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规划的艺术性设计方法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园林景观规划的艺术性设计方法探析

客佰慧

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园林景观规划越来越受到关注。园林景观设计所设计的信息较多,对园林中的气温、光照、季风风向、水文、地质土壤(酸碱性、地下水位)等均需要有明确的勘测结果,同时还应了解周围的环境、人流、道路等现存元素,使得园林景观规划能因地制宜,与当地的环境相互适应。从艺术设计思路出发,还应观摩园林的自然风貌,进行谋篇布局,修饰与整改园林内环境,综合协调园林景致,使得各个设计要点能互相辉映。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艺术性;设计方法

引言

园林景观是人造自然环境的表现形式,其根据地区活动场所的改造要求,编制了一套完整的园林景观方案。经现场施工后,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景观区域。本文介绍了城市园林的生态价值,并提出了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艺术性设计方法,希望对后续研究有所帮助。

1城市园林的生态价值

园林景观是人造自然环境的表现形式,其根据地区活动场所的改造要求来编制一套完整的园林景观方案。经现场施工后,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景观区域。近年来,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受到了政府的广泛关注,其设计方法也呈现多样式,如图1所示。园林景观生态价值表现于:一是美化环境,在原生态自然景观基础上进行适当地修饰,创建出符合城市生态的景观区,美化了日常生活居住的环境;二是防范污染,使当地园林改造具有防污作用,利用植物的绿化功能防治空气污染问题。

5fa0cd174822c_html_848db6c7fd819326.png

图1园林艺术设计法

2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艺术性设计方法

2.1艺术性设计方法之布局

区域环境为园林设计提供了布局的空间基础,为体现出园林的艺术感,需要结合布局,在少部分调整自然景观的同时缩减成本,使得地形得以合理的改造,原本一些比较具有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的地理风貌得以保留。一般布局都需要进行整地、填湖、造水、掘地等不同形式的改造,使得园林环境具有变化性,各个变化之间又能相互衔接,避免人们形成审美疲劳。园林中的风景应减少重复性,使得景致三步一小变,五步一转换。布局应从整体的角度出发,通过视野的遮挡、开阔等不同处理,让空间呈现隔断式、连通式,促使园林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如紧邻道路的开放式园林,要在行走的道路旁设有阻断,人们在园林漫步时能暂时的避开道路的喧嚣,感受“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自然景致,同时在步行过一个空间区域后,还能在入亭休憩时,看到道路及远处的风景,视野顿时开阔起来,使得园林中的活动视线从窄到宽,人们“豁然开朗”。在整体的园林设计后,还需要从更为细致的角度出发,争取园林设计不浪费每一寸土地,风景能引人入胜。也就是园林布局主景后,开始对周围的警务,展开或规律化、或自然化、或混合化的设计,一些紧邻广场、政府办公场所的园林,可以采取几何主题,设计为具有规律性图案的园林形式,使得园林中的各个点线面具有几何整齐美。可以设计为对称或者是重叠样式,多采用数学的轴线进行设计,使得园林庄严而具有科技感。若是园林本身就依山傍水,则应在布局上结合自然山水,创作人工山水景观,使得山石、植物等呈现出自然群落。

2.2自然法

园林景观是来自于大自然灵感设计的人造景观,遵循大自然规律是城市景观艺术性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师应当掌握充足的自然元素,根据绿色景观中吸取的灵感展开设计,以保证城市景观规划达到预期的美观效果。湖畔水边、边坡的营造,如新加坡圣淘沙的景观设计项目。岛中心的树阵广场就是一个休闲的多功能客厅,配备小型舞台、花池、座椅。河水绕着广场而过,河岸呈自然排布,整个广场如同漂浮于水面之上,景观渐变,韵致盎然,这些都是自然法设计应当掌握的生态理念。

2.3人文设计

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打造更加美好、和谐、幸福的生活空间,这也正是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初衷。因此,科学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及原则遵循,创造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空间。人文关怀视角下的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要强调园林景观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设计,适当添加一些植物景观、桥梁凉亭等,为之提供繁忙工作之余的心灵休憩场所,并根据不同人群的身体机能差异,在合适位置设计运动器械、休闲座椅等。同时,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中要对山、水、石、路和草坪等构成要素进行有效配置,融自然美、社会美、人文美于一体,满足人们的需求。另外,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作为一个艺术再造的过程,还需注重与城市文化的交融,在原有风格呈现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创意元素,提升其内涵魅力,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如此,唯有在人与景的交互式体验中,以人本理念为先导,尊重自然、传承文化,才能带给受众更佳的身心体验。

2.4艺术性设计方法之修饰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修饰与自然看似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设计形式,实际上通过自然的修饰,更能减去自然中的“乱”,而通过修饰展现出“自然态”,就相当于一个刚睡醒的姑娘,在还没有洗脸的时候固然是自然的,但毕竟不甚美观,洗过脸后不需要浓妆艳抹,就隐隐露出自然美态。比如在原有的石子路上铺设鹅卵石,这些鹅卵石并非原本就在路上的,看似毫无规则的铺地也有一定的讲究,颜色不过分跳跃,铺设中不过分突兀,这种自然修饰就让人们在园林活动中的舒适感大幅度提高,墙体也从防卫性能逐渐的转换为艺术享受,可以利用墙体进行分隔空间,设计彩绘、浮雕等,也可以利用玻璃墙影绰绰的显现出墙后的绿植。在园林中一些固有建设也许会和自然景观发生冲突,如雨水井等,既必然要存在,又容易让人“出戏”,我国在这方面的修饰还比较少,可以从国外寻求经验,将雨水井设计成动物、植被花卉图样等,通过涂鸦,将这些固有建材与自然环境融合起来,使得修饰后的景观反而更加自然。

2.5综合法

随着园林艺术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人们对于园林景观设计有了多方面的认识,这也使设计师工作面临着高标准的要求。对于城市园林景观规划的艺术性设计来说,设计师必须要懂得如何运用综合式的手段调配景观区域,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景观绿化效果。以水陆造景为例,设计人员先以水景设计为主。选定某个水景区域展开布局之后,再考虑陆地造景中植物配置的相关问题。例如,先设计水域景观的给排水结构,对管道布局详细地考察规划;再对周边配套景观植物实施绿化改造。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改造效果。

结语

城市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搞好城市环境不仅能提高人们日常居住的环境,也是改善城市风貌的有效方式。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将朝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这是改变旧城市风貌的有效措施,也是带动区域环境优化的可行性方案。设计人员应深刻体会艺术性设计方法的内涵,并结合城市园林景观要求拟定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坤,周旻茜,张琳.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在当代景观规划中的应用解析[J].南方农机,2020,51(3):222-223.

[2]张光明.园林景观规划的艺术性设计方法探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9.

[3]陈玲.园林景观规划的艺术性设计方法探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8.

[4]林佳.地域性因素在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20,42(1):91.

[5]张光琴,韩波.园林景观设计“人性化”探析[J].现代园艺,2010(01).

[6]黄莉敏.居住区水景景观人性化设计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