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索

杨贵红

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561000

摘要:一直以来语文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学好语文也是学好其他功课的前提和基础。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作为语文的重中之中显得尤为关键。大家都在呼吁语文应该遵循着自身的基本规律,力图改革时下一些惯用的伎俩,但一系列的改革换来的大多只是改变了其表象,而没有变革其实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没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对于此现状,本文做的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教师方面

首先,有些教师对语文学科的方向没有认识清楚,对语文教学采用的方法不求甚解,刻意追求新潮。主观认为强调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成了陈旧的教学模式而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即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某些老师为了标新立异刻意模仿一些名师的示范课和公开课。在阅读教学中只看重知识的延伸拓展和模仿一些新的教学形式,使得教学流于表面,一堂课下来课堂氛围炒得火热,而对文本的真正解读、语言的细细品味、写法的探究只是点到即止,一笔带过。

其次,教师对阅读教学方式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教师对阅读文本的钻研不够。

再者,在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缺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意识,教学活动就变成了一种教师对学生线性加单向的传授知识活动。一堂课下来,问题问了很多,学生答得也很积极,但是我们自己反思,遇到另外一篇文章学生该怎么办,在课堂上学生疲于老师的问题,教师教得辛苦,效果却不明显。

(二)学生方面

首先,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参与性问题,新课改以来,学生被放置到了"课堂的主体地位"这样的位置,由此引发了一定的教学误区,一些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的培养,但是忽略了学生的自身感受和体验,部分教师片面性地关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熟练程度、学习技能达到的高度等要素,反而忽视了对学生特性的解读。因此,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来分析课文进行简单的阅读欣赏和理解之外,现在的学生很多疲于应付各科的知识,而把阅读当做是课堂的一项任务,缺乏主动阅读的审美体验,他们甚至不会主动去阅读名家经典,课后很少思考阅读体验和感受,阅读能力明显不足。

其次,与学生现在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现在随着科技发展,信息扩大化,很多快消产品充斥我们眼球。而我们的阅读文本很多年代久远,对于学生来说,很多阅读内容脱离了他们的实际,远离了现实生活。学生被封闭在教室里上课,被限制在语文阅读教材里被动学习。由于不主动学习和体验,使得他们缺乏必要的生活常识与生活积累,远离社会实践,感悟体会不到经典篇目的精髓,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很难得到提升。

二、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途径加以改善

(一)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是起着极大积极作用的,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究过程时,应将自身教学技能的提高提升到更高的层面进行思考分析。教师还应有意识的提高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的能力。在我们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站在一个高度去提高教学成效,充分考虑要教授学生的教学内容,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二)创设个性化的情景阅读课堂

语文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教学科目,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如果单靠学生的固定思维模式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并且在个性化阅读课堂中,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次数都会影响他们对文本的领悟。每次阅读之后,学生都会有新的认知情况。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通过掌握基本的阅读知识,来确保学生能够对全文进行深入分析。以课本为主干,资料为繁枝,学生见解为茂叶的理念来构建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在个性化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坚持先读后教,在教学前自己要熟读授课内容并有自己的见解。授课时要发散学生思维,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提出多角度、多层次、有深度的见解,以便激发学生的立体感官能力,实现学生阅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文本当中更深层次的涵义并结合他们自身的人生阅历和独特体验,回答出自己对于文本所传达思想的领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提高教学容忍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展现自己的才华,维护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亲密关系。让学生能够自我理清思路,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三)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来提高教学的反省能力进而促进课堂的改进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自身的教学理论修养的同时,笔者认为还应加强对自身教学经验的反省和总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提高自身的教学反省意识摆在一个重要位置。例如,在阅读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们首要做的是积极地与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教学课堂讨论,与学生进行无等级的沟通交流,以此来获得良好的教学反馈和提高自身教学的反省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意识的搭建一座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以此来促进学生与教师的相互提高。

参考文献:

[1]曹永军.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0(05):120.

[2]刘红艳.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方法探究[J].中学课程资源,2020(0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