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药物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观察药物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影响

谢一峰

溧阳市上兴镇上沛卫生院,江苏溧阳 2133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药物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70例就诊本院患下肢静脉曲张患者70例为课题研究对象,组别设立常规组和实验组,患者随机平均分配于两组当中,实验组采用侧肢药物注射治疗方式+大隐静脉主干抽剥治疗,常规组采用侧肢静脉剥离术+大隐静脉主干抽剥治疗,治疗后比较组间患者临床实施效果。结果:经统计可见,实验组进行药物注射治疗后,临床指标各项较治疗前得到有效缓释,治疗有效率较高,比较常规组患者,可见良好治疗优势性(P<0.05)。结论:针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于临床治疗中采用药物注射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下肢静脉状态,治疗效果较好,因此存较高治疗实施意义。

【关键词】药物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临床效果

下肢静脉曲张是指患者浅表静脉出现血流反流情况,发病后肉眼可见患者下肢病灶处存明显升高、聚集表现,形成团状物质,于临床血管疾病中较为高发。下肢静脉曲张于发病初期为明显症状反应,随患者病情进展,患肢侧可逐渐出现间歇性、突发性疼痛、痉挛等情况,逐步进展为肢体酸胀不适、水肿等症状反应,静脉曲张部位出现增大,严重者可导致静脉血栓及急性淋巴管炎,可对患者健康水平及日常工作、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在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当中,采用药物注射方式对患者加以治疗,可以使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增进患者疾病康复几率,于临床中可见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70例就诊本院患下肢静脉曲张患者70例为课题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配患者于常规组和实验组当中,单组分配患者35例。常规组分配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18例,组间患者年龄35岁至72岁,平均值为(50.06±3.44)岁,患病时间最长7年,最短1年,平均值为(3.62±0.38)年;实验组分配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16例,组间患者年龄37岁至70岁,平均值为(49.78±3.72)岁,患病时间最长6年,最短2年,平均值为(3.41±0.59)年;组间资料比较存较高一致性(P>0.05)。

1.2方法

常规组采用侧肢静脉剥离术+大隐静脉主干抽剥治疗:经临床影像学检测后,采用手术方式对患者病变静脉进行剥离,剥离完成后行大隐静脉主干抽剥治疗。

实验组采用侧肢药物注射治疗方式+大隐静脉主干抽剥治疗:患者进行临床检测后,对患者患肢注射泡沫硬化剂,于注射前将泡沫硬化剂与空气做充分调配,待药剂呈现均匀泡沫状后,推注进患者病灶位置,使其填充患者静脉血管腔,驱逐血液,待药效有效发挥后,行大隐静脉主干抽剥治疗。

1.3观察指标

统计治疗前后组间患者临床症状,评测患者血管曲张情况、疼痛感受、痉挛等项,分值0分至25分,所得分值越接近满分,证明患者静脉曲症状反应越小,以此观察组间治疗效果有无差异性。

统计组间治疗有效率,汇总组间有效治疗及无效治疗患者例数,有效治疗为患者经治疗疾病症状得到有效缓释;无效治疗为患者病情未见好转,或出现加重迹象。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药物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影响,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治疗前后疾病症状测试比较

经比较,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疾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治疗实施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数据存差异(P<0.05),见表1。

1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治疗前后疾病症状测试评估(分,x±s) n=70



血管曲张情况

疼痛感受

痉挛

分组

案例(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常规组

35

5.14±1.74

9.59±2.81

7.11±2.73

11.44±2.69

9.28±1.56

12.46±2.17

实验组

35

5.26±1.42

17.03±1.95

7.20±2.65

18.27±1.52

9.50±1.72

20.32±2.55

t

-

0.3161

12.8688

0.1399

13.0777

0.5605

13.8875

P

-

0.7529

0.0000

0.8891

0.0000

0.5770

0.0000

2.2治疗有效率比较

经比较,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治疗有效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数据存差异(P<0.05),见表2。

2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比较n%

分组

案例(n)

有效治疗

无效治疗

有效率

常规组

35

15

20

42.85%

实验组

35

28

7

80.00%

-

-

-

10.1895

P

-

-

-

0.0014


3.讨论

下肢静脉曲张于临床外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疾病诱发原因以患者长时间站立、从事重体力劳动、下肢运动量少等,也可由妊娠或腹腔压力异常升高扥因素影响造成患者发病[1]。下肢静脉曲张于发病后,能够导致患者患侧肢体出现肿胀、酸痛感受,因与肢体疲劳感受较为相似,因此患者于患病后极易对下肢静脉曲张疾病产生忽视,由此造成患者疾病症状加剧,直至并发病灶处溃疡、异常出血、静脉炎等疾病,降低临床治疗有效率。

临床上对下肢静脉曲张常采用侧肢静脉剥离术+大隐静脉主干抽剥方式进行治疗,通过做手术切口,充分坦露患者曲张静脉,经剥离后对患者大隐静脉主干实施抽剥,阻断病灶处供血,以此缓释患者静脉曲张所致症状反应,可见一定治疗效果[2]。但在治疗实施当中,侧肢静脉剥离术+大隐静脉主干抽剥治疗需进行多切口操作,对患者患处造成较大创伤,由此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对患者术后康复无法做到有效促进,因此治疗效果并不理想[3]。泡沫硬化剂于临床中具有较高稳定性及实施安全性,将药剂与空气加进行配比结合后,采用注射方式给药于患者血管当中,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驱逐患者血管中流经血液,提高药剂与血管壁接触面积,以此达到封闭血管的治疗作用[4]。将泡沫硬化剂药物治疗方式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治疗当中,通过与大隐静脉主干抽剥治疗进行有效联合,能够显著缩短患者临床治疗时长,提高患者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效果,以此增进患者疾病康复几率,于临床中可见良好治疗效果[5]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经药物注射治疗后,血管曲张情况、疼痛感受、痉挛等疾病症状反应得到有效缓释,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比较常规组患者可见较高治疗应用价值,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

综上所述,药物注射治疗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上使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振斌, 王刚, 李梦虎,等. 超声引导下聚多卡醇注射治疗复发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9, 025(005):767-770.

[2]王云鹏,姚野,张博,李士勇,苑超,刘鑫禹,王海洋.射频消融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9,41(06):670-672.

[3]邵磊.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24):52-53.

[4]林俊杰.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9,28(23):102-103.

[5]吴凤英.泡沫硬化剂聚桂醇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9,28(2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