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何开莲

四川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50例本院骨科科室于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排序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25例,围术期行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方面,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其髋关节功能,降低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循证护理;股骨粗隆间骨折;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高发临床骨科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群体,发病后患者髋关节功能会受限,危重患者甚至出现股骨畸形、下肢瘫痪等症状,对其生活品质构成严重影响。当前有关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多为外科手术,但由于外科手术预后较差,若不于围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将引发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其术后康复。以此,本院开展了一项,将循证护理纳入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术期,并分析其临床作用效果,研究成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将50例本院骨科科室于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排序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在54-79岁之间,平均年龄60.18±7.25岁)和研究组(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在55-78岁之间,平均年龄60.34±7.12岁),以上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可进行对比。本次临床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 方法

对照组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间采用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包括入院后监控患者生命体征,开展股骨粗隆间骨折相关宣教,同时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以及用药护理等。

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护理内容包括:

①建立循证小组并提出问题:以护士长为核心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提出问题,问题主要包括患者发病后可能伴随何种并发症以及相关治疗方式,例如:患者骨折形成后是否伴随泌尿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如何开展护理工作等。

②循证支持:通过查阅院内以往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案例以及近3年的相关文献,为以上提出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案和理论依据,并通过小组讨论筛选出典型的问题,依次作为循证支持代入治疗当中。

③问题解决:对拟提出的问题进行实际性的解决,例如对泌尿感染的护理:护理人员应随时注意患者导尿管的留置情况,是否出现导管堵塞、尿液回流的情况,保证1周更换1次导尿管,并鼓励患者多饮水,提高身体代谢功能;对压疮、褥疮的护理:护理人员每日定时协助患者改变卧床体位,并用干净的毛巾擦拭受压迫皮肤,以保证皮肤的卫生与干燥,适当采用按摩的方式改善血液循环能力,若患者已出现压疮、则可通过涂抹凡士林、皮炎平等药物改善压疮情况;对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时刻监控患者下肢是否出现肿胀、颜色变深的情况,一旦出现上述情况,护士因及时给予其抗凝药剂,并抬高患者患肢,减少对患肢的压迫;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踝关节屈伸运动,改善血液回流速度等。

1.3 疗效标准

比两组患者护理后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Harris评分为测定髋关节功能最常用的量表,总分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其髋关节功能表现越好;术后并发症统计患者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骨不愈3项。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以上数据,Harris评分采用t检验,并以(5fa36372a1c61_html_e5143fd98da149bb.gif )表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n=25)Harris评分为(83.67±11.31)分,其中出现坠积性肺炎的患者有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无骨不愈情况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8.00%(2/25);对照组患者(n=25)Harris评分为(70.43±9.25)分,其中出现坠积性肺炎的患者有3例、泌尿系统感染4例,骨不愈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6.00%(9/25).组间对比研究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4.530,P=0.001);(χ2=5.711,P=0.017),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有关该病治疗多以外科手术为主,常见动力螺旋钉治疗等,其疗效得到骨科专家的认可。但张青

[1]在研究中指出,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发病期间患者下肢无法动弹,长时间卧床易导致注入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统、肺部等器官感染以及褥疮等严重并发症,为整个围术期的护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相关常规护理着重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用药情况,在并发症的防治方面表现不佳。

为提高患者围术期对并发症及部分细节的护理,本院将循证护理理念纳入本次研究当中,通过在护理前提出可能影响患者治疗结局的问题后,通过查阅既往相关文献和治疗案例,将寻得的答案进行组内交流,并筛选出对护理有帮助的答案,最终在遵循上述答案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护理,以实现在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工作[2]。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知,采用循证护理的研究组患者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其髋关节功能,降低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张菁.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家庭医药,2019,21(4):319.

[2] 杨明环.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9):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