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的战胜——富有艺术感的特色教学故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9
/ 1

惰性的战胜——富有艺术感的特色教学故事

刘德琴

重庆市北碚区王朴中学

网络时代飞速发展,手机成为人类生活必需品。对于中学生而言,在此背景下玩游戏与学习就成了一对难以转化的矛盾共同体。当今社会下,科学技术发达,孩子们的惰性日渐增长,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尤为突出。家长们迫于生计必须外出打工,婆婆爷爷的教育方式与时代发展稍有脱节,大多数孩子缺乏与家长的沟通。很多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成为留守儿童,小学六年时光早已养成了惰性,城乡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培养孩子学习自觉性与学习兴趣,战胜他们多年积攒的惰性成了当今农村教育的第一大难题。

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想在教育事业上有所成就,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本领以外,必须克服人性的弱点——惰性。战胜惰性需要讲究方法与策略,这样才能突破教育的瓶颈,突破难点就等于成功。

生活上低标准,工作上高要求。在2014年第三十个教师节前夕,习总书记就提出了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一个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家长,对得起孩子的良心好老师,是我一直坚持的道德操守。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惰性。战胜惰性最好的办法是以勤治惰。首先,作为老师就要以身示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天早上七点左右,我就进入工作状态,督促孩子们养成到校即大声朗读的好习惯,扼杀早上到校抄作业的坏习惯,并在第一节上课前批改好作业,便于学生及时纠错。同事们都问我没有早自习为什么来得那么早?我说:“醒了就起来了。”其实这是假的,谁愿意在寒冷的大冬天早早起床?为了班级学风的养成,我必须这么做,我要用我的勤引导孩子们战胜他们的惰,换一个角度讲就是毅力。

有一天早上,我刚进入办公室,辛俊彦同学就来到了我的身边,很诚恳很愧疚地对我说:“老师,对不起,我有一道题做不来没有做。”听到这句话,我感受到了教育的价值,感受到了孩子们在慢慢变得懂事,慢慢变得勤快。

辛俊彦同学从小学开始就养成不完成作业的坏习惯,惰性很大。刚进入初中时,不管我有言在先也好,还是先说断后不乱也罢,再怎么教育也没有用,这些教育对他来说早就是家常便饭,他根本没有用理智去战胜他的惰性。要想让他多年来养成的坏习惯得以转变,还得抓住他的心理活动,讲究一点手段和策略。现在的孩子硬碰硬行不通,软绵绵的语言教育也变得那么苍白无力。

对于这样的孩子惰性养成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思想上认识不够,有惰性;二是基础差底子薄,有些知识没有弄懂,才导致他不想完成作业。把教育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实践是我一直坚守的信念,于是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利用课余时间在办公室给他补习,让他能够顺利完成作业,收获成功的喜悦。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练习,他基本养成了做数学作业的好习惯。心理学家认为,连续二十一天重复做一件事,就会养成做这件事的习惯。从那以后,他就能够自觉完成数学作业了,考试也能够及格的,对学习数学有了一丝热情。

教学上不仅要克服孩子们思想行为上的惰性,数学的教学更重要的还要战胜思维上的惰性。老师们都有这样的同感,学生只喜欢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简单的问题,对需要自己思考然后表达的问题,除了极少数几个同学能思考外,其他同学根本不善于思考或者说不愿意思考,思维基本上都处于停滞状态,这样的思维惰性对数学的学习几乎没有效果,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上不去。

面对这个顶尖级的教学难题,我在课上下足功夫以启发他们的思维。例如,我在讲若方程组x+y=2,2x+2y=3没有解,则一次函数y=2--x与y=3/2--x的图像是什么的位置关系时,学生根本无法将已知和问题联系起来,也不知道该怎么思考。为了克服思维惰性,我绝不能给他们说出答案,只能给他们一步一步点拨,每一步都要让学生亲口说出来。第一,这两个方程和这两个一次函数有什么关系?第二,方程组的解与一次函数图像的交点有什么关系?第三,方程组没有解意味着两个一次函数图像有无交点?第四,两直线没有交点又意味着什么意思?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最好不齐答,用提问的方式,让他们亲口说出答案,若还是说不出来,我再增加台阶的级数。只有通过这样点点滴滴的思维积累,学生的思维才会得到提高,从而就学会了思考,这是战胜思维惰性的最好办法。课堂上让大多数同学都得到这种台阶式的思维训练,然后慢慢取消台阶的级数。学生思维惰性往往是不会思考造成的,只有让他学会了思维的方法才能战胜思维的惰性。

用矛盾的对立面“勤”去治“惰”,用老师的“勤”治学生的“惰”,战胜了教学难点的“瓶颈”就取得了课堂教学效果的较大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课堂上方方面面都是艺术,惰性的战胜更需要艺术和策略。