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创新性实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2
/ 2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创新性实验

郭晨英

(合肥市第 四十五 中芙蓉分校 安徽省合肥市 230601 )

摘要:液体压强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在 “液体压强”的教学过程中,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是教学中的重点。但是由p=F/S推导得出液体压强公式p=ρgh时,得出结论:液体压强是由液体重力引起的,然而在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却与液体的质量、体积无关。学生对这一结论不易理解而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本文介绍了利用废旧物品设计物理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突破这个教学难点。

关键词:液体压强,创新实验,废旧物品

物理来源于生活,更扎根于生活,它和生活的的关系是不可分割、不可抽离的。把在日常生活中的饮料瓶、一次性纸杯、吸管、塑料袋等废弃的东西收集起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利用这些废旧物品设计物理实验,帮助学生树立实验的意识,也是一种物理学习方法的创新。本文介绍了利用废旧物品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提高学生对液体压强的感性认识。

一、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实验1:自制深水炸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装满红墨水的小玻璃瓶(口服液玻璃瓶),用口香糖薄膜密封住,挂上配重(石块)。在大饮料瓶中装一定量的水,再把挂着配重的小玻璃瓶放入大饮料瓶的水中,下降到一定深度时,口香糖薄膜破裂,红墨水喷出即显示爆炸。实验证明,随着液体的深度增大,压强也增大,从而能把口香糖薄膜压破。

实验2.在饮料瓶侧壁的不同高度处,用钉子扎上三个小孔,用手指堵住小孔,往饮料瓶里面倒满水,然后松开手指,可以观察到水从三个小孔中喷出来,其中最下面的小孔水喷得最远,最上面的小孔水喷的最近。实验证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实验3:在饮料瓶侧壁同一高度处,用钉子扎上两个小孔,用手指堵住小孔,往饮料瓶里面倒满水,然后松开手指,可以观察到水从两个小孔中喷出来,瓶中的水向外喷的方向不同,但是喷射的距离是相同的。实验证明,同种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是相等的。

实验4:把小饮料瓶两端开口,其中一端蒙上橡皮膜(用气球密封),向里面倒水,橡皮膜(气球)向下突出,说明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方向向下。在大饮料瓶中装一定量的水,再把小饮料瓶放入大饮料瓶的水中,发现橡皮膜突起的程度变小了,说明大饮料瓶中的水对橡皮膜(气球)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压强,并且放得越深,突起的越小。实验证明,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实验5:在小饮料瓶的侧壁上,选同一高度处,用钉子环绕一圈扎大小相同的几个小孔。在大饮料瓶中装一定量的水,再把小饮料瓶按入大饮料瓶的水中,发现水从小孔喷了进去。实验证明,液体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

实验6:把小饮料瓶两端开口,其中一端蒙上橡皮膜(用气球密封),向里面倒水,橡皮膜(气球)向下突出,说明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方向向下。在大饮料瓶中装一定量的水,再把小饮料瓶放入大饮料瓶的水中,发现橡皮膜突起的程度变小了,说明大饮料瓶中的水对橡皮膜(气球)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压强。实验证明,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可以向下和向上。

实验7:往塑料袋中装一定量的水,发现塑料袋鼓起来了。实验证明,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而且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

实验8:把塑料袋套在手上,用皮筋把开口固定在手腕上,然后放入水中,这时就会感觉到塑料袋紧贴在手上,不但利用了视觉,而且同时还调动了感觉。实验证明,液体的内部有压强,而且压强的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

三、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实验9:在小饮料瓶底部扎一个孔,手指堵住小孔,装满红色的浓盐水(颜色对比:目的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在大饮料瓶中装一定量的水,把用手指堵住小孔的小饮料瓶缓慢放入大饮料瓶中,使两个饮料瓶的液面相平,松开堵在小孔的手指,可看见红色的盐水喷出。实验证明,液体的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四、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质量(体积)的关系

实验10:改进的帕斯卡裂桶实验。取两个饮料瓶,把饮料瓶裁剪掉一半,取锥形部分,把其中一个饮料瓶的一端用橡皮膜(气球)密封并装满水。用钉子在两个瓶盖上各钻一个小孔,用两个玻璃管塞紧小孔,两玻璃管之间用长橡皮管相连(长1米即可)。再往另一个饮料瓶中装满水。初始时,两个饮料瓶位于同一高度,然后慢慢提起没有密封的饮料瓶,可以观察到另一个饮料瓶底部的橡皮膜的形变越来越明显。实验证明,两个饮料瓶中液体的质量(体积)都没有发生改变,但是从橡皮膜的形变可以推断出压强越来越大,所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上方液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实验11:选择两个大小不同的一次性注射器,去掉活塞和针头,用橡皮软管把两个注射器连接起来,并用橡皮软管把连接处密封。往注射器里面倒水,等水静止后,发现大注射器里的水质量大体积大,但是依然和小注射器的液面相平。实验证明,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压强与上方液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通过上述的物理实验,学生能感受“物理力量”的过程,对液体压强这个知识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创新化的物理实验,必须促动学生深度的物理学思考,引导学生的物理学思维,提升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学生从“现象直观”走向“理性判断”,能够感受、体验到自我物理本质力量的成长。

姓名:郭晨英 出生年月:1985.3 性别:女 籍贯:河北邯郸 民族:汉 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二级 邮编:230601 单位:合肥市第45中芙蓉分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