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同结合心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多学科协同结合心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 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尚甜甜 吕玲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山东省 济南市 271100

摘要目的 探究多学科护理结合心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COPD)患者护理效果以康复情况。方法 选取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126名COPD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分号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63名,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3名,行多学科协同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生活质量、依从性情况、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评分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在服药依从、自我管控方面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92.06%)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COPD患者实施有效的多学科协同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整体护理效果,对于提升老年患者病情康复、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多学科协同;心理干预;COPD;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共计126名老年COPD的患者被选为实验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通过我院的诊断均符合COPD的诊断标准,同时所有的患者排除所存在的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类障碍及沟通问题等,按电脑随机分号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3名,男42名,女21名;年龄62-88岁,平均80.4±4.2岁;病程1-5年,平均3.2±1.1年。观察组63名,男41名,女22名;年龄65-87岁,平均78.3±4.4岁;病程1-6年,平均3.3±1.4年。两组一般资料方面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同时所有的患者及家属均知晓并签署实验认可书,本次试验过程符合伦理委员会的认可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首先在治疗方法上给予抗胆碱药物结合β2受体激动剂进行辅助性治疗等,同时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基本并发症如咳嗽的发作情况进行统计记录,根据患者的疾病严重性程度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同时对患者病房进行干预工作,保持病房的整洁,有效的控制患者病房的无菌性,定期的更换床单,保持通风,24小时有人看护等。观察组多学科协同心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多学科协同护理,首先对COPD的老年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的健康知识宣讲工作,包括COPD的发病原理、发病原因、发病的主要机制以及相关的控制方式和药物的服用方法等,让患者能够充分的了解到COPD的相关知识,为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宣教的方式可以通过图片形式、讲解方式等进行综合讲述,一方面让患者能够更好的了解病情,同时也让患者家属督促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其次做好自我的肢体运动锻炼工作,通过呼吸系统专业医生来对不同的患者进行评估和分析,根据患者的最大运动量来制定运动计划,下肢运动锻炼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新陈代谢能力,对于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改善具有显著的效果。其次做好呼吸训练工作,呼吸体操锻炼以及腹式呼吸等,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呼吸系统的效果,同时患者在做呼吸系统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规范化动作。

1.2.2 良好的心理干预,多数的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往往都存在一定的负面情绪等,部分的患者表现出焦虑、紧张等,部分的患者则表现出一定的暴躁、烦躁等态度,因此针对老年患者来说应当做好规范化的心理护理工作,在心理干预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充分的耐心,部分老年患者往往听力受到影响,因此需要护理人员能够耐下心来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等负面的情绪。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生活质量情况,生活质量主要通过疾病控制程度、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四个方面显示,每个方面1-10分,分数越高表示这一方面越高。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治疗前后的治疗依从性,治疗依从性主要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服药的依从性两个方面体现,分数为1-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依从性情况越高。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进行,1-100分为界限,分数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满意(80~100)、一般(60~79)、不满意(1~59)三个方面进行界定。满意度=(满意+一般)/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Excel录入,SPSS 18.0完成数据分析,“率(%)”形式,由c2检验;“平均数±标准差(5f9f5f615d70b_html_60a594d64158aad0.gif ±s)”形式,组内组间t检验。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指标分析 护理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评分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指标对比

组别

人数

疾病控制

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

对照组

63

7.42±1.13

6.55±1.44

6.11±1.48

观察组

63

8.56±1.11

8.28±1.55

8.86±1.32

t值


4.6162

6.9264

7.0364

P值


0.0000

0.0000

0.0000

2.2 两组治疗依从性分析 护理前,两组服药依从、自我管控方面评分对比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在服药依从、自我管控方面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依从性指标对比

组别

人数

自我管控

服药依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63

6.42±1.16

7.51±1.17

5.43±1.23

6.23±1.45

观察组

63

6.41±1.22

8.55±1.19

5.22±1.22

7.55±1.19

t值


0.2316

3.1652

0.3565

3.4151

P值


0.7915

0.0016

0.6948

0.0008

3 讨论

针对COPD来说,主要的治疗方式和手段为通过药物治疗方法,药物治疗虽然能够对COPD起到一定的抑制效果,但是往往无法根治疾病,同时部分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负面的心理情绪、疾病的复发现象等,造成生活质量的下降。

因此,针对COPD来说还需要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通过多学科协同护理方式在实际的干预过程中能够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多元化学科相结合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专业化评估,同时进行相应的宣教,同时做好肢体的锻炼、呼吸系统的锻炼等 。

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实施多学科协同联合心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整体疾病情况,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提升了治疗依从性,相比于对照组来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学科协同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患者的运动最大功率、最大摄氧量及运动指标在护理完成后相比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患者的疾病治疗情况显著提升,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因此,在当前阶段针对老年COPD患者实施多学科联合心理干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

【参考文献】

[1]罗倩,王连红,韩碟,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8,17(06):552-556.

[2]吴挺实,陈钰,梁勇.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对改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行为和生活质量的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09):855-858.

[3]袁益明,王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老年综合征——老年科医师的视角[J].西部医学, 2018, 30(12):1717-1720.

[4]耿庆荣,金永祥.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4):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