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联合生化汤在治疗药物流产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温针灸联合生化汤在治疗药物流产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巫海婷 张仁茹 周艳红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江西 上栗 337000

摘要:目的:分析温针灸联合生化汤用于治疗药物流产的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早孕要求终止妊娠患者的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温针灸联合生化汤,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下腹部疼痛情况、孕囊排出情况、阴道出血时间、清宫率。结果:观察组下腹部疼痛发生率、阴道出血时间、清宫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3h内孕囊排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联合生化汤用于药物流产有助于促进孕囊的排出,改善下腹部疼痛和阴道出血症状,降低清宫率,适合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药物流产;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温针灸;生化汤;临床预后

药物流产是早孕终止妊娠的常见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的优势,无需进行宫内操作,有利于减轻患者的损伤[1]。但临床实践中常出现流产不全、宫内组织物残留等情况,部分患者可能合并子宫收缩不良及感染,仍需予以清宫手术治疗,增加了患者的痛苦[2]。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很多疾病治疗中都有着独特的优势。本研究旨在为解决药物流产相关问题寻找有效的中医药解决方法,将温针灸与生化汤用于药物流产,效果较好。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间早孕要求终止妊娠患者的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2-38岁,中位年龄(30.37±3.29)岁,其中初产妇15例,经产妇25例。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符合早孕的诊断标准,均为停经≤49d的健康育龄期女性,要求终止妊娠且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排除米非司酮、前列腺素禁忌症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1.2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研究对象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予以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方案,具体方法为:第1日晨顿服米非司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49号、25mg×1片 ,10mg×1片)150mg,第3日晨顿服米索前列醇(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68、片剂 200 ug x 30片,120片)600μ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温针灸联合生化汤,具体方法为:口服米索前列醇后30-60min之内,以0.3mm×25mm毫针刺入合谷穴,以0.3mm×40mm毫针刺入三阴交穴,得气后,留针艾灸30 min。同时予中药生化汤口服,方从当归12g、川芎6g、桃仁10g、益母草10g、炮姜6g、甘草6g,50ml/次,2次/d,连服7d。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下腹部疼痛情况、孕囊排出情况、阴道出血时间、清宫率。

1.4数据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带入统计学信息软件SPSS 21.0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5fa366c446848_html_f424173bff83a9e5.png )表示,采用t检验;p<0.05提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下腹部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20例患者发生下腹部疼痛1例(5.00%),对照组20例患者发生下腹部疼痛6例(30.00%),观察组下腹部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3290,p<0.05。

2.2两组孕囊排出时间比较

观察组20例患者3h内排出孕囊19例(95.00%),3-7h排出孕囊1例(5.00%);对照组20例患者3h内排出孕囊9例(45.00%),3-7h排出孕囊11例(55.00%);观察组3h内排出孕囊率优于对照组,x2=13.789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阴道出血时间比较

观察组20例患者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为(12.22±5.24)d,对照组20例患者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为(18.88±6.36)d,t=3.614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4两组清宫率比较

观察组20例患者清宫2例,清宫率为10.00%;对照组20例患者清宫8例,清宫率为40.00%;x2=4.8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药物流产是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口服终止早期妊娠,现阶段广泛用于临床。米非司酮可使子宫蜕膜变性坏死、宫颈软化,米索前列醇可使子宫兴奋、收缩,促使胚胎排出。药物流产适用于终止49日以内的妊娠,使用药物后因机体孕酮活力下降,可引起流产,再以药物使子宫发生强烈收缩,迫使妊娠组织排出体外。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子宫收缩自觉下腹部疼痛,这种疼痛不适的个人耐受程度存在一定差异。药物流产避免了手术流产的疼痛及相关并发症,具有应用方便、不刮宫、痛苦小等优势,但药物流产后流产不全、失血过多、副作用等也较为常见,必要时需进行清宫,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中医认为药物流产属“堕胎”范畴,可致冲任受损、胞宫留淤,患者常因产后虚损、淤血组织经脉儿导致血不归经、日久不净,其病机在于“虚”和“瘀”,临床可予生化汤治疗。作为家喻户晓的产后代表方,生化汤具有温经止痛、化瘀生新之效,对产后淤血腹痛有较好效果,多用于胎盘残留、人工流产及引产后阴道出血异常、子宫复旧不良等治疗。针刺合谷穴、三阴交穴后留针艾灸,适用于治疗脾经病证、足少阴肾经病证、足厥阴肝经病证的治疗,如月经不调、带下、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现代研究表明,针刺能增强脑垂体后叶功能,从而实现调整子宫收缩的作用,通过提高子宫节律收缩,达到提高早期妊娠完全流产率、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的目的[4]

为解决药物流产相关问题寻找中医药解决方法,本研究将温针灸联合生化汤用于药物流产病例,结果提示观察组下腹部疼痛发生率、清宫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3h内排出孕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阴道出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刘梅招[5]采用生化汤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取得显著效果,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周巧琴[6]用针刺法联合流产药对孕妇进行人工流产,患者流产成功率为100%,末次用药至蜕膜组织完全排出的时间、末次用药至阴道流血症状消失的时间较短,与本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温针灸联合生化汤用于药物流产,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有效降低了清宫率,对于促进孕囊排出、改善下腹部疼痛和阴道出血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说明针药合用辅助药物流产具有优势互补、提高疗效的作用。且本方案操作简单、患者可接受性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俊妍.早期药物流产应用加味生化汤效果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9,35(6):683-684..

[16]李玮娟.加味生化汤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1):42-43.

[47]钟翠华,刘海荣,黄治明, 等.宫外孕Ⅱ号方联合针灸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6):106-108.

[23]蓝关翠,程慧芳.针刺疗法改善药物流产后子宫复旧及卵巢功能6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8,53(8):604.

[19]刘梅招.生化汤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13):50-52.

[21]周巧琴.用针刺法联合流产药对孕妇进行人工流产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4):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