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外科创伤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2

乡镇卫生院外科创伤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

付绍青

湖北省巴东县东瀼口镇卫生院 属于乡镇卫生院 湖北 恩施 444301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对乡镇卫生院外科创伤采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择我乡镇卫生院近两年收治的外科创伤患者92例,按照其入院的先后顺序把这些患者以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分配,每组为46例。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辅助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变化比较明显,两组数据比较得出P<0.05的差异。结论 心理护理在乡镇卫生院外科创伤患者中的有效应用,对患者负面情绪的缓解,生活质量和家属满意度的提升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外科创伤;心理护理


创伤指的是因外力作用下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因创伤引起的伤害一般是突发性的,一定程度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相关研究指出,基础护理辅助心理护理患者恢复较快,治疗的效果也相应提升[1]。本文主要对比了乡镇卫生院外科创伤患者应用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的不同成效,具体报告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研究选取我卫生院2017年2月—2020年5月收治的创伤患者46例,以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分配。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5:8;年龄最小为18岁,最大为46岁,均龄为(26.15±3.58)岁;上下肢创伤者分别为13例、10例。研究组患者包括17例男性、6例女性,年龄从20岁至44岁不等,均龄为(27.21±3.13)岁;包括17例上肢创伤、7例下肢创伤。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的差异性差别不大(P>0.05);可以参与对比。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入院后及时对患者进行诊治,积极完成血常规等基本检查;如果患者活动不受限制,对于其检查、缴费、办理入院手续等医护人员可从旁协助。选择没有感染者的安静清洁的病房,对病房内及时做好消毒和清洁;严格按照无菌原则对患者提供相关护理服务;遵医嘱合理指导患者服药,日常对病房勤加巡视,对患者伤口是否存在感染加强观察。

以此为基础对研究组辅助心理疏导,主要包括:(1)入院后针对患者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等情绪,医护人员应重视与其沟通,及时了解其心理活动并安慰;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调整病房的温湿度;(2)医护人员应在患者接受检查的过程中对其加油打气,使其积极配合检查接受治疗;(3)积极寻找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诱因,采用针对性的措施疏导;把病情详细向患者讲解,必要时可采用合理的心理暗示。用通俗的语言解答患者的相关疑问,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4)对于不同患者的疾病对其相关知识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假如患者是烧伤患者,应把相关专业知识,治疗方、过程、注意问题等详细讲解;(5)对患者进行鼓励,适当的给予患者以帮助和关心,使患者孤独感、疼痛感得以减轻,树立和疾病做斗争的信心[2]

1.3观察判断指标

护理前后对不同组别患者的焦虑、抑郁,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与分值呈正比;选择我院自制的综合评定生活质量的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100分满分,生活质量和分值呈正相关。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都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2.0分析和处理,以(5facd37b4cef1_html_d69641c90b583af3.gif ±s)为计量资料的表示单位,并行t检验,对比组间数据得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用P<0.05表示。

2.结果

2.1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

表1 护理前后不同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对比(5facd37b4cef1_html_57b5efb022ea08ac.gif ±s)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6

58.63±6.61

50.20±5.51

62.48±5.56

56.14±4.65

研究组

46

61.05±4.04

39.11±2.13

63.05±4.06

36.60±2.21

t值


1.260

13.240

1.587

25.356

P值


0.206

0.000

0.151

0.000

分析可得,护理前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都不同程度降低,研究组患者降低幅度更明显(P<0.05)。

2.2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表2 不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5facd37b4cef1_html_57b5efb022ea08ac.gif ±s)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46

63.35±2.66

78.36±3.22

研究组

46

64.32±2.52

93.48±5.24

X2


1.921

23.248

P值


0.057

0.000

分析可知,两组在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的评分都明显提高,研究组患者优势更显著(P<0.05)。

2.3比较不同组别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比较可得,护理后对照组家属满意和不满意例数分别为37例、9例,满意度为80.43%;研究组家属满意和不满意例数分别为44例、2例,满意度为95.65%。

3.讨论

在临床上外科是一个重要的科室,大多数患者都是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病情危急的患者,手术过程中许多患者往往会有应激反应出现,导致其出现心率和呼吸频率等加快的问题,而且使患者产生不良心理情绪,如焦虑、抑郁等,手术的进程和治疗康复的效果都会因此而产生较大影响。所以术前术后应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引起充分重视,通过对其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措施,促使其不良心理得以消除,进而树立康复的信心。相关学者研究指出,外科创伤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和不良心理在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改善比较明显,住院时间也缩短[3]

通过本文研究可知,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接受心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在不良情绪(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组间差异比较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

综上所述,乡镇卫生院的外科创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可获得显著成效,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程度较大,生活质量也随之提升,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合应用。

参考文献:

[1]孙金良.乡镇卫生院外科创伤实施心理护理的成效分析[J].家庭保健,2020,000(001):206.

[2]刘美丽,刘燕君,王婷,等.外科创伤性患者的手术急救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000(12):88.

[3]李华.基层乡镇医院普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干预作用[J].医学信息,2019,32(z1):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