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中地被植物选择与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3

园林工程中地被植物选择与施工技术

董雅琴

浙江杭博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景观工程建设已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措施。在城市景观工程建设中,不同种类的植物配置可以改善单一植物景观带来的单调、枯燥、观赏性差的问题,满足观众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同时,由于地被植物种类繁多,包括藤本、蕨类、灌木等植物,且地被植物受自然环境和生态习性的影响较大,要求建设单位在景观工程建设中研究地被植物的特性,遵循一定的原则,合理选择和种植地被植物,确保地被植物景观的观赏性、生态性和经济性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园林工程;地被植物;选择;施工技术

1 地被植物的概念

地被植物是一种生长在地球表面的低矮植物。它被苔藓、地衣和其他植物覆盖,通常通过孢子繁殖。遵循通常的植物概念:地面上均匀地覆盖着植物,然后将木本草本植物收集成小颗粒、堰或半尾藤蔓和灌木,一切都像是在花园里。地被植物经过叶片的密集栽培,具有一定的视觉效果,包括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藤本植物和肉质植物(草除外)。它具有生长能力强,分枝密集,易于广泛管理,栽植后需频繁更换,具有良好的田间保护、观赏价值和植物生态效应,包括一、二级草本植物。还有可定制的苔藓、蕨类植物、常绿植物和倒下的树木。在内部配套的木本植物中,由于植物密度高,所有的地面用途也都是草坪植物,根据草坪的定义,外面的植物都是上述植物。在国外,根据植物的概念,草坪植物被排除在外是显而易见的。

1.1地被植物与灌木带

由地被植物的定义可以发现:“片剂的种植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因此,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土壤植被可以覆盖土壤。不能单独划分的小树的高度被修剪成覆盖地面的色块或障碍物,这与植物的应用不同。当自然生长高度或人工修剪高度限制在50厘米左右时,可在田间种植灌木。自然生长的灌木一般在1m以上,只有一部分灌木用于田间。

1.2地被植物与花境材料

花卉环境是一种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生植物、一年生草本植物和花丛为主要组成部分的自然花卉布局。大多数地被植物都是开花的好材料。矮生型地被植物,如球茎花卉、多年生花卉等,在立面层次和开花环境的季节变化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也可以降低人工维护的成本。

1.3地被植物与草坪草

我国对植物的定义既狭隘又宽泛。从广义上讲,草坪草也是植物,在城市绿化中,草坪草通常用于人造草坪的建设,但通常需要好的材料,这几年需要精心的维护和管理。狭窄的地被植物定义为草坪外部的吸引力,这在生理上不同于地被植物(苔藓)。地被比草更柔软,污染更少。在树荫浓密,可以看到树根的地方,它是草的替代品。有很多种藤蔓植物和常绿植物。其叶片生根多年,部分灌木较草坪适应性广,耐压力高,生命周期长。除绿色外,还有红、蓝、紫、银、铜、金等,通过合理布局,可以代表各种品类和季节变化。

2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原则

2.1 适宜性原则

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植被的选择。由于植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其生长过程中对环境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植物生长规律,通过科学的规划,对不同的植物进行科学的规划,因为每种植物的特点和形态植物是不同的,在园林建设过程中要科学地控制植物的配置。

2.2植物多样性原则

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多样性原则,但必须在园林特色的基础上确立多样性原则,因此植物的搭配必须突出园林特色,提高园林设计的美感,提高园林的生态功能。路边景观也是花园的一部分。临街植物选择既要考虑实用性,也要考虑长远性。为了整体美观,便于照顾,我们应该考虑耐久性和社区性的特点,这样可以减少噪音对人的影响,保证空间气候的稳定性。园内植物多为小而精致的观赏植物,要根据地域范围的特点实施配置。另外,考虑到人们游玩的需要,四季的搭配也要体现节奏感,而植物的搭配也不能太单调。在设计以赏花、赏叶为主的植物时,一定要错开季节,让人们在不同的季节欣赏到不同的景观。

2.3 综合效益原则

一般来说,园林建设是公益性的,不能产生利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成本。因此,在园林建设过程中,还必须遵循综合效益原则,通过预测投资成本来估算建设成本,尽量避免使用珍稀树种,选择经济成本较低的植物。植物选择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栽培为主,大量收购尽量少,以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景观效果。植物生长后,维护管理还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最后,还要考虑到植被生长后期的情况,如后期植物的养护美化费用。

3地被植物建设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3.1地被植物建设与城市的其它园林规划相脱离

城市中的植物布局往往与现代植物布局不相匹配,甚至无法与现代城市规划相衔接。地被植物建设不仅要追求美观和享受,更要担负起绿化和气候调节的重任。单一的地被植物建设也很难形成有效的景观。整个城市建设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园林的总体布局应能有效地分布地被植物,单一的地被植物布局不能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特别是现代园林建设既要突出美观方面,又要为城市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2地被植物的物种选择往往是单一的

现代园林建设注重整体效果,多样化的地被植物配置是园林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配置多样的物种,才能使景观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然而,在大多数城市园林设置中,园林中的地被植物建设相对简单,且大多采用城市常用的园林造景技术,人工造景的特点较强,自然生态不足。一些地被植物的建设只是一片景观,缺乏相应的植物配置,这使得它苍白无力。地被植物建设应选择多种树种,合理配置才能突出整个园林的整体美。这是现代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化建设中景观价值的重要体现。

3.3地被植物建设常常与城市的排泄防洪相脱离

在园林总体规划中建设地被植物,不仅是为了满足城市的审美需求,而且起到蓄水、排涝、防洪的作用。众所周知,由于北京百年一遇的暴雨,北京的排水和防洪系统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科学合理的地被植物建设可以有效地减轻极端暴露所造成的灾害,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危害降到最低。目前,在城市园林地被植物建设过程中,这一点往往被忽视。地被植物建设仅仅是为了创造城市景观,却从根本上忽视了蓄水、排水和防洪的功能。因此,在园林规划中,应选择具有水源涵养的地被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不应只是为了突出园林建设之美,随意选择地被植物物种。美观不是园林建设最重要的内容,真正的使用价值应该是我们的首选。4地被植物的选择应用

4.1 要因地制宜、适地选种

不同环境下选择地被植物的条件差异很大,应主要考虑植物生态习性所需适应的环境条件,如全光照、半遮荫、干旱、水分、土壤pH值、土壤厚度等。地被植物的最佳选择是当地品种,而本地品种是地被植物的最佳选择绿叶期较长,易繁殖,管理粗放,适应性强。

4.2满足景观配置要求

根据景观节点的要求,根据土壤条件、周边环境条件和结构条件,合理配置能体现地被植物的观赏效果。喜光植物宜种植在花坛、树床和石缘,如萱草、韭菜等;半藤本或耐半阴藤本可种植在土质边坡、石缘、河岸、林缘,如柏树、金银花等;耐荫、耐湿的宜种植在树下,如扶芳藤、豆荚蕨;耐践踏、喜光的应种植在开阔的路旁、广场、游憩区等人流较大的景观节点,如鸢尾花、十字路黄等。合理配置盐碱地、荒芜环境、水源地,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4.3办公区域地被植物的绿化

利用地被植物进行办公、居住区绿化是现代办公区园林建设合理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公和居住区具有文雅的特点。地被植物的合理配置,对于改善办公区和居住区的优美环境,陶冶办公人员的情绪,缓解紧张的工作气氛,具有重要的价值。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生活在城市中的压力逐渐增大,单调乏味的工作环境也相应地增加了紧张的气氛。因此,合理安排办公区域和人们的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在办公、居住区合理配置地被植物,可以改善当地环境,缓解单调乏味的气氛。一般来说,办公区和居住区的绿化对地被植物有较高的要求,应选择性应用。地被植物的种类选择应尽量多样化,在办公区周围合理配置具有美学特征的地被植物,克服单调乏味的生活环境,培养员工的情绪。目前,地被植物在现代城市办公区和居住区的绿化布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展示美丽的乡村风光,形成优秀的生态社区。

4.4要符合园林景观艺术性

园林地被植物的选择和应用应符合现代园林艺术的规律。园林艺术是多种艺术的综合体,是自然美与园林美的和谐统一。处理好地被植物与园林布局的关系,可以使整体景观效果更具观赏性,给人们带来更舒适的感受。地被植物和花园布局多样。在同一季节,不同的花色、花期和叶形形成不同的花境。在不同的季节,利用季节性的色彩变化与周围环境形成协调和对比,反映出不同的园林风格和特点。合理布局地被植物与周围景观的关系是景观艺术的基本要求。

4.5满足景观设计的功能需求

地被植物除具有观赏性外,还应满足经济和生态功能。大面积种植时,应考虑其在生产中的作用和经济价值,可选择药用、油料、水果等品种。比如牡丹油、花卉可以观赏,种子可以榨油食用,根皮可以入药。为了固岸护岸,应在坡地和河岸选择根系发达的耐旱耐光品种。

4.6表达城市文化内涵

园林地被植物应担负起文化符号的作用,传达所要表达的思想。在地被植物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要掌握当地的历史文化,收集具有文化意义的地方品种或历史文化典籍中具有特殊意义的物种。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大多数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花。城市花卉是现代城市的名片,代表着一个城市独特的文化景观、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它们通常是城市里常见的品种。

4.7加强员工培训

为保证养护管理质量,必须定期对职工进行技能培训,组织职工,了解园区养护管理,并必须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同时,要保证培训内容的准确性,设置培训内容。要根据园林养护管理的实际情况,确保对职工有益的学习。

4.8 加强植被病虫害防治

一是建立共同的病虫害防治体系,减少病虫害发生频率;二是采取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采取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病虫害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种植抗病抗虫植物可以提高抗虫性。最后,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适时施肥和修剪,可以清除枯枝和病枝,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结束语

园林工程建设需要施工质量的保证,而养护管理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随着设计和施工技术的提高,园林工程建设正朝着现代化、科学化方向发展。要更加重视景观管理和养护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公园建设质量,保证养护管理作用,促进公园可持续发展。目前,植物的研究和应用还需要大量的工作。如何将植物与景观效应、生态效应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8.

[2] 陈群.地被植物在福州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探讨[J].林业勘察设计, 2018 (01) .

[3]张芳, 刘哲民, 李凡, 等.耐践踏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 2018 (10) .

[4]胡一平, 王会从, 陈秀梅, 等.地被植物在城市生态园林中的应用和发展[J].河南农业, 2019 (11) .

[5]陈群.地被植物在福州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探讨[J].林业勘察设计, 2018 (01) .

[6]夏宜平.地被植物园林应用的发展趋势[J].园林, 2019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