施工过程中更好的应用生态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具体我们可以通过发放土地工程生态文化的相关学习手册,举办讲座,学习会等方式对生态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进行广泛的宣传,让生态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深深的融入进土地工程设计之中。

2.2 通过协调土地工程与整体生态环境践行生态文化


一个成功的土地工程应该实现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秉持着对整个生态系统影响最小的原则,充分实现绿色生态环保理念,在土地工程中充分体现生态文化。因此要想实现土地工程与生态文化的高度融合,就必须要充分做好土地工程与整体生态环境的协调工作,充分践行生态文化。具体来说一方面我们应该在进行土地工程设计之前做好实地环境调查工作,真实记录好需要进行土地工程建设地方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使得土地工程建成之后既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又能最大程度的与人文环境相协调,带动经济发展,最小程度的影响整体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土地工程构造的添景,分景,组景以及借景等方式对内外部环境的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最终协调好土地工程与整体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

2.3 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土地工程建设人才

土地工程建设具有极高的专业性,因此需要具备极高专业素质的土地工程建设人才,加之生态文化的倡导,整个土地工程建设领域对于土地工程建设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因此我们一方面应该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应该对现有的土地工程建设人才进行培养,具体可以采用三种方式进行培养,一是可以通过请专业人员定期举办讲座和学习会的方式对土地工程建设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二是可以将土地工程建设人员外派到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的企业进行学习,外派的员工在学习之后再在公司内部进行经验交流和学习,三是鼓励建筑公司员工从自己出发,主动自发的学习先进土地工程生态文化的相关知识,从自身丰富自己。

2.4 通过在土地工程中添加节能以及智能化技术体现生态文化的应用

伴随着计算机以及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不可避免的进入信息化时代,土地工程领域自然也不例外,而且信息化技术是促进土地工程与生态文化进行深入融合的有效手段之一,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最新的节能以及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土地工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最新的智能化技术对土地工程的实地环境进行更加准确详细的样品采集,数据分析等,充分了解生态环境,更有利于在土地工程中实现环保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生态文化;另一方面再做土地工程设计方案时,信息化以及智能化技术可以对相关环境进行模拟实验,确保土地工程投入运行对整体生态环境影响最低化。

3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发展方向

将土地工程与生态文化相融合是当今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必然之路,是包括土地工程在内的众多工程的必然发展方向,但是生态文化发展方向这一理念具有一定抽象性,因此本文将对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发展方向做具体详细的解读。

首先,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可以解读为充分协调人类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诚如我们所了解到的,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多,人多地少,城市建设用地增多农业用地变少成为了实施土地工程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土地工程生态文化发展方向必须要实现对土地的统筹规划,平衡人类与土地之间的矛盾,避免发生超越土地承载力,对环境造成伤害的情况发生。

其次,土地工程生态文化要朝着有利于人类“宜居乐居”的方向发展。土地工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例如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土壤性质等人为工程的手段对土地质量以及相关问题的改善来实现土地安全,保证人类在自然界的安全性,创造更美好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真正的实现人类的“宜居乐居”。

第三,土地工程生态文化要朝着维持土地的生态可持续性方向发展,具体而言是土地工程建设没有破坏所在生态环境下的特定状态,生态环境没有因为土地工程的人为操作出现衰退的迹象,始终处于平衡的范围内,能够使得当前安全的土地使用情况以及生态环境持续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可持续发展,简而言之就是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要促使土地工程人为干预自然环境的情况下形成良性循环,保持原有的生态系统可以持续存在甚至有所改善。

最后,土地工程生态文化要朝着实现自然美、景观美和生态美相统一的方向发展。自然美指的是自然力而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形成的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舒适的美感;景观美是指为了实现人的某种目的,而在人为干预下通过人为技术对自然进行的改造,但改造的过程中既实现了功能性又体现了美感,即景观美,例如在某座自然景观的大山中修建凉亭,道桥,索道等等;生态美是包含自然美以及景观美在内的复杂构成体,其更偏向于在尊重自然规律以及生态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满足人类的需要。而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强调的是既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又不破坏生态环境,那么自然要朝着自然美、景观美和生态美相统一的方向发展。

4结论

综上所述,实现土地工程建设与生态文化的高度融合是国家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对土地工程与生态文化的关系,倡导土地工程生态文化的必要性以及土地工程生态文化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有益思考和建议。期望本文的论述能够帮助公众更好的了解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重视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促进土地工程朝着人地和谐,“宜居”“居乐”,可持续发展,自然美、景观美和生态美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欧, 王欢元, 孙婴婴,等. 浅谈土地工程的生态文化[C]// 环境工程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 0.

[2]张海欧. 论土地工程的生态化设计——以陕西定边盐碱地生态化治理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18, 038(020):241-243.

[3]李娟. 土地工程理论研究及发展措施[J]. 城镇化与集约用地, 2018, 006(002):P.11-15.

[4]程学田, 严修宏. 浅析土地工程的建设与发展[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5(34).

[5]林泉. 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及发展趋势[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