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开放气胸并胸壁感染性伤口40例临床观察框架思路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开放气胸并胸壁感染性伤口 40例临床观察框架思路构建

赵越

大庆油田南区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41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开放气胸并胸壁感染性伤口40例临床观察框架思路构建。方法:将我院2019年2月到同年12月入院治疗的开放气胸并胸壁感染性伤口40例患者纳入到临床研究中,对于持续负压引流组,选择适合的位置来设置胸腔闭式引流,选择好医用引流管后,将引流管固定,固定完毕后,将其与负压引流装置连接,将负压控制在20~40kPa,确保创面处于完全密闭状态。对于对照组,引流方式选择盐纱条填塞引流法,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结果:从切口清洁时间、换药总数、皮下气肿治愈情况以及皮下气肿治愈时间来看,持续负压引流组各项数据指标都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开放气胸并胸壁感染性伤口具有疗效明显、切口愈合速度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不会影响患者的循环与呼吸系统,解决了治疗矛盾,这一治疗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持续负压引流;开放气胸并胸壁感染性伤口;临床观察


在各类感染性伤口的处理上,多需要开放伤口,而开放性气胸患者,在治疗时,需要将伤口闭合,将开放性气胸转化为闭合性气胸,但是,在治疗时,会出现闭合矛盾。临床研究显示,开放性气胸合并感染性伤口患者,常常会出现广泛皮下气肿,在常规治疗因素的影响下,会影响伤口的愈合速度,也会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产生影响,延长后续住院时间,影响预后[1-2]。为了促进患者康复,我们尝试应用持续负压引流治疗法,具体的方式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2月到同年12月入院治疗的开放气胸并胸壁感染性伤口40例患者纳入到临床研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43~81岁,平均年龄(56.87±8.23)岁。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40例患者划分为持续负压引流组与对照组,均为20例,在年龄、性别、营养情况等数据上,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对比分析。

    1. 干预方式

对于持续负压引流组,选择适合的位置来设置胸腔闭式引流,彻底清理创面,选择好医用引流管后,根据患者的伤口形状、深度以及长度来修剪引流管,将其置入伤口,确保引流管侧孔、端孔置入密闭创面,将引流管固定,防止出现滑脱的问题。固定完毕后,将其与负压引流装置连接,将负压控制在20~40kPa,确保创面处于完全密闭状态。

对于对照组,引流方式选择盐纱条填塞引流法,若发现敷料湿润,第一时间进行更换,患者创面未处于完全密闭状态,会有气体进出胸腔。

针对两组患者,除了采用上述治疗措施外,还应用强化营养、系统护理等干部方式,根据药敏实验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为患者应用抗生素。

    1. 疗效评估标准

对比两组的切口清洁时间、换药总数、皮下气肿治愈情况以及皮下气肿治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专业化的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SPSS21.0),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切口清洁时间、换药总数、皮下气肿治愈情况以及皮下气肿治愈时间来看,持续负压引流组各项数据指标都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持续负压引流组、对照组各项数据对比示意表见表1:


表1:持续负压引流组、对照组各项数据对比示意表

组别

例数

切口清洁时间(h)

换药总数(次)

皮下气肿治愈情况(h)

皮下气肿治愈时间(h)

持续负压引流组

20

143.2±8.4

4.9±1.8

25.7±6.1

165.2±11.9

对照组

20

215.9±9.5

15.7±3.4

71.9±8.4

318.0±13.5


3 讨论

关于开放气胸合并感染性切口的治疗,一直都是临床中的难点问题,针对感染性伤口患者,临床中一般应用开放换药的处理方式,但是开放性气胸合并感染性切口患者,由于情况特殊,在应用开放引流法后,胸腔无法闭合,会对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产生不利影响,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与常规开放换药方式相比,应用持续负压引流疗法能够让胸腔处于闭合状态,不会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循环

[3]。同时,可以将切口边缘闭合,促进切口的康复,对于皮下气肿,也具有治疗效果。开放气胸并胸壁感染性伤口患者,一般会合并皮下气肿,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从切口清洁时间、换药总数、皮下气肿治愈情况以及皮下气肿治愈时间来看,持续负压引流组各项数据指标都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具体治疗数据上,开放换药的皮下气肿愈合时间需要72h左右,而采用负压引流,患者在24h左右,皮下其中即可愈合,且促进了创面位置的血液循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让新生血管、纤维细胞进入创面,有助于伤口的恢复。在治疗过程中,持续负压引流还能够将坏死物、脓液、渗液等清除干净,维持创面的干燥、清洁,明显缩短了切口的清洁时间与愈合时间,这样,即可大大减少换药次数,避免给患者带来痛苦。当然,为了确保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要做好护理与观察工作,将持续负压控制在20~40kPa,观察看引流管有无阻塞问题,若发生阻塞,需要第一时间更换,随着分泌物的不断减少,在肉芽组织生长状态良好时,即可将持续负压引流停止[4]。综合本研究的结果来看,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开放气胸并胸壁感染性伤口具有疗效明显、切口愈合速度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不会影响患者的循环与呼吸系统,解决了治疗矛盾,这一治疗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安平,徐刚,李剑,等.持续负压引流在口咽部来源急性前纵隔感染中的治疗经验[J].中国肺癌杂志,2018,(4).334-338.

[2]钱源源.撕脱皮肤修薄后原位回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修复足部皮肤撕脱伤的临床效果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8,(24).77-78.

[3]龚君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老年肢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原位植皮患者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21).5231-5233.

[4]李强,宋世锋,张伟,等.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负载万古霉素硫酸钙与自体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伤,2017,(11).1059-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