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变更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6
/ 2

建筑工程管理中工程变更管理

刘伟

61032319880318****

摘要:建设周期长,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施工情况容易与投标文件及合同内容发生一定偏差,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将进行工程变更。各种原因可能会导致工程变更,但所有工程变更都会导致原始设计变更,对专案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重视项目变更管理工作,有效控制项目成本,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变更;管理

1建设工程变更原因及影响

1.1工程变更原因

(1)设计因素。工程项目设计方案存在诸多不合理内容,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修正,导致工程变更;设计人员参照的勘察资料与现场实际存在偏差,导致设计出现失误,影响工程建设成效,引发变更。

(2)招投标因素。部分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存在腐败现象,导致不符合资质要求的施工单位中标,工程建设期间频发出现问题,引发工程变更;招投标环节签署的合同内容不完善,存在模糊语句,导致工程建设内容出现理解偏差,引发工程变更。

(3)施工因素。为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施工单位提出新技术或新工艺,导致工程变更;在未经过变更审核通过时,施工单位以不签证方式提前施工,导致建设工程出现重复签证问题,引发造价风险。

(4)其他因素。在工程项目建设中,自然条件变化,也会导致工程变更,如地震、降雨、大雾等,影响原本施工计划,不得不进行工程变更;建设单位需求变化,在工程项目投入建设后,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的需求可能出现变化,导致工程设计与施工均随之改变,引发工程变更。

1.2造价管理风险

建设工程在出现工程变更后,使施工方案、施工材料与设备需求、施工人员配置出现变化,导致工程项目的资源投入与费用支出出现变化,进而引发造价管理风险。细化来说,该风险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工程变更会加大成本投入,对造价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变更项目涉及的相关利益方可能出现索赔现象,引发矛盾纠纷,不仅造成相关利益方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工程建设效率;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在该工程项目的投入加大,会影响单位的资金流动,可能导致同期其他工程项目的资金出现紧缺,不利于建设单位长期可持续发展。

2基于工程变更的造价管理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工程变更对造价管理产生较大负面影响,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利益方协调配合,加强对工程变更的管控,在规避工程变更出现的同时,降低工程变更对造价管理的影响,保障工程项目建设效益。

2.1加强流程管理

通过工程变更原因分析可知,引发工程变更的因素覆盖建设工程全过程。作为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单位需加强工程管理,在工程建设的决策阶段,与工程建设流程相匹配,实现工程变更的有效管控。

结合上述工程变更控制流程可知,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工程变更由建设工程相关利益方提出,如设计部、采购部或工程部等。各个部门会结合工程建设要点与需求,提出相应的工程变更方案,提交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需结合工程建设现状,组织相关利益方评估各个单位提交工程变更方案的可行性及科学性,决定是否进行工程变更。细化来说,在工程变更控制中,需对工程变更方案的如下内容进行评估:

  1. 工程部评估内容:工程变更方案提出的新结构是否安全、提出的新工艺是否具备可行性、新工艺实施对工期的影响等;

  2. 采购部评估内容:工程变更方案所需的材料、设备成本,采购难度等;

  3. 财务部评估内容:工程变更方案的引起的变更费用、变更后施工工艺的实施费用、预期收益等;

  4. 环保部评估内容:工程变更方案提出的技术方案是否具备可行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所需的材料是否具备环保可持续性;

  5. 销售部评估内容:工程变更方案实施的成本与变更后功能改进间的关系。

2.2加强合同管理

2.2.1合理选择合同类别

在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合同类别有总价和单价两类,建设单位需结合工程特征,合理选择合同类别,为合同管理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总价合同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合同当事人已经明确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清单,具备工程施工图纸及预算书,以此设立的建设工程合同,要求合同总价在规定的范围内,不可出现变动。在该合同类别中,可通过合同条款,明确变更引起的造价风险范围、造价变化计算方式等内容,为工程变更引发的造价变动计算与控制提供帮助。单价合同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合同当事人约定根据工程量清单及其综合单价,明确条款的合同。在该合同类别中,可通过合同条款,明确工程变更引起的综合单价风险范围、造价变化计算方式等内容。

2.2.2优化合同条款内容

在合理选择合同类别的基础上,建设单位需优化合同条款内容,明确合同时双方在工程建设与工程变更等方面的责任义务,避免建设单位出现较大经济损失。以施工合同为例,建设单位需结合招投标文件内容,进一步完善施工合同的内容,在施工合同中明确施工期间工程变更的范围、变更权、变更支付方式及变更流程等内容,明确变更报告时限,使合同双方在工程变更方面的责任更为明晰,避免因工程变更出现索赔现象,影响双方合法权益。

2.3加强变更管理

2.3.1明确变更估价原则

针对工程变更对造价管理的影响,建设单位在合同中完善工程变更相关条款的同时,还需明确变更估价的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1)对于已经标价的工程量清单或者预算书中存在相同项目的情况,可根据相同项目的单价确定变更估价。

(2)对于已经标价的工程量清单或者预算书中不存在相同项目的情况,可根据预算书中类似项目计算变更估价。

(3)对于工程变更使工程建设中已经完成的变更工程量、己经标价的工程量清单或者预算书中列出的此项目工程量出现较大改变,其改变幅度超过15%的情况,不存在与变更项目相同或类似项目的情况,可根据工程变更的成本与收益,由建设单位与合同当事方共同商讨,明确最终的变更价格。

2.3.2做好价格调整工作

在工程变更方案已确认实施后,建设单位需做好价格调整工作,将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减到最低,保障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细化来说,针对不同内容引发的变更,采取的价格调整策略不同。对于市场价格变化引起的价格调整,建设单位可根据价格指数、造价信息或专用合同条款中规定的方式进行价格调整,保障工程变更后价格调整的合理性,确保工程变更实施后工程造价处于工程总成本范围内,使建设工程能够按期完工。对于法律变化引起的价格调整,建设单位需根据责任主体,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承包人在工程建设期间出现工期延误现象,而在延误期间法律出现变化,则由承包人承担工程变更费用。在无责任主体时,由监理单位根据合同内容,明确价格调整方式。对于工程量偏差引起的价格调整,建设单位需结合工程量偏差的程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保障建设工程综合造价的合理分摊。如果工程量增加部分超过15%,需对综合单价进行降低处理;如果工程量减少部分超过15%,需对综合单价进行增加处理。

3结论

综上所述,受设计、招投标、施工等因素影响,建设工程易出现变更现象,引发造价管理风险。通过本文的分析,建设单位需加强流程管理、合同管理及变更管理工作,强化对工程变更的管控,保障造价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将建设工程实际成本控制在投入成本内,实现建设工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晶.浅析高校建设工程变更对造价管理的影响及管控对策[J].价值工程,2020,39(1):133-134.

[2]张建清.建设工程变更与造价管理探讨[J].科技风,2018(31):120.

[3]姚艳.工程变更对造价管理的影响[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