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在家庭幼儿早期教育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2

创新思维在家庭幼儿早期教育中的应用

李景兰

中国人民解放军 61195部队前哨幼儿园 100091

【摘要】人类是具有高级创新思维的生物,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领域,不断的淘汰落后思想与事物,创造新事物、新思想。本文结合家庭幼儿早期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应用,呼吁在家庭中平等对待孩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心。

【关键词】创先思维;家庭;幼儿早期教育

创新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灵魂,教育创新是现代教育的革新。创新教育从培养孩子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开始,采用科学合理教育方式让孩子牢固、系统的掌握科学知识,开拓孩子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教育创新内容,涉及到了孩子的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家庭作为孩子接触的第一场所,具有早期创新思维启蒙的优势,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性。

营造和谐, 民主宽松愉悦的家庭氛围

家庭和谐气氛和民主宽松愉悦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孩子创新思想的培养。父母教养方式和人际交往关系对孩子影响很大。父母为孩子创造无拘无束教育环境,不过分强调孩子的成绩,鼓励和开发孩子的兴趣和价值取向,有利于孩子个性化创造发展;与孩子相处站在平等角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和平、民主、坦诚相待的,不是长辈可以有特权,避免让孩子处在恐惧、紧张的家庭氛围中;家庭教养中,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自由,智力上的独立,家庭日常事情可以和孩子商量,共同解决,开发孩子动脑能力,为孩子树立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创新能力孩子的父母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尊重孩子想法,认可孩子解决事情的能力,家中事民主化不专断。

2.从社会实际特征培养孩子

3.父母都具备独立性,有自己事业和兴趣,不借助婚姻提升自己的地位。

二、以孩子视角陪伴孩子,和他一起展开想象

孩子想象力开发比获取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没有界限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想象力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给孩子创造想象的机会,陪伴孩子阅读具有创新思维的书籍,阅读时不要给孩子直接读完整个故事,读到一半的时候,让孩子尝试猜想结果。例如,《希利尔讲世界地理》,是从地球起源开始讲述的,内容中有个插图是,一个小男孩飘在太空,拿着望远镜,观察地球。这幅插图会让孩子充满好奇,认为地球很重会把人压的喘不上气,还会想到地球飞到房子、树上,房子和树会变成什么样子,不要认为孩子想法浮夸,大人可以模仿孩子想象的样子,与孩子玩耍,从玩耍中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孩子就是这样只要不折断他想象的翅膀,他的思维就可以自由翱翔。

三、不要过早否定孩子想法,认真听完孩子的话

大人经常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孩子,当孩子讲话时,讲到一半大人按照自己的思维已经给出了结论,不去关注孩子是怎么想的。认真倾听孩子想法是家教中一种神奇艺术,父母倾听自己想法孩子能感觉到被尊重,认为父母将他视为大人了,孩子更愿意将自己心声告诉父母。例如,孩子放学兴冲冲的和妈妈讲上课时,老师讲了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觉得爱迪生伟大,并透露自己有当科学家的想法时 ,妈妈的回答会影响孩子的思维想象,若是妈妈这样回答“儿子,你的想法很好,想成为发明家现在就要多学习知识,多练习动手能力,将来你才会成为发明家。”孩子会增加学习动力,也会加强动手能力。若是这样回答“你成绩那么差,还想当发明家,快好好学习吧,别想那些没用的。”孩子会觉得得不到父母的认可,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心灵受到打击后,孩子不会再和家长沟通。教育孩子应该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减少说教的做法。

四、培养孩子意志,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所有的成功都是经过不断努力奋斗、进取得到的。现在小孩生长环境优越,承受挫折的能力越来越差。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怕孩子受委屈、失败,凡事都给孩子安排处理。孩子长大后遇到挫折便会承受不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偶尔给孩子制造点麻烦,让孩子感受一下挫败感,提高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激发孩子克服困难追求目标的勇气。承受挫折的勇气不是鼓励可以实现的,是需要锻炼培养的。例如,孩子有自理能力后,带孩子去医院打预防针,孩子害怕不配合医生,紧紧地抓住父母不肯松开。这时父母可以狠心一点,将孩子留给医生,走出接种室。当孩子自己独立打完预防针后,给予孩子一番表扬。家长不走出接种室,坚守在孩子身边,孩子就会继续使小性子。家长离开孩子,让他一个人面对困难,孩子失去了依靠,就会用自己的意志克服疼痛与胆怯。因此家长应该有让孩子吃苦的意识,肯吃苦、能吃苦的孩子,性格才会坚强、勇敢经得住更大挫折的考验。

五、培养幼儿正确思维方法,提高儿童创新能力

幼儿对外界事物接触的多,才会学会探索,家长引导幼儿正确认识事物,正确解决问题思维方向,幼儿探索世界才能发现并解决问题。

对称思维:世界万物都是相对称存在的,有比对人们才能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探索未知,想要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对称思维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极限思维:循环是事物可以换另一个角度观察思考,不规则图形可以分割成为有规则图形,一件事可以用几种方法解决,这些无穷思维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另一种方法。培养幼儿创新思想从类比思维、发散思维、图形分割思维培养开始。

、激发幼儿的兴趣爱好

广泛兴趣爱好是开启幼儿探索思维与创新思维发展的钥匙。家长培养激发幼儿兴趣,应多带幼儿走进自然、社会大环境中。空间环境变大,认识的事物变多,会有很多事物会吸引到幼儿,家长会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应正确引导培养幼儿兴趣爱好。幼儿探索世界从质疑开始,家长认真回答问题,对幼儿提出的问题和表现出的探索精神给予肯定。因为在问题中极有可能会闪现创新精神的灵感。因此家长积极指导创设问题,激发幼儿提问积极性。

、鼓励并尊重幼儿的创造性表达方式

幼儿认识文字较少,遇到问题总会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幼儿探索、联想后,用自己方式与家长交流时,家长应对幼儿,展示和表达思维的方式给予肯定,以孩子视角达成交流,并帮助孩子进行评价,明确隐藏在事物中的东西,与孩子共同分享、欣赏。孩子对音乐敏感性较强,可以捕捉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在家中家长可以培养幼儿分辨各种乐器声音。

培养幼儿将乐器声音与现实事物产生联想的能力,例如:沙球晃动发出“沙沙”的声音,可以与下雨声音联想起来,扬琴发出的声音可以与走楼梯声音联系起来,也可以把声音与具体动作联系表达。家长在孩子产生联想时,一定要肯定孩子想象,支持创造表达方式。尊重幼儿创造表达方式可以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反之家长不关心幼儿想象或用自己方式纠正幼儿创造性表达方式,会禁锢幼儿探索能力,泯灭其创新积极性。

小结:

人的本质属性是创新。创新能力与先天智力因素有关,但会受到后天兴趣、想象、好奇、意志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影响。非智力因素对创新思维的形成和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人的智力是先天因素无法改变,我们可以通过后天培养改变孩子创新思维能力,后天培养更能使孩子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王锁贵. 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方式探讨[J]. 才智,2019(36):68.

[2]张晓龙. 儿童文学作用与创新思维教育关系刍议[J]. 文教资料,2019(32):63-65.

[3]潘春荣,张飞. 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的探索和思考[J]. 轻工技,2018,34(12):133-135.

[4]马妍,侯丽英,周艳丽.基于大学生创业的创新思维教育[J].改革2019(11):111-113.

[5]车东风. 小学教育的创新思维培养探讨[J]. 科技风,2019(34):37.

作者简介:姓名:李景兰 性别: 女 出生年月日:1971年11月11日
贯籍:北京 民族:汉 学历: 大专 职称 :小教 一级 研究方向: 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