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以文字主题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2


大班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以文字主题为例

李玉华

广东省 珠海高新区容闳幼儿园 519000

摘要皮亚杰认知理论得知,处于幼儿阶段的儿童,其语言处于成熟期,也是发展的关键期。在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有助于提升幼儿阅读水平,丰富阅读内容,帮助幼儿积累阅读经验。本文从大班开展的“文字”项目主题活动着手,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础上,通过与幼儿进行的一系列主题探究活动,让幼儿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能力上得到提高。活动得知,幼儿在有了良好的语言表达水平之后,在人际交往,使其在认知、社会性、艺术鉴赏等方面也会得到显著提高,为迈入小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关键字文字主题;语言学习;幼小衔接

一、主题开展的背景

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语言是其与同伴交往、成人交往的工具,帮助其在幼儿园的小社会中建立秩序感、成就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社会情感发展、社会性学习、认知水平的发展。作为幼教工作者,要适当地给儿童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利用各种资源,让其在书面语言、口头语言等方面得到提高。

学龄前儿童在口语表达方面,能认真听,愿意并能清楚表达,并且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在书面语言方面,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且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6岁的儿童语言已经到飞速发展的敏感期,此时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相应的活动,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对其语言的飞速发展势必事半功倍。同时,幼小衔接工作是进入大班后需要开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三、主题课程内容设计及开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一步提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同时,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读物,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拓展学习经验。

(一)语言环境的创设

环境是幼儿能参与的、有互动的、有教育意义的、能持续为教育服务的。因此,在班级中设置语言区,投放各种材质、体现多元文化及生活化的文字卡片。投放各国文字,;投放生活中有文字的材料等。有了以上材料的引领,幼儿能自主发现生活中的文字,如马路上的路标、商铺名称、幼儿园的各种标志、食品包装袋文字等,从而拓宽幼儿认字范围。

大班幼儿到了书写的爆发期,他们从最初的画画到现在的画字,会自发地进行前书写练习。为了满足幼儿能及时记录自己想法的需要,在班级中间的位置放了各种规格的纸和铅笔,供幼儿随时书写,同时在语言区提供展板,让幼儿书写完后能展示自己的作品,对班级其他幼儿也起到榜样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口头语言的发展

3-6岁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中之重。幼儿需要学习倾听并理解交流着的语言,同时还能在一定情境中完整、清晰地表达自我。因此,在班级给幼儿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非常重要。在主题进行的过程中,让幼儿在早上的欢迎时间在集体面前播报新闻,中午分享睡前故事。同时也要求其他幼儿认真倾听,老师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引发幼儿对故事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同时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经过一个学期的分享,班级幼儿在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这些能力的提升对其在同伴交往中各种矛盾冲突的解决也有很大帮助,他们不但能在发生矛盾时正确识别问题所在,甚至能参与并解决同伴的矛盾,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也是一大提升。

(三)书面语言的发展

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3-8对是儿童学习早起阅读和读写的关键期。我们要把握这个实际,培养幼儿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帮助幼儿做好书面语言的准备。

对5-6岁幼儿来说,要求能够专注地阅读图书。书架上关于社会交往的、情绪管理的、科学认知的、故事情节发展的等各类书籍能让幼儿在工作时间、餐后等空闲时间进行自主阅读。

在班级的大组活动中,有计划地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续编、创编故事,其中幼儿最有兴趣的是进行创编书本。在幼儿认识了书本的结构后,幼儿开始自发地编书。书本内容大都是与自己经验、兴趣相关,在每天的自选区域游戏时间都有幼儿在进行书本创作,在睡前故事分享时间也可以选择分享自己写的书。经过一个学期的积累,平均每个孩子有8本书,在制作这些书的过程中幼儿创编故事的能力,把想法落实在纸面的构图能力,绘画时手指小肌肉的力量等方面得到了的锻炼,为孩子进入小学阶段的阅读及书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能够用图画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想法是前书写的一部分。“画字”或模仿方块字的一些简单特点是大班幼儿书面语言发展的重要一环。在班级,每位幼儿一本A5的本子,让幼儿把生活中认识的字,用剪贴、仿写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在本子上,用这样的方式积累文字。

(四)家长及社区资源的利用

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可以增进家庭与幼儿园的感情,增强家长的教育理念。对于老师来说,可以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拓宽幼儿的视野,增长幼儿知识。在主题活动中,我们研究到“造纸”的话题,幼儿问题很多,为了让其能主动探究问题去寻找答案,我们邀请开办美术学校的家长来园给孩子们示范古法造纸,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纸的简单制作过程。

在班级出版书本是幼儿用笔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生活经验的一种方式,但我们出版了这么多书该怎么办呢?经全班研究决定,我们邀请全幼儿园的家长来当顾客。并且在售卖前请家长一起实地参访无界书店,了解书本的分类、价格、收银,买书时排队等经验。有了这样的经验才让幼儿在班级把自己的书店开张,并按照书店里的工作人员分配角色,承担自己的角色任务。

(五)成果展示

经过一个学期的文字主题的开展,幼儿从自身的问题出发,一起了解的文字的组成,认识偏旁部首、笔顺、笔画名称,为接下来的小学学习奠定了基础;文字的表现方式,引导幼儿从生活中学习、了解文字,了解生活中文字给我们传递的信息,幼儿学会看广告纸、路牌等,同时了解他国文字及文化;文字的使用,即交流,了解写信、发邮件、语言表达,在班级进行故事比赛,设置广播站、新闻播报站、英语角,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有不同语言的交流。

四、研究结论

通过文字主题的研究可知,幼儿语言发展与其他方面的发展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首先,幼儿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互为支撑。幼儿接住语言能观察和发现身边各种食物的相同点及不同点,进而间接获得新的概念;同时,语言促进幼儿创造力思维。

其次,语言发展对社会性发展起促进作用。幼儿语言的发展帮助幼儿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主题活动中涉及到参访,师幼利用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幼儿园资源等来协助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语言发展与幼儿的各个方面的成长不可分割、相辅相成。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可以与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艺术、健康、科学等不同的符号系统沟通互动,实现人与人之间表情达意的功能。幼儿语言的学习与发展,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艺术的情感、内容,进而进行再创作。

大班幼儿在文字主题研究中,由主题延伸出来的更多细化的活动,让其在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方面得到了很大提高,最重要的是幼儿对“文字”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愿意探索和发现问题,维持着良好的学习品质,并且会一直研究下去。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 冯晓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2]让·皮亚杰著, 傅统先. 儿童的心理发展:心理学研究文选[M].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2.

[3]董奇. 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4]张丽. 如何提高幼儿绘本阅读的自主性[J]. 基础教育研究, 2014, 000(011):57-58.

[5]吴航, 朱佳佳, 董雨果. 中班幼儿积木游戏发展水平观察研究[J]. 早期教育(教科研版), 2018, 000(011):P.37-4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