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1
/ 2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朱菊萍

三明市第一医院眼科 365000

[摘要] 目的 探究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眼科AACG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n=55),观察组进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眼内压低于对照组和入院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对护理的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手术期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稳定情绪,保持良好心态,术后实力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优质护理;围手术期;心理状态;术后恢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快、危害大、治疗不及时,随时可能失明,是我国老年人群致盲的眼病之一[1]。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目前只能通过手术来治疗,患者还会担心手术中存在的未知风险。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和手术的恢复效果,因此探究优质护理应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极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眼科AACG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5)。对照组男25例,女30例,年龄52-72岁,平均(64.45±5.76)岁,病程(3.23±1.23)d,发病位置:左眼30例,右眼16例,双眼9例;观察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53-73岁,平均(64.78±5.43)岁,病程(3.45±1.34)d,发病位置:左眼28例,右眼16例,双眼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均由眼科检查确诊为原发性AACG,无眼科手术史,本人及家属同意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对药物有过敏,由其他疾病或者外力引起的眼部结构受损,其他并发疾病,肿瘤患者,有眼科手术史。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药物控制IOP,待消炎后进行周边虹膜切除手术。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①术前护理:态度热情、语气温和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日常需求,并向其提供帮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信任感。讲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相关知识,目前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告知手术的主治医生、目的、方法、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让患者对疾病有更多了解,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讲述以往成功案例,为患者增强治疗信心,鼓励患者平和面对手术。②术后护理:指导患者饮食,每日多食用蔬菜水果,食用易消化、清淡的食物预防便秘,以免影响术后滤过道形成。术后2-3天多卧床休息,不能随意揉眼睛。患者在术后眼部有不适感,行动也不方便,患者情绪会有波动,要给予患者更多理解和鼓励,适当的安慰患者,缓解产生的消极情绪,嘱咐患者保持平静的情绪,更有利于手术的恢复。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反映采取有效措施。每日为患者眼部清洗防止感染,及时使用抗炎眼药水。42更换干净纱布,注意包扎动作专业轻柔,包扎松紧度,避免过紧压迫眼睛,过松伤口易感染。③出院前优质护理:术后一周,教给患者正确的眼部按摩手法,每天适当的按摩力度及次数,可以促进房水流通。嘱咐患者定期到院检测眼压,正确使用眼药水,每天保持平和心态,有任何不好情况,及时到医院检查。

1.3观察指标

1)眼压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第4d、出院时眼内压情况,统一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2)心理状态[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SAS 与SDA分别有20条项目,4级评分,得分越高,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越情况严重。3)一般住院情况:评估两组患者住院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NSNS评价,共19条项目,5级评分,最后的分百分制,得分越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越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3]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 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眼压

入院时两组患者眼内压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第4天及出院时观察组眼内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眼内压大小比较(`x± smmHg)

组别

n

入院时

术后第4d

出院时

观察组

55

42.36±4.62

24.23±3.67

18.75±2.24

对照组

55

42.45±4.31

27.45±4.98

22.54±3.87

t


0.1056

3.8602

6.2859

P


0.4580

0.0001

0.0000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入院前相比P<0.05 1mmHg=0.133kPa

2.2 对比两组护理前后SASSDS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与SDS比较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 SDS均有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x± s、分)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

入院时 护理后 入院时 护理后

观察组

55

56.26±7.67

32.43±5.45

56.89±7.56

35.87±6.13

对照组

55

56.45±7.24

40.45±8.89

56.43±9.93

43.46±8.32

t


0.1336

5.7039

0.2733

5.4468

P


0.4470

0.0000

0.3926

0.0000

注:与入院时比较P<0.05

2.3 对比两组一般住院情况

观察组住院平均时长低于对照组,NSNS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两组患者一般住院情况比较(`x± s

组别

n

住院平均时长(d)

NSNS评分 (分)

观察组

55

5.43±1.24

87.43±6.45

对照组

55

8.23±2.46

70.64±8.98

t


7.5377

11.2621

p


0.0000

0.0000

3讨论

在围手术期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拉近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距离,消除在陌生环境产生的紧张感,对医护人员的了解,疾病的正确认知,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心理护理干预可以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心情保持平和,更有利于术后恢复[4]。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后 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9P<0.05),优质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增强治愈信心。优质护理后,观察组眼内压恢复的对照组好,观察组术后第4d与出院时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和入院前眼压(均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长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长,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效果,促进病情的恢复。术后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全面的护理服务,让患者更加放松的治疗。术前术后心理干预,让患者情绪波动小,减少了其他不好情况出现的影响,术后视力恢复更加。


参考文献

  1. 毕波. 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心理状态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016(004):191-192.

  2. 王松丽. 优质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J]. 饮食保健, 2019, 6(41).

  3. 李盼盼. 优质护理配合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19, 031(007):159-161.

  4. 史汝峰, 刘元彬.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心理状态及术后恢复的影响[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 025(010):1667-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