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怎样调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心律失常怎样调治

郑玲

泸县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省泸州市 646105

1.什么是心律失常

所谓心律失常就是指心脏在传导的过程中,由于窦房结异常或者在传导的过程中出现障碍时导致的病变。临床医学上将心律失常分为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失常以及传导阻滞几个方面[1]。窦性心律失常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或窦性心动过缓。而房性心律失常表现为房性心动过速或者房性早搏、房扑等。室性心律失常常出现在室性心动过速或者室性早搏。而传导阻滞可以分为一度、二度以及三度传导阻滞,还包括左束支或者右束支传导阻滞。上述心律失常中比较危险性的为二度以上传导阻滞以及室性心律失常,部分病人还需要安装起搏器。人体正常情况下,心跳节奏应是相对规律的,正常成人每分钟会心跳60-100次。当心跳失去了节律性,变得过快或者过慢,或者快慢不一,甚至强弱不均时,就称为心律失常。任何年龄都有可能发生心律失常,但是由于老年人的心脏和其他器官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所以心律失常患者多为老年人。

2.心律失常有哪些临床表现

(1)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降低。虽然心律失常可以引发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降低,但是一般不会引发心肌缺血。但是需要注意患者冠心病者,可能由于各种心律失常导致心肌缺血加重,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心绞痛、胸闷气短、血管衰竭、心力衰竭或者急性心悸梗死等。

(2)由于脑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律失常,对于脑内血流量的影响也各有不同。脑血管正常的患者,发生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脑血管出现病变时,就会导致脑供血缺乏,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视力模糊,或者暂时性的失明或者失语,严重者会出现昏迷、瘫痪或者抽搐等脑损害。

(3)由于肾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律失常,对于肾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主要临床表现为少尿、氮质血症或者蛋白尿等症状。

(4)由于肠系膜动脉发生供血不足导致的心律失常,主要临床表现为肠系膜动脉痉挛、血流量降低或者胃肠道缺血等,还可能发生腹泻、腹胀、腹痛、溃疡或者麻痹等症状[2]

(5)由于心功能不全导致的心律失常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咳嗽、倦怠以及呼吸困难等。

大多数的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都为心悸不适,少部分会出现意识丧失等情况,所以发生心律失常之后一定要及时的检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3.发生心律失常需要进行哪些检查

发生心律失常之后,不要过于紧张,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确定病因之后,结合病情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发生心律失常后,需要进行以下几项检查,有利于确定患者病因,促进心脏功能恢复正常。

  1. 临床上诊断心律失常的常用方式为心电图检查。

  2. 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可以利用便携记录器,将患者24小时内的心电图变化详细记录下来,通过心电图变化可以掌握发病规律,同时明确病情发展与各种临床症状及日常活动之间关系,有利于评判治疗效果。

  3. 进行临床运动试验时,可以了解运动后发生的心律失常情况。

  4. 进行食管心电图检查时,可以确诊是否为心律失常患者。利用食管及左心房的解刨学关系,在检查时将电极插入食管中与心房持平,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室上性心动过速情况,此外,还可以进行心房快速起搏或程序电刺激,此时要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方案。

  5. 进行电生理检查,也可以确诊是否为心律失常患者。将电极导管经动脉或静脉插入心脏,放在心腔中记录表心脏内各个部位出现的电活动,上述方法常用在治疗或诊断心律失常中。

4.如何治疗心律失常

  1. 找到心律失常发病的诱因,并消除诱因,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心律失常的发作。

  2. 治疗心律失常,要注意心率变化,并控制节律变化。对于心动过速或期前收缩患者,可以利用调控窦性心律的方式,消除症状,避免发生心功能恶化或心功能不全,降低病情恶化的概率。针对病情严重患者,如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患者,也可以通过调控窦性心律的手段,改善或恢复器官供血[3]。针对心脏功能停搏诱发的心律失常,通过终止颤动或者心动过速,是心脏恢复工作的关键。

  3. 部分心律失常患者,病情反复,且久治不愈,针对此类患者来讲,进行合适的药物干预,可以降低疾病的发作率。

  4. 治疗心律失常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及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两种。

  1. 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心律失常时,常用药物主要是抗心律药物,分为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及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两种。在选择药物时,要注意由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能诱发心律失常,所以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使用。

治疗心脏颤动、心脏扑动、心动过速及期前收缩的药物,临床上称为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包括钠通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四种。

针对心脏过缓或者传导阻滞等的治疗药物称为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包括β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以及M 胆碱能受体阻滞剂两类。

  1.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有哪些?

除了上述药物外,还可以通过非药物方式治疗心律失常,包括心脏起搏、心脏电复律、导管消融、外科手术等治疗方式。常用的心律失常手术为心导管消融治疗,治疗过程中通过电生理技术掌握心内病变位置,定位之后通过微创的方法穿刺血管,使导管电极经血管路至病灶区域或异常传导区域,随后通过超声、冷冻或射频电流等治疗手段将该区域破坏,治疗疾病。若药物治疗没有明显缓解病症,就要考虑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1. 发生心律失常的人需要注意什么?

(1)避免劳累或者过度兴奋,要保证足够的休息,适当的选择体力劳动,尽量学会自测脉搏,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2)发生心律失常后,要注意检测电解质是否紊乱,尤其是出现呕吐、腹泻或大量出汗的患者,更要注意检测电解质。

(3)选择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避免病情好转就肆意停药的现象,也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用药剂量。
参考文献:

  1. 解微微,高佳明,石羡茹,王泰一,崔英,朱彦. 从心律失常与心衰并发症的最新临床进展解析中医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科学内涵[J]. 中草药,2018,49(22):5448-5455.

  2. 樊小毛. 动态心电心律失常智能检测方法及高性能计算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8.

  3. 朱浩. 辛温通阳法治疗心梗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及其基于微小RNA的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