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谭旭露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宁市 530023


【摘要】目的:探析血液透析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后的临床疗效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血液透析患者患者50例入组,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一组为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透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两组间统计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提升,更好提升临床疗效。

【关键词】血液透析;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依从性


肾功能衰竭发生后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临床多采用血液透析治疗,主要是通过超滤、弥散、对流原理,将患者机体内小分子水溶性毒素与多余杂质清除,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率。血液透析治疗多是对小分子进行透析,而对中、大分子的透过性较低,极易在体内积蓄,诱发钙磷代谢紊乱、皮肤瘙痒等症状,加大患者的不适感。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长期接受透析治疗,治疗费用较高,透析时身体不适影响,导致患者的身心均会带来极大不良影响,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低,影响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1]。因此,为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特选择5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研究病例纳入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选择我院收入的5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一组为25例命名为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42.67±3.59)岁,病程12~36个月,平均病程(22.65±3.74)个月;一组为25例命名为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27~79岁,平均年龄(43.16±3.17)岁,病程8~38个月,平均病程(22.16±3.43)个月;两组病例病例无明显差异,P>0.05。

    1.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护理措施:(1)情志护理:患者由于疾病与治疗因素影响,会导致郁结于心,气血不畅,肝郁气滞,不利于疾病治疗。护理期间因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动态观察,及时察觉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采用鼓励性、积极性语言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获取家庭与社会支持,多与患者家属或亲朋沟通,使患者治疗期间有亲朋好友的陪伴,多与患者谈论患者喜欢的事物,减少有关病情的对话,更好帮助转移注意力,消除负性情绪。

  1. 饮食护理:中医学讲究“药食同源”,帮助患者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更好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嘱咐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食物,避免食用豆制品、坚果类食物,减少非必须氨基酸的摄入,增强其他营养结构,特别是维生素、钙、铁、锌等微量元素,也需对钠、磷、钾摄入进行限制[2]

  2. 内瘘护理:血管内瘘建立12~48h后,指导患者将患肢抬高,使患肢肿胀症状有效减轻,同时开展握拳、松拳练习,促进内瘘成熟。透析穿刺要尽可能一次穿刺成功,且透析结束后应对穿刺点进行15~20min按压。

  3. 基础护理:中医认为肾功能衰竭患者,正气不足,外邪极易入侵,加重病情。因此,保证夜间睡眠质量,增加运动,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累结合,可有效提升机体免疫力。

    1.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血液透析期间的配合度与治疗完成度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包括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三项指标,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根据患者病情好转情况、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划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指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5f9a6176d6dbd_html_c6c3dc0445d1f39a.gif )描述;计数资料:行χ2值检验,百分数描述,P<0.05,提示统计差异明显。

2 结果

在治疗依从性、总有效率两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明显统计差异。

1 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n%

分组

n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依从率

对照组

25

11

9

5

80%

观察组

25

14

11

0

100%

X2





5.5556

P





<0.05

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分组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25

10

8

7

72%

观察组

25

15

9

1

96%

X2





5.3571

P





<0.05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衰竭患者发作至终末期的首选方式,可使患者的生命有效维持,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血液透析患者由于疾病疼痛,治疗周期长,并发症等因素,易出现焦虑、恐惧、不安等不良心理,也会抗拒治疗,影响治疗效果[4]。调查发现,血液透析治疗期间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提升。

常规护理模式是对血液透析开展对患者进行护理,更关注患者的生理变化,缺乏针对性,护理效果有限。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作为新型护理理念,是将“未病先防”的中医理念融入到护理之中[5],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情开展辩证护理,可使患者的防病意识有效提升,使患者更好配合临床医师治疗,使护理流程化、细节化、系统化,关注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需求,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更好提升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有效开展,可使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提升,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晶.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饮食保健,2018,5(048):200-201.

  2. 韩朝仙.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特别健康, 2019(13).

  3. 杨凤.护理临床路径干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C].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 0.

  4. 曹敏霞.护理路径在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健康必读,2018, 000(026):121-122.

  5. 王丽.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03(043):1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