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静脉治疗护理风险防范预案在安全护理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分析静脉治疗护理风险防范预案在安全护理中的作用

廖荣 冯锐 曾懿宣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西昌 615600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分析静脉治疗中的护理风险事件,明确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预防和改善。方法: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需要静脉治疗的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针对78件风险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和讨论,并提出安全护理防范方案。结果:从调研结果中看,在78例风险事件中,由于静脉治疗引起的护理事件有53件,占到护理总不良事件的67.9%,从原因上看,最主要的三个因素分别是输液外渗(41.5%)、漏注、多注(30.2%)、操作失误,输错液体(13.2%)。结论:采用针对静脉治疗中风险事件的方法,首先,我们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其次要注重组织管理,提升静脉治疗的护理服务质量,此外,注重文书书写并能够多与患者交流,共同防范危险事件。

关键词:静脉治疗;护理风险防范预案;安全护理中


静脉输液治疗是常见的一种形式,其原理则是利用大企业和液体静脉形成的输液系统,其输液系统的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将溶液、药液输入到静脉。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患者本身身体质量、血管情况、疾病情况以及用药的局限性,都会导致一些风险事件的发生,这就会引起输液不良事件,引发护患矛盾1】。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需要静脉治疗的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针对78件风险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和讨论,现报告如下。

1.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需要静脉治疗的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针对78件风险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和讨论。其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患者年龄在29-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6±3.9)岁。从疾病上看,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阻塞、肺炎、骨外伤等。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登记一般资料,以便查阅和全面病情分析,组间对比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统计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并根据具体问题寻找、制定预防策略和解决策略,进一步提升护理安全性。

1.3统计方法

对静脉治疗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讨论,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在本次实验中将针对风险事件的原因分析开展计数统计。

2 结果

从调研结果中看,在78例风险事件中,由于静脉治疗引起的护理事件有53件,占到护理总不良事件的67.9%,从原因上看,最主要的三个因素分别是输液外渗(41.5%)、漏注、多注(30.2%)、操作失误,输错液体(13.2%),其次还包括药物保存错误和两种药物同时输注,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1 风险事件原因发生率统计分析(例,%

分类

漏注、多注、错注液体

药物保存错误

输液外渗

两种药物同时输注

操作失误,输错液体

人数

16

6

22

2

7

占比

30.2%

11.3%

41.5%

3.8%

13.2%


3 讨论

强化护理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隐患意识,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是医护工作者的首要任务。随着输液技术的转变,日常护理工作也发生了变化,风险性控制是基础。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将安全工作落在实处,不仅从自身工作着手,寻找弱点,也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共同创建安全的输液环境。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1. 加强教育。包括经常性教育、重点教育和专题教育。经常教育指的是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静脉治疗学习,巩固“安全第一”的观念,降低差错事件的发生2】。而重点教育则是不断完善护理流程、工作制度,建立紧急事件管理,包括给药错误、药物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可通过场景模拟来进行强化,提升医护人员的应急、应变、配合处理能力。专题教育则是制定分层次的护理培训计划,为护理人员提供专项培训,定期提升工作能力,提升科室工作水平。

  2. 成立静脉治疗小组,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即针对各个科室进行专项查房检查,对静脉输液不良事件进行归纳、整理,定期召开小组会议,分析原因和预防措施。

  3. 加强组织管理,提升服务意识。首先则是要明确责任,强化个人职能,落实科室整体工作情况,听取家属和患者的建议,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其次,强化责任,则需要与护士长、责任护士进行责任分解,逐层签订责任书,确保各项工作的稳步进行。此外,规范抢救物品的准备,并针对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的质量进行排查,确保其符合安全性要求。与此同时,做好各项仪器的检查、维修,对操作使用卡进行检查,方便操作3】。最后,则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规范文书书写,确保每一次输液工作按照医嘱,没有遗漏,降低人为因素引起的不良事件。在规范护理记录中不得涂改,修改内容需要在旁边签名备注。严格执行药物领取、保管制度,遵守常规护理操作规程,做好日常工作的检查。

从本次实验中看,患者的静脉治疗中必须做好风险事件的控制,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要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风险意识,也要提升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共同为治疗提供安全环境。

综上所述,采用针对静脉治疗中风险事件的方法,首先,我们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其次要注重组织管理,提升静脉治疗的护理服务质量,此外,注重文书书写并能够多与患者交流,共同防范危险事件。


参考文献

[1]马敬华,崔玉庆,王晶晶. 护理安全管理降低静脉输液风险的效果观察[J]. 护理管理杂志,2014,14(04):286-287.

[2]张敏,蒋萍,罗琴. 在静脉治疗安全管理中实施标识化管理的实践与成效[J]. 护理学报,2017(05):36-38.

[3]步琪. 静脉治疗护理风险防范与安全管理案例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3):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