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方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2

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方案

刘大泽

昭通市中医医院 云南省昭通市 657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脊柱脊椎损伤的临床康复治疗路径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脊柱脊椎损伤的患者50例,多以云南昭通地区为主,通过利用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对其进行治疗,从而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自理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再把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和治疗之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临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我院50例脊柱脊椎损伤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之后,其身体情况恢复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相比较于在没接受治疗之前的情况好很多,所以患者进行临床及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促进身体恢复。结论:在临床医学中针对脊柱脊椎损伤患者进行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方案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促进身体恢复,该方法在临床医学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脊柱脊椎损伤;临床康复治疗;实施方案;效果分析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医疗技术水平也有了质的发展,在针对脊柱脊椎损伤这一病症,毫无疑问的说,该病在治疗时间以及消耗医疗资源方面是属于高消耗的,其治疗时间长,病理知识复杂,消耗的费用高以及治疗效果不明显[1]。而且脊柱脊椎损伤作为一种比较严重的中枢神经损伤,其有着很大的可能性是不能恢复的,患有该病的患者一般情况下是丧失了一定程度的劳动力,而较为严重的患者则是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其对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通常患有该病的患者会使得身体其他部位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2]。因此,针对该病症的危害性,我院试图通过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的实施方案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随机选取了2017年1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脊柱脊椎损伤的患者50例,通过临床康复治疗方案来提高对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20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脊椎损伤患者为对象。选取了50例。在这50例患者中,女性患者有26例,男性患者有24例。年龄分布:30~61岁,平均年龄(45.5±15.5)岁。经过细致的统计分析处理一般资料后,并未发现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胸、腰等的脊柱损伤标准。2、知情并同意签署本次研究知情书。排除标准:1、有精神疾病者以及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严重的老年骨质疏松、乙型肝炎等传染病患者。2、近期有过重大手术或使用过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者。3、有严重的并发症,比如盆骨骨折以及脑外伤、肺部感染等。4、年龄大于70岁。

1.2方法

针对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以及对患者的诊断判断患者脊柱脊椎损伤之后神经的恢复效果等,作为对患者进行临床康复治疗路径方案的制定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在对患者进行制定临床康复治疗路径的时候,以帮助患者进行骨折复位、保护受到损害的神经以及对其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为主要治疗方向。对患者的治疗时间为5~6个月,具体时间以患者的恢复效果为准。其治疗方案为: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饮食计划等相关的护理计划,并对手术治疗后的患者进行生命体征以及体温的监测等,并根据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住院时间。

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为:根据之前对患者的身体评估适当的调整对饮食以及身体管理的计划,增加恢复运动锻炼等项目通过医护人员组成疗效评价组,对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进行合理的评估,以ASIA评估标准进行。

1.3评价指标

根据患者在接受临床及康复治疗的身体恢复情况以及自理能力等的情况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评分>6分则表示患者可以自理,4~6分表示患者可以基本自理,但是需要借助其他人的帮助,<4分表示患者不能自理,完全需要其他人的帮助。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计量资料(t)和计数资料(X2)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本)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 x±s)、计数资料表示为(n,%),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其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分为(6.05±6.88)分,在通过有针对性的6个月治疗之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达到了(9.65±5.21)分,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进行临床及康复治疗对脊柱脊椎损伤的患者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能够促进患者的自理能力得到提升。

3讨论

脊柱脊椎损伤在临床医学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该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而且引起其治疗费用高昂以及治疗效果缓慢,作为现在治疗成本比较高昂的临床疾病[3]。为此,为了更好的促进脊柱脊椎患者恢复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出了临床及康复护理的治疗方案

[4~5]。经过本文的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情况,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善。因此,临床治疗及康复治疗路径在针对脊柱脊椎损伤的患者有着很大的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宏炜, 李军, 杜良杰. 肝癌膈下动脉化疗栓塞术致脊髓损伤康复治疗1例报道[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 024(004):472-476.

[2]程建, 刘明明, 郭杨,等. 针药结合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9, v.34(03):412-415.

[3]刘莹, 桂裕昌, 黄潇潇,等.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不完全性颈段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其分子机制初探[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0, 042(003):209-214.

[4]刘洪举, 邱智, 朱思刚, et al. 不稳定支撑面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胸腰段骨折伴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和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0, 42(08):716-721.

[5]边静, 张为民, 王宇峰,等. 中医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5(01):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