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尚磊 祝涛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 阜阳 236000

摘要:[目的]为使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方法]采取观察等方法对 27例住院时间进行全封闭式严密隔离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患者在隔离期间存在恐惧、焦虑、抑郁、孤独、愤怒、绝望、依赖等心理问题[结论]通过及时的心理疏导,能解决患者的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为今后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心理护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 重症新冠肺炎 心理问题 对策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1]。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我院从2020年1月23日收治第一位新冠肺炎开始至今共收治155例患者;最小患者10个月;年龄最大82岁;其中男性87 名;女性68名。重症27例。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国建国以来一个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患者多伴有心理危机反应,重症患者更为严重[2]。深处新冠肺炎疫情一线,担任护理工作,了解患者护理意愿与需求,对患者进行周到全面科学的护理,责无旁贷。客观真实地了解患者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满足患者需要,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新冠肺炎病人的观察与护理,进一步了解其对隔离住院期间护理的心理问题,以期为病人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服务,帮助病人早日战胜病魔,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2月8日收治的新冠肺炎病人,其中参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1]27例为重症患者,占总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7.42%。27例重症患者其中男性19名,女性8名;年龄最大82岁,最小16岁,平均(52.62±16.87)岁;住院天数最长34天,最短9天;治愈出院27例,治愈率100%。

1.2 方法

因为患者病情及传染病管理的需要,收集患者心理问题主要分为如下几种方式实现:①在提供临床护理服务时,掌握的患者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②当患者出现心理情绪波动时,及时与患者沟通,及时掌握患者负面情绪;③通过与患者家属沟通,掌握患者的家庭、爱好、性格、工作等信息,同时根据患者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

2 心理问题及分析

2.1 恐惧 新冠肺炎为新发病,病因未明,传染性极强,媒体公开报道中不断有因患此病而死亡的病例,加上住院期间采取全封闭式管理和严密的隔离措施,导致患者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恐惧心理。主要表现为害怕、哭泣、颤抖、激动、心悸、尿频、厌食、气促、呼吸加快等。

2.2焦虑 患者普遍存在,既担心治疗情况,又担心会不会有后遗症;有的焦虑家人,有的焦虑工作,有的焦虑未来生活,会不会被同事、邻居嫌弃等,主要表现为:面紧张、眉头紧锁、手脚颤抖、情绪不稳定等。

2.3抑郁 由于新冠肺炎患者对疾病的病因、转归、预后不明确,隔离住院时需要与与配偶、子女、父母、家庭、同事及熟悉的环境分离, 表现为情绪低落、表情呆滞、失眠、食欲下降等。

2.4 孤独 患者隔离期间因与家人、朋友、外界完全分开,单独房间居住,与医务人员交谈较少,易产生孤独心理。

2.5愤怒 因隔离要求,患者自由与活动受到严重威胁,患者表现出:不配合医疗护理行为,易与医务人员发生对抗等。

2.6绝望 病情较重的患者常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主要表现为表情淡漠、对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

2.7依赖 患者对医务人员产生依赖感,表现为不停呼叫护士,故意制造一些机会与护士见面,反复询问病情,重复提出疾病问题,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同情。

3 护理对策

3.1 一人一策,制定详细护理对策 每一位患者的家庭背景、个人经历都不尽相同,产生心理问题来源于社会、家庭及个人的多方面因素,产生心理问题原因不同、程度不同、类别不同,决定着我们的护理对策也需不同。准确找到导致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一人一策,因人制宜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

2.2 正确宣讲疾病相关知识 提供数据,增强信心 及时更新关于新冠肺炎的最新研究、治疗进展、疫苗研发情况,科学发声,消除顾虑,增强信心。

2.4 加强人文关怀 厚重的隔离衣下,增加了与患者的距离,隔离衣可以隔离病毒,但不能隔离人文关怀。人文护理是以人为主体的护理,护理工作者用自己的言行将良好的人文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优良的护理技术奉献给患者[3]

2.5帮助患者与亲属联系,寻求社会支持 亲情、友情的力量是无穷的,护士同患者的家属、朋友取得联系,双方共同做工作,让患者意识到自己并未被遗忘。病房中专门为患者提供手机,通过手机可于亲属视频或语音联系。

2.6 注意细节,确保护患沟通及时有效 护理重症患者是一个立体的工程,要兼顾多方面。在护理工作中运用一些辅助手段,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不要沉浸在当前的不良状态。两例气管插管的患者,不能用语言沟通,通过自制卡片详细沟通,确保信息沟通无误。

2.7 理解尊重患者,以患者为中心 加强生活护理,增加操作成功率,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同理患者隔离治疗期间的愤怒和患者的过激行为。

4结论

袁彬等在对SARS患者等心理研究中发现:心理活动会影响生理功能, 强烈的心理问题可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4]。对患者积极有效地进行 心理疏导, 可缓解他们的心理障碍,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促进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严格的管理,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 精湛的技术也是做好心理护理工作的基础。

新冠肺炎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 人们对它缺乏足够的认识。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 深深体会到有效缓解患者心理问题非常重要。经过四十多天的战斗,患者已全部治愈出院,心理护理作为整体护理干预中重要的部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综合施策,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多种心理护理方法综合应用,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S].国家卫生健康委,2020-02-04.

[2]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厅.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心心理援助与社会工作服务的通知[S].国卫办疾控函(2020)194号.

[3]罗健玲,韩雪,吴思娜等.ICU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关键因素分析[J].

全科护理,2019,17(3):351-353.

[4]袁彬,刘钰. SARS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J]. 中华护理杂志,2003,0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