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胡艳艳 谭建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脊柱外科 广东广州 510700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就诊于我院的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将之分为常规组(39例)和干预组(39例)。将两组干预后的自护能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常规组与干预组较治疗前的自护能力评分低(P<0.05);较之常规组,干预组的自护能力评分明显低(P<0.05)。结论:给予脊柱骨折患者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也提高其自我护理技能,利于身体的恢复。

【关键词】脊柱骨折;生活质量;优质护理

脊柱属于人体的支柱,能够负荷重力、缓冲震荡、支撑身体,且利于对脏器、脊髓的保护,脊柱骨折在临床中也较为常见,男性青壮年多发,发生的原因与高处坠落后臀部、足着地有关,冲击力过大,导致骨折发生,且多见于胸腰椎段骨折[1]。疾病发生后对脊髓/马尾神经影响大,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有研究[2]指出,脊柱骨折的患者多突然发病,其对疾病了解程度差,自护能力弱,因此在治疗的同时给予其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其身体的恢复。本文就健康教育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78例就诊于我院的脊柱骨折患者,年限为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各39例。常规组中,男、女25、14例;年龄19~57岁,平均(36.31±1.55)岁;根据损伤原因:高空跌落伤23例,摔倒伤16例。干预组中,男、女23、16例;年龄19~58岁,平均(36.88±1.15)岁;根据损伤原因:高空跌落伤24例,摔倒伤15例。两组的基本数据对比,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即根据患者骨折类型进行疾病指导、病情护理、饮食护理、康复训练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具体操作如下:

(1)健康教育小组的组建,通过培训、考核后挑选成绩优异的10名护理人员组成小组;研究开始前搜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文化背景、骨折情况、治疗情况的进行总结、分析,制定出个性化以及共性化的健康教育措施。

(2)健康教育:①心理指导,向患者讲解脊柱骨折的治疗方案、疾病护理情况,并将脊柱骨折相关知识通过思维导图进行串联,便于患者掌握,缓解患者因知识缺乏而产生的焦虑;引导患者使用暗示法、呼吸训练法等放松心情;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生活以及新的人际关系;并邀请患者家属共同参与患者的护理,便于实现出院后护理的延续。②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含钙、铁食物,多补充瘦肉类、牛奶、鱼类食物,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引发腹泻、肠炎等不利于身体的恢复。③预防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身体骨折部位,定时翻身、拍背,且避免骨突处长期受压,发生压疮;告知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不宜食用牛奶等物,避免摄入产气的食物,并指导患者家属对其腹部进行顺时针按摩,促进肠蠕动。④功能锻炼,对不同的患者实施体位指导;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直腿抬高功能锻炼及仰卧位锻炼、俯卧位锻炼等。⑤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回家后睡硬板床,避免屈曲畸形体位影响脊柱的恢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坐、卧等姿势,避免增加脊柱的负担,也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度运动,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分析两组干预后的自护能力,根据自护能力评定量表进行判定,包含:自护能力(8项)、自护责任感(6项)、自护技能(12项)、健康知识水平(16项),共计43至215分,分数高,则患者的自护能力越差[3]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进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5f9a5e6d33992_html_4b6de43e75c9e3db.gif ±s)、计数资(比较两组的基本数据)料行t检验、χ2 检验对比。P<0.05代表有差异。

2 结果

治疗后常规组与干预组较治疗前的自护能力评分低(P<0.05);较之常规组,干预组的自护能力评分明显低(P<0.05),表1。

表1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n=39,x±s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常规组

156.44±10.58

100.23±14.11

19.904

0.001

干预组

156.89±10.06

74.22±8.99

38.266

0.001

t

0.192

9.709

-

-

P

0.424

0.002

-

-

3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化社会教育活动,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其可以自觉接受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也可以有效消除影响身体健康的危险因素,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也利于促进身体的恢复[4-5]

笔者将健康教育应用于脊柱骨折的患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脊柱骨折患者多为外伤所致,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低,故而对预后、治疗焦虑、担忧,不利于护理、治疗的配合。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患者对疾病的发展有了了解,并且逐步接受了护理、治疗计划,加之本研究中均为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并通过了系统化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明显促进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较之常规组,干预组的自护能力评分明显低(P<0.05),提示健康教育方法的应用,可以为患者提供疾病相关知识指导,使患者拥有自我护理概念、自护责任感,加之护理人员的逐步引导,患者自护能力提升明显。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了疾病的相关知识,且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后,取得了其信任与配合,促进身体的恢复。

参考文献

[1]陈亚楠,陈亚君.优质护理干预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0):1884-1885.

[2]孟明.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内固术中的护理干预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19):64-65.

[3]曹利芸, 王云秀, 刘学慧,等. 路径式多途径健康宣教用于脊柱骨折术后护理体会[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8, 43(4):128-131.

[4]张维湖, 钱继红, 冯乐玲. 引领式健康教育路径在寰枢椎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创伤杂志, 2019, 35(11):1033-1037.

[5]范金艳,李玉芝,马洋,等.雷达图在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15):201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