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师生互动探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小学数学教学师生互动探讨分析

车翠娥

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柳林镇庙湾小学 033300

摘要:小学综合教育是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知识能力的重要学科,必须重视学生的思维意识。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机,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师生互动的重要之处在于让学生学得更好、学得更多。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互动; 探讨

1当前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跟随新教学方式的潮流,许多教师都致力于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方法。但许多教师“治标不治本”,加之对新式的教学方法不熟悉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1.1一些教师停留于表面的师生互动,认为平时课堂的提问“知道了吗?”“会了吗?”“哪里不懂?”就是师生互动。但这些都只是教师自尊的良好表现,即问学生是与学生的互动,即课堂学习的互动。究其原因,教师的思想仍然是老式的教学观念。他把所有的知识都告诉了学生,并问他们在哪里不能继续解释来完成任务。

1.2课堂是所有学生的课堂,我们可以发现,课堂上只有少数活跃的学生,教师更倾向于与这些活跃的学生互动。结果,课堂上的其他学生没有参与感。课堂应该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如果其他学生长时间不参与课堂,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会降低。一般来说,这种互动是片面的互动,不利于和谐课堂的构建。

1.3有师生互动的课堂是活跃和谐的,一些教师把它理解为“放羊”课堂。”与学生“聚在一起”,与低年级学生进行各种互动游戏。这种互动方式虽然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学生对自己应该学什么、怎么学这些知识、应该学什么知识还不是很熟悉。他们不会主动去探索和思考,忽视了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习新知识。

2有效进行课堂互动的策略

2.1从学生兴趣入手,注重教学兴趣化

教学离不开现实生活。只有将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教学内容和生活案例的共性,从而将其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同时,通过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兴趣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纳税一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定的生活情境。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制作的会计报表向学生具体展示纳税情况。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对纳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使学生的纳税学习更具针对性。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将学生分成几个独立的小组,计算不同的科目,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使学生对税务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兴趣,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2强化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师生互动

与传统的教师直接灌输知识相比,现代教育模式要求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要求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模式上有一定的转变。通过加强师生互动,学生主导课堂,教师起到更多的引导和解释作用。比如在学习率一章中,由于知识简单易懂,教师可以在课前编写教学指导书,并在课堂教学中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促进教学的积极发展。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展示讨论结果,也可以让教师大致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便于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和分析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另外,交流与讨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碰撞,形成独立的思维意识和不同的视角。同时,这种教学模式的发展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足够的了解,避免课堂教学任务的安排超出学生的学习范围,从而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课堂教学。

2.3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课堂互动的决定性因素。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害怕老师,服从老师的命令,那么老师的互动学生就不敢回应,害怕被批评犯错误。如果教师对学生存有偏见,不仅违背了师德,而且破坏了师生之间的和谐。教师的首要品德是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公正的老师自然会受到学生的喜爱。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给师生之间的交流造成障碍。要实施新的教学方法,达到预期的师生互动效果,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重要的一步。虽然严格的老师造就了优秀的学徒,但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我们应该把小学生的日常交流放在首位,不能太严格。过于严格的老师会使学生产生距离感。在学习生活中,多关心学生,多帮助学生。我们以前说过有些学生不参与课堂,所以这些学生参与课堂的第一步就是和他们和睦相处。

2.4运用电子设备,优化互动教学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电子设备正以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教师应在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内使用现代电子设备,使用更多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首先可以吸引小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和注意力,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实现学生学习能力与教师教学目标的双赢。例如,老师可以问学生什么是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什么是圆的,让学生列出一些圆形的东西。这个时候,小学生可以说轮子,吃饭的碗,吹头发的电扇等等。老师引导学生说为什么轮子是圆的而不是其他形状。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引导学生有自己的感受。学生们相互交流后,发现车轮运转平稳,无振动。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充分展示车轮滚动的过程,引导学生观看。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产生自己的感知,即对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益处的感知。这样可以全面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

2.5开展远程师生互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教师应该利用网络进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要想在更大程度上以互联网的形式进行交流,就应该在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重视网络的使用。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积极利用网络进行沟通与交流。生活就是教育。教师要充分发挥生命在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实现师生的联动,使学生调整到最佳学习状态,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教师可以实现网络的延伸,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材施教,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网上与学生互动,解决学生对学习的疑虑,给予学生更多的网络力量帮助,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实现学生生活与学习的融合,用发展的观点对待学生,教会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待生活,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6把握课堂生成,为有效互动提供助力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积极互动,并存在一定的动态生成,这样的教学过程是真实有效的。在教学中,往往会有一些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如果这些资源能被巧妙地利用,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改善,课堂互动也会更加有效。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及时掌握课堂上产生的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引导。在互动中,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引导,使双方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发展。例如,在教授小数性质的第一节课上,当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例子,画出“在小数点末尾加“0”或“0”去掉的规则时,小数的大小不会改变”,我启发学生思考:“你有什么问题吗?”当一个学生问:“如果你在小数点的其他位置加上‘0’或去掉‘0’,小数点的大小会改变吗?”你认为这会改变大多数学生一个接一个点头的习惯吗。这时,我请同学们举例验证,让同学们进一步加强对十进制本质的认识。

结束语

课堂师生有效互动既是当代教学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受到广泛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提出了要求。师生互动的有效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总之,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银.谈课堂互动的有效性[J].素质教育论坛,2014(5).

[2]谢国洪.对小学数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思考[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